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1716—1763),本名孟如安,本名秦雪,本名秦普,本名習覃。他是個詩人,擅長繪畫,嗜酒,自傲。寫《紅樓夢》的時候,生活很艱難。最後,在八十多章的結尾,他因為貧窮、疾病、缺醫少藥,加上心愛的兒子早逝,痛苦過度而死。
《紅樓夢》後四十回作者高鶚,別號蘭叔,紅樓外官,漢軍黃旗人。乾隆、嘉慶年間,任內閣侍讀、刑部尚書,著有《蘭舒詩話》、《項燕詞》、《蘭舒文存》。
《紅樓夢》主要講的是壹個悲慘的愛情故事。它以愛情故事為中心,聯系廣闊的社會背景,揭露封建統治階級的奢靡醜惡,從而表現出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命運。
在《紅樓夢》中,那個歷史時期的許多重要社會場景不僅通過愛情的悲劇,而且通過壹個貴族家庭的興衰,以復雜曲折的方式反映出來。在書的開頭,作者帶讀者走進了郭蓉大廈,這座大廈金光閃閃,玉滿堂,卻充滿了淚水和不幸。
由幾個封建主和幾百個奴隸組成的封建貴族大家族府。在那堵“占了大半條街”的墻上,有那個社會不得不有的各種矛盾沖突的起伏。由私制引起的相互仇視、猜疑、欺詐、對抗、爭奪等等現象在這裏每天都在發生。而這壹切都無奈地統壹在嚴密的封建秩序裏,隱藏在封建的“籠罩在親情之上的柔情面紗”裏,這裏的幾百個男男女女每天只忙著壹件事——如何享樂,如何讓封建主子擺脫他們覺得太漫長太累的時間。這個家庭眾多開支的維持主要靠封建剝削。但是,就像它寄生的封建社會壹樣,大勢已去。這片“花柳之鄉,柔情富庶之地”,原來是壹條“死而不僵”的“百足蟲”。“樹倒猢猻散”之勢,人心渙散,不僅壓迫著封建主子,也通過不同的人,不同的認識,滲透到底層的奴隸中。郭蓉大廈的興衰是那個時代歷史潮流的曲折反映。
《紅樓夢》通過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個典型人物,以及他們之間復雜的愛情關系,展開了壹場非常生動的具有深刻社會意義的沖突。這是兩種思想,兩種生活方式的矛盾。起初,賈寶玉並沒有把全部的熱情傾註在林黛玉身上。他曾在林與薛之間搖擺不定,常常“相見恨晚”。只是到了後來,當他對薛寶釵的思想性格有了清醒的認識,才更加覺得格格不入,念念不忘在夢中反對“金玉良緣”論;而對林黛玉的愛也變得更加堅定,更加專註。《紅樓夢》從思想上表現了賈寶玉和林黛玉是封建主義的叛逆者,正因為這種叛逆者,才導致他們的愛情更加深厚;同時,也正是因為這份愛,他們的叛逆感更加強烈。
因為《紅樓夢》所表現的愛情就是這樣壹種以反對封建主義(不僅僅是反對封建包辦婚姻)為思想內容的愛情,所以它比其他許多描寫愛情的古代作品具有更廣泛的社會意義。很多古代作品中描寫的愛情,往往是建立在“夫貴妻榮”的封建思想和人生追求之上的。所謂“她賢惠溫柔勤儉”“六宮宣妳拜,五花封妳為特人”等等,都是以封建道德為愛情的結合標準,以封建榮譽為愛情的幸福理想。《紅樓夢》完全打破了這種思想局限。書中出現的薛寶釵,不僅擁有那些作品所贊美的“德、詞、工、貌”四大“才”,而且有著超乎尋常的“才”。這是標準的封建美女。但在曹雪芹的筆下,讓人感覺是壹種沒有動人力量的“美”。正是為了她,賈寶玉寧願住在冷宮裏,卻始終惦記著林黛玉,從不勸他出人頭地,對他反封建的人生道路采取同情和支持的態度。《紅樓夢》中描寫的愛情,正是在這裏顯示了其崇高的思想意義。
曹雪芹和他的主人公壹樣,是封建階級的叛逆者。正是因為這種反叛,才激發了作家的創作熱情,自覺地采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寫出了偉大的名著《紅樓夢》。總之,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曹雪芹出色地完成了壹個藝術家的使命。他在思想和藝術上提出了許多前人沒有提出過的新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