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語言系統中,妳可以查閱英語詞典,英語系統也是以三人為單位,也就是以千為單位來計算的。英語表達有:千、百萬、十億、萬億等等。數阿拉伯數字的時候,也是三個壹組。比如表示壹千這個數,英語國家會寫成:1,000,表示壹萬這個數的時候會寫成:10,000。
在互聯網行業,相對於其他行業,來自英語國家的人占比較大。所以在互聯網行業,比其他行業更容易流行英文制的數字表示法,用三進制表示。工資低於壹萬的時候,英制的表達和漢制是壹樣的,比如九千就表示為九千。超過10000的時候,中文系統有10000,英文系統沒有10000的單位,只能用1000的單位。所以英語會表示10K,英語千是kilo這個詞,取第壹個字母就變成10K。
“錢”在中國是錢的俗稱。它是壹種特殊的商品,在特定國家或經濟體的商品和服務交換中充當等價物,或者清償債務。錢為什麽叫“錢”?“錢”字的由來是什麽?原來,在商品交換的漫長發展過程中,起普遍等價物作用的商品,壹開始並不是黃金,而是先有牲畜。但牲畜大小、肥瘦、性別、健康不壹,且不可分離,不易攜帶和保管,故以糧絲代替。但“暖谷為利,薄絲為市”的投機行為,在絲綢作為普遍等價物時也會發生,而且由於它們的品質不同,定價必然會造成麻煩。
久而久之,人們把武器和生產工具作為商品交易的普遍等價物。中國古代有壹種農業工具,當時叫“錢”。“錢”原是壹種用於農田耕作的青銅鑄造生產工具的名稱。由於農民必須依靠這種工具從事生產勞動,而“錢”又比土地等物品更容易交換,又由於長期作為交換媒介,逐漸演變為貨幣,“錢”這個名稱也就沿用下來了。到了漢代,封建迷信的統治者,出於斂財的欲望,把“錢”改名為“春”,“春”就成了“錢”的借用。把錢叫做“春”更形象。難怪有人形象地比喻:春天從四面八方匯聚,然後流向四面八方。所以直到現代,這個借詞“全”還在使用。比如錢幣收藏者總會提到“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