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在家鄉參加過五四運動,和同學壹起發起創辦了當時浙江第壹份進步刊物《雙十》(第二期改為《浙江時尚》)。
1920年去日本留學,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
1927大革命失敗後,加入中國* * *生產黨,從事工人運動,翻譯過高爾基的《母親》等外國名著。
1929年,鄭等組織上海美術社,率先提出“無產階級戲劇”口號,開展無產階級戲劇活動。
1930加入左聯,當選左聯執委。
1933後,任上海市文化委員會委員、電影集團負責人,是中國進步電影的開創者和領導者。他的作品有電影劇本《狂流》、《春蠶》、《戲劇秋瑾傳》、《上海屋檐下》和報告文學《合同工》,對20世紀30年代進步文藝產生了重大影響。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先後在上海、廣州、桂林和香港主持《王久日報》和《華商報》,後移居重慶。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他主持了大後方的文化運動。他是《新華日報》的代理總編輯。改編創作了《祝福》、《林家普》等電影劇本,撰寫了《寫電影劇本的幾個問題》、《夏衍劇本選》、《夏衍作品選》等理論專著。
新中國成立後,當選為中國文聯第壹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65438-0955任文化部副部長,主管電影和外事。
1960當選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
1979,出席第四次全國文學代表大會並連任中國文聯副主席;同年出席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
1988,出席第五屆全國文化代表大會並致開幕詞。
1994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榮譽稱號。
1995,病逝於北京醫院。
夏衍在20世紀充滿驚濤駭浪的中國文壇上戰鬥了70年,以其孜孜不倦的獨特品格和勇敢善戰的輝煌業績贏得了人們的尊敬和愛戴,成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傑出先驅和文化戰線的領袖。
在“夏衍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進壹步擴大和加深了對夏衍艱辛壹生和傑出貢獻的了解。這位百年老人在諸多文化領域孜孜不倦地探索耕耘,成果斐然。
壹個
孫同誌說:“是中國電影的根。”真是壹針見血
夏衍對中國電影發展的貢獻無與倫比。
20世紀30年代初,由於鬥爭的需要,黨組織派夏衍進入文化領域,深入電影業。他奉黨之命,投身新的征程,與鄭、壹起將蘇聯電影大師普多夫金的《電影導演理論》和《電影劇本理論》譯介到中國,為中國電影重視文學創作和導演運用蒙太奇語言奠定了理論基礎。就像壹個“火賊”把火和技能送到了這個世界。
隨後,黨組織決定成立以夏衍(化名黃子步)為首的電影小組,探索左翼文化陣地。他們先後在上海各大報刊開辟電影副刊,發表了大量有分量的影評文章;左翼電影隊伍的組織得到加強,形成了相當強大的創作力量;大力譯介蘇聯電影創作和理論,翻譯出版了夏衍以丁前平為筆名的蘇聯有聲電影劇本《生活》,這是中國翻譯的第壹部蘇聯電影劇本...他們以辛勤的勞動和堅強的鬥爭,推動了1933左翼電影創作高潮的出現,為中國電影史寫下了光輝的壹頁。其中,夏衍的成就和奉獻精神是不可磨滅的。
為了探索電影創作的規律,他成了電影院的特殊常客,拿著秒表、手電筒、筆記本,壹部電影看好幾遍。用他自己的話說:“先看壹個鏡頭是遠景、近景還是特寫,再分析這個鏡頭為什麽要這樣用,為什麽能感人。”壹個鏡頭或壹個場景結束後,用秒表算幾秒或幾分鐘,再算壹個* * *多少英尺。這樣的鏡頭是壹個壹個學習的,電影編劇技巧也是逐漸掌握的。"
