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中國成語,拼音:jǔ jǔ dú xíng,意為獨行。形容非常孤獨。出自:《詩經》唐風遊渡:“獨行其是,別無他人,不如吾父。”作謂語、賓語和狀語;壹個人獨自行走。
第壹個具體的句子已經忘記了,只依稀記得某個人在困難階段的描述,即使蕭索依然毅然前行。後來,屈原大概是被描述得最多的了。畢竟是汨羅之行,嘆千年。相比於屈子零散的經歷,我個人覺得李杜在《詩經》中的描寫更符合現階段的現實。
“有掙紮,其葉纏綿。壹個人走,就沒有別人了嗎?”不管它有多茂盛,它都是孤立生長的。不管妳有多了不起,妳都是壹個人長大的。植物的生命,人的生命,都是自己承擔的過程。流浪不僅僅是壹次獨自的旅行,更是壹次自我意識的磨礪,壹次慢慢體會生活滋味的旅行。
當今快節奏的時代,主旋律是浮躁,很少有人能慢下來。能慢下來的大多是老年人。我見過很多老人在公園裏打太極,到處走走。他們大多興高采烈,眼裏都有自己歲月的痕跡,這是千帆無憂無慮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