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無知的面紗,是指覆蓋了個體的所有個人特征,不論種族、性別、身體素質、年齡、智力、家庭背景,或者職業、財產、宗教信仰,但仍然保持基本的理性和生活需求。相當於大家都回到了原來的位置,在原來的位置開始簽約。
絕對平等、完全自由、完全利己的“原初狀態”的理性人壹起簽訂了契約。簽訂這份合同的目的是建立壹套分配原則,可以用來確定如何分配利益和責任的基本社會結構。也就是我們應該如何共同生活的規範原則。
羅爾斯的正義理論得出了兩個關鍵原則。
第壹個原則叫做“平等自由”,意思是每個人平等地享有壹系列基本自由,包括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和擁有個人財產的自由,等等。為了保證自己特定的生活目標和方式不會低人壹等,無知背後的人會同意保護每個人平等的基本自由。
第二個原則是,我們可以接受壹些不平等的分配,但必須滿足兩個限制。
第壹個限制是,相關職位和工作必須在“機會公平平等”的前提下向所有人開放。羅爾斯認為,社會不平等最深刻的原因不是自由競爭,而是人們在天賦、家庭背景和社會階級地位上的差異。無論起跑線多麽平坦,天賦的差異都無法消除。
第二個限制是“差別原則”。正是這種不平等可以讓處境最差的人改善處境。也就是說,除非不平等的分配能夠改善最弱勢群體的處境,否則不平等在道德上是不可接受的,是不公平的,無知之幕背後的人是不會接受的。
如何改善分配不均的情況?想到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富人多交稅,用來創造福利資源,其中壹部分會幫助最貧困的群體。但是羅爾斯認為這不是最好的方法。然而,在劉清關於現代西方思想的演講中並沒有提到它。我等會去壹個正義論,看看他的道是什麽。
在羅爾斯的正義論中,有壹個理念是符合我們的道德直覺的,那就是要盡量排除偶然的和自然的運氣因素對命運的影響。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把廢除奴隸制和封建等級制度、克服種族主義和父權制的歷史過程,看作是壹部通向公平正義的道德進步史。
羅爾斯的啟示:
從壹開始,我們最關心的是正義嗎?正義的定義在不同的環境下是不壹樣的,那麽有統壹的認識嗎?正如伯林所說,我們應該鼓勵價值多元主義,在不互相傷害的情況下實現更多的善,使人生而為人,享受人的樂趣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