夏衍的第壹部電影《野花》於1933年3月上映,在滬引起轟動。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才是中國新電影的真正誕生。它第壹次把鏡頭對準了農村,這是中國電影的第壹部現實主義傑作。同年,他為觀眾呈現了四部優秀劇目;從那以後,每年都會出現兩部以上的電影。10多部電影以嶄新的姿態,以開闊的人生視野、鮮明的主題和巧妙的藝術構思贏得了廣大觀眾,奠定了他在電影界備受推崇的地位。
《春蠶》是茅盾的代表作,夏衍成功將其搬上銀幕,開創了名著改編成電影的先河。這也是中國新文學作品改編成電影的首次嘗試,獲得了觀眾、文藝界和魯迅先生的壹致好評。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1980年代在意大利舉辦的中國電影回顧展上,《春蠶》得到了西方電影同行的贊譽。新中國成立後,夏衍創造性地將《祝福》(魯迅)、《林家普》(茅盾)、《憩園》(巴金)、《我的家庭》(陶成)改編成電影,使之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傑作,達到了電影藝術的巔峰,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夏衍寫於20世紀50年代的《寫電影劇本的幾個問題》是壹部重要的電影藝術創作理論著作。既總結了電影創作中的寶貴經驗,又總結和闡述了電影藝術領域的普遍規律,歐陽予倩評價說:“言簡意賅,語近意遠,對學習制作電影劇本和戲劇劇本的人來說,是壹個很好的路標。”這本書已經成為新中國第壹代電影人的必備作品。
新中國成立後主管電影的夏衍經常開始為別人修改劇本。很多著名電影的劇本都是他親自改的,比如《青春之歌》、《五朵金花》、《暴風雨》、《聶耳》、《白求恩大夫》。《早春二月》被他修改了240多處。鄧小平同誌曾稱贊他為“電影醫生”。
夏衍對中國電影業的不朽貢獻難以描述。在這位先鋒的革命文學作品問世65周年之際,國務院授予他在祖國有突出貢獻的電影藝術家榮譽稱號。
這就是夏衍,壹位電影界敬仰的大師。
二
夏衍在戲劇領域表現出了傑出的風範。從20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他出版了近30部戲劇,包括長篇劇、獨幕劇、翻譯劇和《與朋友》劇。其中,《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和《世界末日》因其永久的藝術魅力而被視為他具有經典意義的三部代表作。他的戲劇對中國戲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也使他成為中國戲劇史上壹位獨特而著名的劇作家。他的俗名“夏衍”也因他的第壹部長篇劇《賽金花》的出版、演出和轟動而聞名。
縱觀夏衍的戲劇創作,從思想到藝術都有自己突出的特點:壹是鮮明的政治性、強烈的時代感和嫻熟的藝術表現的有機統壹。他所有的戲劇都是圍繞著時代、社會、生活展開的,但總是用藝術的手段表現出來。因為大部分寫於抗日戰爭時期,幾乎都與抗日戰爭有關,都彌漫著全民族抗戰的時代氣息。他善於在社會的壹個角落裏,從現實出發,描寫舊時代的變質和衰落,新時代的誕生和成長。壹方面,他通過劇中的人物和故事反映了那個令人窒息的黑暗時代;另壹方面,它寄托了無限的希望和憧憬。正因為如此,他的戲劇總是提醒觀眾和讀者他們的悲傷和歡樂。著名評論家湯濤稱贊它是“壹首清新的政治抒情詩”。
其次,夏衍戲劇中的主角大多是他所熟悉的普通小人物。他擅長描寫不同背景,不同教養,不同性格,但心地善良的人。他經常把這些人物放在壹個特殊的環境中,讓他們跌跌撞撞,受傷,痛恨,後悔,最後達成壹個可能的結局。他在作品中著力歌頌的正面人物,總是有缺點的,打上了時代和階級的烙印,所以更真實自然。描寫人物,他的主要藝術手段是塑造人物性格,深入挖掘內心世界。他嚴格要求自己筆下的人物有血有肉,符合生活邏輯,真實。他說,只有真實才能令人信服,只有通過人物真實復雜的思想感情才能與觀眾溝通,才能喚起* * *聲。他以細膩的心理描寫準確地再現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他以洗練的動作速寫,深刻剖析人物獨特的內心感受;他用有機的情境來渲染,使得人物所處的環境構成了壹個不可分割的生活整體。這些獨特的筆跡顯示了夏宮傑出的藝術技巧。
