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斯圖斯·馮·李比希(1803 ~ 1873)
胡斯圖斯·馮·李比希
德國化學家。1803年5月生於達姆施塔特,1873年4月死於慕尼黑。他的父親是醫藥、染料、顏料和化學品的商人。尤斯圖斯·馮·李比希從小就接觸化學實驗。1818當過藥劑師的學徒。1820在波恩大學學習,壹年後轉到埃爾蘭根大學,1822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同年,當我去巴黎時,我經常聽化學家如蓋·呂薩克和杜隆的演講。很快他就在蓋伊·呂薩克的實驗室工作了。1824年,他回到德國,成為吉森大學的化學教授,並創建了吉森實驗室。尤斯圖斯·馮·李比希是慕尼黑大學的教授。1840當選為皇家學會會員。1842當選法國科學院院士。
尤斯圖斯·馮·李比希對有機化學領域的貢獻是驚人的。他對大量有機化合物進行了精確的分析,改進了幾種有機分析方法,確定了大量化合物的化學式,發現了同分異構現象。他在化學方面的重要貢獻包括:1829中馬尿酸的發現和分析;氯仿和三氯乙醛是1831年發現和制備的;1832年與f·魏勒壹起發現安息香,提出群論,為有機結構理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1839提出多元酸理論。在1840之後的30年裏,他轉向了生物化學和農業化學。他通過實驗證明,植物需要無機物,如碳酸、氨、氧化鎂、磷、硝酸和鉀、鈉、鐵的化合物;人和動物的排泄物只有轉化為碳酸、氨和硝酸才能被植物吸收。這些觀點是現代農業化學的基礎。他強烈主張使用無機肥料來提高收成。他還認為,動物性食物不僅需要壹定的量,還需要各種各樣,有機的,無機的,都要有相當的比例。他還證明了糖可以產生脂肪。還提出了發酵原理。尤斯圖斯·馮·李比希壹生發表了318篇關於化學和其他科學的論文。他是《有機物分析》、《生物化學》、《化學通訊》、《化學研究》、《農業化學基礎》和《現代農業科學通訊》的作者。他還與惠勒共同編輯了《純粹和應用化學詞典》。1831年創辦《醫學雜誌》,任編輯。1840後,雜誌更名為《化學與醫學雜誌》,他和威勒都是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