1壹定要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
充足的睡眠對成人和孩子都非常重要,是壹個人精力充沛地工作和學習的基礎。建議小學生每天睡眠10小時左右。所以家長要安排孩子晚上10前睡覺。只有睡眠充足,妳才有足夠的精力學習。
早餐吃得飽不重要,吃得好也重要。
有些家長早上不吃早飯,起床後就趕著上班,這是不科學的。長時間不吃早餐不僅會影響他們的工作,還會影響他們的健康。如果孩子不吃早餐,第二節課後往往會顯得無精打采或坐立不安。因為饑餓,中午經常暴飲暴食。所以,孩子早餐壹定要吃飽,有條件的話也要換個花樣,讓孩子吃好。
保證孩子的日常飲水。
小學生活潑好動,體能消耗大。保證孩子的飲水直接關系到孩子的健康。家長要提醒孩子喝水,上學的時候最好自己帶杯子,至少早上要帶。
下午和晚上喝壹杯水。
4引導孩子養成按時休息的好習慣。
放學後,按時休息比在家休息重要的多。因為學校以集體活動為主,所以什麽時候開始上課,什麽時候下課都有統壹的安排。如果沒有時間觀念,會影響統壹行動。所以家長要了解學校的作息時間,督促孩子按時上學或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讓孩子逐漸樹立時間觀念。
教育孩子少用橡膠。
橡皮擦的作用是在書寫後擦掉並改正錯誤。應該說用橡皮擦沒什麽大錯誤。但是為什麽要教育孩子少用橡膠呢?原因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剛進入學習階段,少用橡皮是為了培養孩子認真仔細的習慣。從這個角度來說,少用橡膠的意義遠大於用橡膠。有些學校明確規定“不橡皮”,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認真仔細。
6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上學後,意味著他會在很多事情上獨立,比如按時上下學,按時上課,按時做作業,按時參加活動,會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品,會和孩子交流等等。在這些事情上,父母可以幫忙,但絕不應該代替。太寵了,壹切都被父母代替了。表面上是愛,實際上是害。有的家長代替孩子整理書包,有的家長在孩子小時候接送書包,有的家長甚至代替剝雞蛋,危害很大。真正的愛是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不僅是在學習上,更是在生活上,這對孩子的壹生都是有益的。
7保證孩子穿著整潔,不要太復雜。
不要穿的太復雜。對於小孩子來說,復雜的穿著會給他們帶來負擔。同時,父母之間千萬不要互相攀比。比較品牌和價格是沒有意義的。最重要的是幹凈整潔得體。
註意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
表達自己的意願是壹種重要的與對方溝通和展示自己的能力。對孩子來說,現在學習或者將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上,家長首先要鼓勵孩子敢於說話,即使說錯了也沒關系。敢說是表達能力的第壹關。二是引導孩子說話,這是表達能力的基本要求,即按照孩子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意願,做到真實可信。
該上廁所的時候告訴孩子去上廁所。
學生經常因為玩忘記上廁所,或者因為怕被批評寧願憋著尿也不上廁所。憋尿會對孩子的健康有影響。家長要告訴孩子,上廁所壹定要上廁所。我相信老師會理解的。
10註意保護兒童視力
上學後,意味著用眼睛的時間越來越多。如何保護孩子的視力?
(1)看書的時候壹定要有足夠的光線,不要在昏暗的情況下看書;
(2)閱讀時,姿勢壹定要端正,坐姿要端正,眼睛與書的距離在壹尺(30厘米)左右。不要躺在床上看書;
(3)看電視和上網的時間不宜過長,最好控制在1小時左右;
(4)堅持並認真做眼保健操。使用壹段時間後,閉上眼睛或站在遠處也有利於眼睛健康。
(5)寫作業時,身體要坐直,告訴孩子記住壹個公式:“壹尺壹寸壹拳”,即眼睛到練習本的距離是壹尺,握筆的指尖離筆尖壹寸,胸部到桌子的距離是壹拳。
11讓孩子有選擇地看電視。
無節制地看電視,怕影響學習,是不可取的。正確的做法是有選擇地看電視,比如根據壹年級孩子的特點,讓他們看兒童節目、動漫節目、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等。,這對增加他們的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大有好處。但每次觀看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傷害眼睛。
12在學習上給孩子必要的指導。
嚴格來說,尤其是壹年級,學生學不會,處於學習的起步階段。家長給予引導是必要的。但是,指南中應註意以下幾點:
(1)引導不要變成監督,更不要坐在孩子身邊喋喋不休,不僅影響學習,還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2)指導不應成為替代品。有的家長直接把孩子不會做的作業的答案說出來。時間長了,會滋生孩子的依賴思想;
(3)引導就是告訴方法,告訴孩子為什麽思考,為什麽尋求問題的答案和解決方法;
(4)引導就是鼓勵,鼓勵孩子不僅要做對,還要做快,以應對各種考試。
13重視安全意識的培養
壹年級的孩子在以下幾個方面最脆弱:
(1)進出教室、上下樓梯時,人多擁擠、摔倒甚至踩踏;
(2)出於好奇,接觸電源開關閘門;
(3)過馬路不註意車輛;
(4)圍觀群眾吵架、打架;
(5)與陌生人接觸;
(6)攀爬、玩水、玩火等冒險行為。
最重要的是,父母應該告訴他們的孩子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