第三,夏衍劇作的藝術結構簡潔集中,嚴謹勻稱,意境深遠,這與他的整個藝術風格是壹致的。他的戲劇情節總是緊緊圍繞主題發生和發展,很少有分支,比如“世界末日”。他很註重戲劇結構的過渡,註重布局,比如《上海屋檐下》。有人說他的戲太平淡,我們只是覺得這是他的獨特之處,是他與眾不同的藝術追求。他總是用筆觸渲染出壹種沖淡而深遠的意境,從中深刻地刻畫出人物精神的振蕩和內心的掙紮,如法西斯細菌。他的劇作結構手法自然合理,不留痕跡,幾乎讓人察覺不到作家的匠心,仿佛生命自然流淌,這是夏宮獨有的藝術才華。
夏衍的戲劇向後人展示了長久的藝術生命力;夏衍真知灼見的戲劇觀,對戲劇創作藝術規律的探索和總結,也將對後世產生長遠的啟迪作用。
三
上世紀20年代末,是中國最黑暗的時候。夏衍首先通過翻譯外國理論書籍和文學作品在上海站穩了腳跟,並以翻譯家沈端賢的名字聞名於文壇。他的第壹個譯本是傑出的法國馬克思主義者貝貝爾的《婦女與社會主義》。這是最早也是最忠實的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婦女問題的著作;也是通過他的筆,第壹本馬克思主義關於婦女問題的經典著作傳入中國,出版後在婦女界產生了巨大影響。中國早期的婦女運動工作者胡紫英在上世紀80年代寫的回憶錄中專門提到過。當時他們組織婦女進步團體的時候,特意選了這本書作為學習資料。從那以後,翻譯了許多進步的文學作品和論文,如芥川、木村毅和金的作品。他選譯的歐洲現代文學思想和新興文學理論也在進步文化界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於他在這壹領域的卓越成就,在1928中國作家協會成立時,他被選為九名執行委員之壹。
當然,夏衍翻譯生涯中最重要的成就是高爾基《母親》的翻譯和傳播。世界上第壹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代表作,最早是通過他的筆介紹到中國的。對於身處高壓之下的中國人民來說,母親是照亮他們心靈的壹縷光。正因為如此,它成了暢銷書,壹年內再版兩次,很快就被禁了。聰明的書店老板把封面從紅色換成綠色,印了第三版,被勒令全國禁售。文化名人夏丏尊與國民黨元老邵力子對質,將書名改為《母親》,署名孫廣瑞,並破例為偽作。明凱書店連續出版了五版,但又被禁。但在讀者中的強大影響力是無法被禁止的,它總是無休止地循環著,直到今天。
1936年6月,夏衍發表了被譽為中國報告文學典範的作品《債役工》,立即獲得了巨大的社會反響。他在大量艱苦認真的調查和經驗的基礎上,以驚人的洞察力對“債役工”生活的人間地獄作出了準確的判斷,獲得了深刻的認識。然後他用自己特有的冷峻犀利的筆,用血淚把30年代中國工人最底層的生活呈現給讀者。讀這樣的文字,讓人想起19世紀中葉馬克思恩格斯對西歐和北美無產階級悲慘命運的描述。作品結尾指出:“然而,黎明的到來終究是不可抗拒的。”在那些日子裏,索洛警告美國人要小心躺在每壹個臥鋪下面的屍體,而夏衍警告這些殖民者要小心中國在每壹個呻吟的紡錘上的謀殺。老人走前不久說:“我覺得只有包身工才能留在我的作品裏。”這當然是他對自己作品的苛刻評價,但也透露出他對這部傳世佳作客觀價值的重視。
8月,1937,郭沫若任社長,夏衍任總編輯的《王久日報》在滬出版。這是他開始記者生涯的時刻,也是他12年新的坎坷旅程的起點。他曾經不止壹次地說過:“我這輩子最怕被人稱為壹家人,我只想做壹個誠實的記者。”他經常幽默地說自己只是個業余作家,真正的工作是新聞。由此至少可以體會到他對新聞前沿崗位的重視。是的,12的記者成績,其實就是體現在五六百萬字左右的成績上。在他認為“人生最難忘的壹年12”和“工作最愉快的壹年12”裏,他幾乎每天都不停歇地寫作,每天至少壹兩千字。政治論文、散文、隨筆...各種內容包羅萬象,古今中外的政治、思想、理論、文化、藝術、科學、人物、社會生活、時事評論、遊記,真是豐富多彩。廖沫沙同誌在為夏衍雜文所作的《靈雲劍的文風》序言中說:“夏衍同誌真是中國文壇上少有的作家之壹。”除了每天必須在《王久日報》和其他報紙上撰寫的社論、報道和空白之外,他還非常擅長他的獨特技能:自然科學素描,這些素描總是充滿興趣和活力。正如廖老所指出的:“像夏衍同誌這樣集中地描述和介紹自然事物的生長和變化,或者用自然科學知識來論述人和事物,是很少見的,有理有據,引人入勝。”這壹點可以從他1940年寫於桂林的戰爭散文《野草》中得到證明,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長者的靈魂。文章寫道:
