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蒙古語語法和漢語語法有區別嗎?

蒙古語語法和漢語語法有區別嗎?

漢語句子成分包括主語、謂語、賓語、定語、補語和狀語。蒙古語有五個句子成分,包括主語、謂語、賓語、定語和狀語。不像漢語,沒有補語。壹個句子的五個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在蒙古語和漢語語法中差別不大,但句子的語序差別很大。比如漢語句子中,主語、謂語、賓語的位置是不能互換的,而蒙古語句子中,句子成分的位置是可以互換的,可以用幾種語序表示。由於漢語和蒙古語的語法差異,蒙古族學生在學習漢語時往往分不清補語和賓語,或者補語和狀語顛倒,造成語序混亂。因此,在蒙漢對比教學中,補語的概念和性質、補語與其他句子成分的區別、補語在蒙古語中相應的作用和表現形式,都必須壹壹講清楚。

關鍵詞蒙古語漢語句子成分

漢語句子成分包括主語、謂語、賓語、定語、補語和狀語。蒙古語有五個句子成分,包括主語、謂語、賓語、定語和狀語。不像漢語,沒有補語。

1漢語句子成分:

句子的成分包括主語、謂語、賓語、定語、補語和狀語。

1.1主題

主語是指陳述或解釋的對象的語言單位。主語的特點如下:1.1.1常由名詞、代詞、名詞短語充當。1.1.2壹般表示謂語說誰或什麽。1.1.3符號:雙向線。

1.2謂詞

謂語是描述陳述或解釋對象的語言單位。謂語的特點如下:1.2.1常由動詞和形容詞充當。1.2.2壹般表示主語“怎麽樣”或“什麽”。1.2.3符號:單行道。

1.3對象

賓語是表示謂語動詞賓語的語言單位。賓語的特點如下:1.3.1常由名詞、代詞、名詞短語充當。1.3.2壹般表示謂語“怎麽樣”或“什麽”。符號1.3.3:波浪線1.3.4凡是原動詞,如“希望、想、能、說”,壹般都當作賓語。

1.4屬性,

賓語是用在主語和賓語前面的語言單位,起修飾和限制作用。定語有以下特點:1.4.1常由名詞、形容詞、動詞、代詞充當。1.4.2壹般定語和中心詞之間有壹個“的”的聯系。1.4.3符號:括號()。

1.5狀語

狀語是壹種語言單位,用在動詞和形容詞的謂語之前,起修飾和限制作用。狀語的特點如下:1.5.1常由副詞、形容詞、動詞、表示地點時間的名詞和方位詞充當。1.5.2壹般狀語和中心詞之間有“地”的聯系。1.5.3符號:括號[]。

1.6補碼

補語是指謂語後面的附加成分,起到解釋謂語的補充作用,回答“怎麽樣”、“多久”、“多少”(時間、地點、結果)等問題。補語的特點如下:1.6.1常由動詞和形容詞副詞充當。1.6.2壹般補語和中心詞之間有壹個“的”的聯系。1.6.3符號:單本書名。

2蒙古語和漢語句子在“補語成分”的問題上是不同的

由於漢語和蒙古語的語法差異,蒙古族學生在學習漢語時往往分不清補語和賓語,或者補語和狀語顛倒,造成語序混亂。因此,在蒙漢對比教學中,補語的概念和性質、補語與其他句子成分的區別、補語在蒙古語中相應的作用和表現形式,都必須壹壹講清楚。為了在蒙古語翻譯中容易區分漢語句子中補語成分的表達方式,我們先來看幾個例子:

2.1院子裏的蘆葦總是幹凈的。

2.2旭日幹出生於內蒙古科爾沁右翼前旗,1965畢業於內蒙古大學生物系。

1965

當他看到媽媽回來時,高興得跳了起來。

以上三個漢語句子,下劃線部分是補語成分,翻譯成蒙古語就變成狀語成分了。

3 .蒙漢句子成分排列順序不同。

壹個句子的五個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在蒙古語和漢語語法中概念差別不大,但在句子的排列上差別很大。比如漢語句子中,主語、謂語、賓語的位置是不能互換的,而蒙古語句子中,句子成分的位置是可以互換的,可以用幾種方式表達。比如在蒙古語和漢語的句子成分中,主語、謂語、定語。狀語等概念大部分是壹致的。但是,漢語和蒙古語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語言。漢語句型中的壹些概念在蒙古語中是沒有的。比如漢語句子裏有補語,蒙古語裏沒有對應的概念。因此,補語教學成為漢蒙對比教學中的壹個難點。學生在學習補語時,往往會產生錯覺。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壹是學生造句時,補語和狀語的順序顛倒,造成語序混亂。第二,分析句子成分時,補語和賓語不清。

漢語中,句子成分的排列是相當穩定的,順序不能顛倒,否則語序會混亂。而蒙古語句子中,成分的排列可以自由顛倒,大多數情況下不會因為句子成分的顛倒而混淆語序。但漢語和蒙古語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語言,因為語言習慣不同,句子成分的排列也不同。在漢語句子中通常是“主謂賓”的順序,蒙古語是“主謂賓”的順序。她在找張老師。

在這個例子中,她是主語,張老師是賓語。如果把主語和賓語的位置對調,整句的意思就變成了“張老師找她”。再想想,如果主謂顛倒了,就變成了“找她,張老師”,整個句子就變得沒有意義了。但是看看下面的例子:

在蒙古語中,主語、謂語和賓語位置的互換不會引起句子的表達

基本的意思彼此模糊不清。

他們討論教學工作。

3.2工作討論和教學。

3.3討論他們的教學工作。

3.4

3.5

3.6 ?

例3.1按照“主謂賓”的順序排列。在例3.1和3.2中,主語“他們”、謂語“討論”、賓語“工作”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整個句子變成了病句。但很明顯,在例3.4、3.5、3.6中,無論句子成分的順序如何變化,句子所表達的基本意思都不會有歧義。

4句子成分的位置和句子成分的省略

4.1句子成分的位置

蒙古語句子成分的位置比較明確,壹般順序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後,定語在前,中心句在後,動詞謂語中賓語和狀語在前。然而,在口語或詩歌中,句子中某些成分的位置可以改變。比如賓語、時間或地點狀語可以出現在句首,主語和謂語可以顛倒。

4.2句子成分的省略

在某些情況下,為了滿足表達的需要,在壹定條件下,可以省略壹個句子的某些成分。比如對話中的省略,壹些不證自明的要素的省略等等。

5.蒙漢句子的並列成分、多層屬性和狀語。

5.1句的並列成分及其類型

句子中的並列成分是指由性質相同的詞或短語構成的成分。句子的壹般成分有五種,蒙古語中也有五種並列成分:並列主語、並列謂語、並列賓語、並列定語、並列狀語。

5.2句子的多層定語和多層狀語

多層定語和多層狀語是指句子中具有中性或狀語關系的短語,定語或狀語是作為壹個整體加入的。換句話說,多層定語和多層狀語是指壹個中心語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定語或狀語的形式。多層定語和狀語在壹個句子中是層層排列的。這種多層結構壹般可以用層次分析法逐層分析,以明確其與中心句的關系。

蒙漢對比教學,語法教學實踐告訴我們,蒙古族學生在學習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時,母語知識壹方面起到幹擾作用,另壹方面有助於他們尋找與蒙古語相對應的概念,促進對漢語的理解。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蒙漢結合會更容易讓蒙古族學生掌握學習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