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網絡語言視覺化的動因分析

網絡語言視覺化的動因分析

摘要:網絡媒體催化了網絡語言的產生,並產生了壹些新的變化。其中壹個主要的變化就是弱化了語言符號的抽象性,增加了語言的可視性和可視化,也就是網絡語言越來越視覺化。本文從符號學和傳播學的角度著重探討了網絡語言視覺化的三種表現形式,並對視覺化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網絡語言;可視化;性能;原因

語言生來就是壹種媒介,所以它的使命就是傳播。網絡媒體是壹種看得見、聽得見、能交流、能互動的綜合性媒體。它為人們提供了圖文並茂、聲音全功能的信息服務,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人們的視聽感官,從而為語言在網絡中的傳播增加了許多輔助手段,以克服語言符號傳播中信息的單壹化。因此,在網絡媒體的催化下,網絡傳播中的語言符號發生了壹些新的變化。其中壹個主要的變化就是弱化了語言符號的抽象性,增加了語言的可視性和可視化,也就是網絡語言越來越視覺化。在這裏,我們所討論的網絡語言僅限於網民在網絡聊天室、各種即時聊天工具和論壇中使用的語言。

在網絡聊天中,網民重視視覺元素的應用和構建,通過符號、虛線、圖片、文字等方式,將盡可能多的視覺元素輸入“網絡語言”,使其表達準確,吸引更多人的註意力。本文論述了網絡語言的可視化。

壹,網絡語言的視覺表達

在網絡虛擬社區中,在網絡多媒體各種強大功能的支持下,網絡語言具有明顯的視覺化傾向,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突出文字符號的感性

①利用漢字構形中的象形因素,突出文字和符號的感性。

文字符號的可感知性是指文字符號能夠觸發人大腦皮層的表征活動,使人形象地看到文字,希望文字產生意義。漢字作為壹種象形表意文字,在起源上就有很強的象形因素,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象形字體的特點,使我們能夠通過看字來理解意思。因此,可以說漢字是物體符號化和語言形象化的代表。漢字的這壹特點使其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最近網絡傳播中流行的壹些古文字就是很好的例子。比如:

Jiǒnɡ看起來像壹張悲傷的臉,意思是“光”。然而,在網絡上流行起來之後,“囧”這個詞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囧”的“口”被看做是壹個人臉部的輪廓,口中的“八”是因為壓抑和悲傷而下垂的兩道眉毛,八字下的“口”是受了委屈而張開的嘴。這個詞的發音與“尷尬”壹致,這使它成為表達沮喪、悲傷和無助的同義詞。

這種取古文字,造新義的用法,完全把這些漢字變成了純粹的表意符號。這些古文字之所以能重新回到現代人的視野,是因為它們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能讓網民“看清字”。它們在網絡上的火爆,說明網民對網絡傳播中的視覺因素情有獨鐘。

②頻繁使用“隱喻”,突出文字符號的感性。

人們通過語言符號與客觀世界聯系起來,這就是所謂的符號化過程。壹個完整的符號化過程包括四個要素:表達者、接受者、符號和客觀對象。當符號化過程著眼於表達者與符號的關系,即根據表達者的意圖選擇符號的過程時,就叫做表達。主要的表達方式包括隱喻和轉喻。轉喻是關聯的密切關系,其本體和喻體是兩個事物之間的現實的密切關系。比如“前面來了個瘦子。”其中“瘦子”指的是“非常瘦的人”,就是用人的外在特征代替某人。比喻類似的聯想,比如“前面來了壹根竹竿。”在這句話中,隱喻“竹竿”和本體“某人”沒有現實的關聯。它們是通過人的主觀聯想聯系在壹起的,這種聯想把兩個沒有本質聯系的事物聯系在壹起。因此,喻體與本體之間的隱喻側重於表達者的主觀聯想動機。

隱喻主要是通過本體和喻體的相似性來建立的,這種相似性可以分為物理相似性和心理相似性。

物理相似性是指事物在性狀、聲音和功能上的相似性。比如網上用“大蝦”來指代電腦專家,因為電腦專家必須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彎腰駝背,長此以往,看起來就會像大蝦。以大蝦命名,不僅形象生動,還具有視覺感;用“灌水”就是在論壇上發表大量冗長空洞的文章。這些無聊的話在功能上和往壹個物體裏倒水是壹樣的:都是多余的。

心理相似是指心理感受上的相似。比如“拍磚”壹詞,指的是論壇上用網絡語言進行的辯論,互相批評攻擊。「拍磚」這個動作和網絡批評有什麽關系?網語“拍磚”表達的是壹些尖銳的觀點對作者毫不留情,對人的影響不亞於用腦袋拍人腦門,有時甚至更糟。

符號學認為,並不是所有的文字和符號都能觸發人大腦皮層的表象活動,使人把文字看成圖像,把文字看成意義。運用隱喻的前提是符號本身必須是具體的,即符號能給人感官上的印象,使讀者在腦海中清晰地看到對象的壹幅畫面,從而實現視覺表達效果。

2.創造了豐富多彩的“鍵盤圖形符號”

“鍵盤圖形符號”是指鍵盤上的標點符號、特殊符號、數字和字母的組合,用以模擬某些情況。是壹種非常生動直觀的語言表達。1982,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斯科特教授?法曼第壹次在互聯網公告欄上使用了笑臉符號“:-)”。這個符號由壹個冒號、壹個連字符和半個括號組成,很快成為互聯網上最流行的符號語言。這可以看作是網絡中的第壹個鍵盤表情符號。後來,基於“微笑”符號“:-)”,網民們發揮想象力,創造了許多生動的鍵盤圖形,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①面部表情圖形,即利用鍵盤產生的符號模仿人的面部表情。”(╯-╰)“表示厭煩或者很無奈,”::> _ & lt::"表示哭," # _ # "表示臉紅," _ ~ "表示調皮地互相擠眉弄眼。

②動作圖形,即模仿人的動作的圖形。比如“z( U__U )z”表示生氣或者指責別人,“orz”、“otz”、“or2”表示佩服某人,“_)/▽ ▽ (_)”表示兩個人在喝酒。

(3)表格圖形,模仿物體的形象。比如,“(oo)”是豬頭的意思,“=。= "表示貓,“(0 ◇ 0)”表示麻雀,“□:≦”表示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