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 ū j ū n l ū dí
出自:《南史·劉牧傳》:“敵勢均力敵,終吞其口。”
解讀:雙方勢均力敵,最終兩敗俱傷。
例證:這不是兩軍勢均力敵的戰鬥,而是力量懸殊的對抗。
語法:結合;作為謂語和定語;用於沖突的雙方。
同義詞:無論結果如何,各有千秋,棋逢對手。
擴展數據
反義詞:寡不敵眾
拼音
意思是:人少的壹方無法抵擋人多的壹方。少:很少;敵人:反抗;很多。
出自:《孟子·惠亮·王上》:“寡不敵眾。”
解讀:人少的壹方無法抵擋人多的壹方。
例:堅守陣地的五名壯士在彈盡糧絕、寡不敵眾的危急關頭,勇敢地跳下懸崖,為祖國和人民的榮譽英勇犧牲。
語法:主謂式;作為謂語和定語;用於戰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