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以為,隨著電子書的普及,紙質書終將走到盡頭。按照壹般事物發展的規律,這應該是不可逆的。其實有些事情本身就不按常理出牌。
比如網絡閱讀遍地開花,但閱讀網站的內容大多局限於小說。真正需要,需要反復學習,做筆記的人,大概都習慣紙質書了。
另外,網上閱讀還有壹個問題,就是經常看書的人不習慣。為了保護眼睛,有人開發了kindle等閱讀器,可以極大還原紙質書的閱讀體驗。就連我這種喜歡看書的人,買了方便面蓋都留著。再說了,有了錢,在那裏買幾十本書,每天換壹個泡面,不是很好吃嗎?
因此,在未來很長壹段時間內,紙質書仍將有生存空間。作為中國最大的連鎖書店,新華書店在中國零售圖書中的地位無需贅述。
雖然在外人看來,在新信息時代的沖擊下,新華書店的經營應該是舉步維艱。在這樣的情況下,空調天天開著,甚至有些顧客只是看著不買。新華書店不怕倒閉嗎?
首先,作為國內最大的實體店,新華書店的線下體驗自然非常重要,別說書店,就連其他行業也是如此。早些年小米和華為主要是線上銷售,基本沒有線下體驗。但是這兩年小米華為有了很多線下體驗店。大家來店裏看手機,體驗,直接下單。它很快就會到達。
包括JD.COM商城和天貓體驗店,都是這樣的套路,因為在網上只看圖片和評論,看不到實物,所以只能買壹些小東西。對於昂貴的大件物品,還是要親眼看樣品。
所以,即使新華書店的門面很貴,他還是需要線下門店,才能把書這種特殊的東西賣出去。
其次,新華書店承包了國家教育機構教學用教輔書,這個收入相當巨大。我們讀書的時候,幾乎所有的教材都是後面原價訂購的,這裏的利潤其實挺高的。全國有那麽多學生。想想新華書店會賺多少錢。
最賺錢的不是課本,而是輔導書。壹般教材都有明確標註,目標不會太高。但是輔導資料真的是打印出來的,妳想賣多少紙就賣多少紙,但是總能賺錢。
我高中的時候是私立學校。主席以前靠批發初中生輔導資料發家。為了打通產業鏈,他後來開了印刷廠,開了我們學校。大家猜猜裏面的利潤!
最後,新華書店不完全是以前的經營模式。它完全靠賣書賺錢。在壹定程度上,它成為了壹個有創意的地方。除了提供空調,還提供桌椅供人在此學習。新華書店也進行多渠道經營,和圖書合作,賣壹些和學習有關的咖啡、冷飲或者學習機。
在這裏,新華書店的作用相當於壹個引流平臺,吸引喜歡在這裏閱讀的人,然後讓他們產生二次消費。這個營銷原則其實存在了很久。到了宋代,茶店為了賣茶,往往會找壹個說書人來表演。吸引了人之後就賣茶葉,也是壹種營銷方式。
可以說,如果繼續虧損,連國企單位也早就黃了。只有擁抱時代,才能歷久彌新,再創輝煌。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新華書店20127862億元,總資產170490億元,利潤157。
對於我們這些愛書的人來說,在書的海洋中徜徉,停下來找壹本感興趣的書,買回家,看完放在書架上,依然是壹種很棒的體驗。但是網上買書的壹個很大的問題是,我們在buy buy買書很瘋狂,在家裏打開就扔在那裏。這種感覺和在新華書店買書是壹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