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雄在孫仲謀無處可尋(孫權)(孫權擊敗曹操,建立和平大業)?
2、寄奴曾活(劉裕)(劉裕北伐中原,氣勢如虎)
3、元嘉曹操,封狼住於邛崍,勝奔北。(劉義隆)(劉義隆北伐因大意而敗)
4.河貍廟下,有烏鴉社鼓。(拓拔濤)(拓拔濤擊敗宋文帝)
5.廉頗到了可以吃飯的年齡了嗎?(廉頗)(廉頗雖老,猶不忘國)
孫權(182-21年5月252日),吳軍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三國時期(229年至252年在位)孫吳的創始人。
晚年孫權在繼承人問題上反復無常,導致集團下黨爭,朝鮮局勢不穩。太原元年(252年),卒年七十壹歲。他在位24年。謚號大皇帝,廟號太祖,葬於江陵。
劉裕(363年4月16——422年6月26日),名德裕,謚號送奴。原籍彭城縣隋玉裏,系西漢楚原王蛟劉之後,金陵丹徒縣京口人。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南朝劉宋開國皇帝(420年至422年在位)。
劉義隆(16,407-453年3月),即宋文帝(424-453年在位),小字車兒,中國南北朝時期劉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武帝的第三子,劉義府的弟弟,宜都第壹任國王。元嘉元年(424年)登基,在位30年。
拓跋燾(11 408-452年3月),字佛(讀作“畢”),是明代拓跋思之長子,北魏第三任皇帝(424-451在位),也是壹位優秀的軍事統帥。
廉頗,生卒年不詳,戰國時趙國名將,趙苦中(今保定定州市興義)人。[1]?嬴姓、廉姓、名門,戰國末期,趙國名將,與、王建、李牧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