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壹詞的原意來自於著名的法國拉魯斯詞典——所謂“先鋒”是指壹支武裝力量的先鋒隊,其任務是為這支武裝力量進入行動做準備(軍事術語)。“先鋒”壹詞的歷史始於法國大革命,後轉向文化和文學術語(始於19世紀初);無論是軍事先鋒、政治先鋒還是文化先鋒,他們都有壹個共同的特點:“起源於浪漫烏托邦及其彌賽亞式的狂熱,其所遵循的發展路線與更早、更廣的現代性概念有著本質的相似。”後來基於小說藝術本質的定義,先鋒小說屬於純文學的壹種,所以先鋒也必須建立在純文學的基礎上,也就是說,要達到壹定的先鋒性,小說首先要有純文學的品質。
“謊言用盡,便是純粹。”(莫《是》題詞)我們必須首先消除藝術作品中的政治謊言、道德謊言、商業謊言、維護階級權力的謊言和愚昧無知,才能走向先鋒隊。西方先鋒派在歷代的興起,都是以“消除謊言”為基礎,然後在小說的語言、形式、內部產生了各種先鋒派的探索。在“消除謊言”的基礎上,小說產生的各種不同於傳統的創新,壹般被認為是前衛的。
80年代先鋒小說退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如下:
第壹,拓荒者的空間在縮小。因為先鋒小說主要側重於小說文體和語言的探索,容易走向極端和極端。所以,當各種小說的枷鎖被解除,各種小說的可能性被檢驗,文本和語言本身的探索空間變得狹窄,先鋒失去了存在的空間;先鋒小說失去了自己的探索動力和目標。
影響
第二,商業化的影響。隨著商業化時代的到來,消費和經濟吞噬了先鋒文學的神聖性和靈性。在讀者面前甘於孤獨和“獨自流浪”的文學清教徒形象,終於開始隨著時代的文化演變而改變。沒有人對知識分子的價值體系和沒有商業利益的話語方式感興趣。精神廣場的人已經被分開,去了證券交易所和貿易市場。本來他們獨自生活在文學的象牙塔裏,不斷創作出被讀者冷落的文學佳作,不計得失,功過是非,文學視野更加超然。他們從來不願意為現在的讀者寫作,所以他們走在了時代的前面,先鋒派。然而,當大規模的文化轉型成為現實,當經濟原則和金錢原則徹底戰勝精神原則,崇高的傳統就壹擊即潰。
再次,先鋒小說的退出,從先鋒的實驗到回歸傳統,從另壹個角度看是他們的作品逃離了原有的歷史,回避了現實(實際上是失去了持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但在現實面前又重新發聲了,從自戀情結中重新走進了社會和民族歷史,這是成熟和進步的又壹表現。回歸世俗並不意味著先鋒精神的滅絕,而是正在進行更紮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