"...沒有人把草叫做“大力士”,但它的力量真的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這種力量是常人看不到的。只要生命存在,這種力量就會出現,上面的石頭也不足以阻擋它,因為這是壹種“長期抵抗”的力量,有彈性,柔韌,堅韌。種子不是落在沃土裏,而是落在廢墟裏。有生命力的種子永遠不會悲觀嘆息,因為只有有了反抗,才能磨煉。生命之初帶來奮鬥的草,是堅韌的草,只有這種草,才能驕傲地嘲笑玻璃棚裏養的盆花。”
文如其人。只有他的筆才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幾百字道出了壹個涵蓋古往今來、宇宙萬物的道理。筆法如此凝練、傳神、深刻、精辟,抒發情懷、誌在必得,益友益友。
全國解放後,夏衍自言自語地說:“當慣了編輯或記者的人,壹旦放下筆,就會像不上臺的演員壹樣手癢。”然後應《新民晚報》要求,開設“燈下閑話”專欄,糾正當下流弊,扶正祛邪。20世紀60年代,他應《人民日報》之邀,針對大躍進的錯誤,以“長短記”為總標題,與文藝界朋友壹起寫了壹系列總結經驗、評價得失的文章。其精美的文字在讀者中廣為流傳。
藝術上的傑出成就並沒有成為夏衍事業的負擔或限制。他熱愛藝術,但並不止於此。他在革命的壹生中,做了很多工作,比如組織、解釋、動員、說服、安排、歡迎、爭取、搶救,這些工作可能是藝術家不屑壹顧的。這是壹次如此具體、細致、艱難、艱辛的跋涉,直接用自己的體溫溫暖生命,溫暖大地,才是最珍貴的親情。“夏宮”壹詞始於何時、從何人開始的確切結論尚待考證,但在抗日戰爭的首都重慶,文藝界的朋友是這樣稱呼他的。龔的意思是正直無私;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公也是對老人的尊稱和尊稱。當時的山城重慶是大後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是知識分子聚集的地方。生活艱苦,環境險惡,矛盾交織,困難重重。他剛剛步入不惑之年,在這個特殊的圈子裏工作,得到這樣的稱號,絕非偶然。據壹些老同誌回憶,文藝界天生矛盾多,感情沖動,而夏宮卻以清醒的理智和冷靜的耐心,常常把面紅耳赤的爭執化為和諧的氣氛。他堪稱文藝場上的“清道夫”。
夏衍對黨忠誠。幼年家道中落,他是八個兄弟姐妹中最小最瘦的。3歲那年,他失去了父親,靠著寡母的辛苦和親友的幫助,勉強解決了溫飽問題。貧窮和窘迫使他性格內向,不茍言笑,慈愛的母親親切地稱他為“洞裏的貓”。14歲高中畢業,在染坊當學徒;15歲時,因學習成績優異被推薦到浙江李佳工業學校染織系學習。19歲,投身五四狂潮,發表抨擊封建保守輿論的激烈言辭,受到陳獨秀的贊揚。20歲以優異成績畢業,受老師“實業救國”的委托赴日留學。在明治專門學校電氣工程系,他閱讀了《生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著作,“洞裏的貓”思想掀起波瀾,走出“實業救國”的洞穴,成為留學生中激烈的左派。在孫中山先生的親自關懷下,任命李烈鈞將軍介紹他加入國民黨,但立即遭到右派的拒絕。1927回到上海,他接觸到了白色恐怖,他* * *信仰唯物主義,讓他看到了真正的儒雅。他徹底幻滅,毅然進入血與火包圍的革命者行列,成為壹名* * *黨員。找到馬克思主義和黨後,他變得堅強自信。他壹生遵循黨的思想路線,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
當明媚的陽光沖破厚厚的陰霾,人們的心中充滿了喜悅!中共中央平反了夏衍,恢復了他的名譽,並安排他重新工作。他老了,精力旺盛,精神壹如既往。他和祖國、和人民壹起踏上了為崇高理想、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為中華民族新文化而奮鬥的征途,20年來孜孜不倦。
夏衍在85歲時寫下了長達33萬字的重要著作《懶尋舊夢》,獻給人民。他告訴讀者:“我很平凡,但經過我的時間,我真的很偉大。”
90歲生日後,他對身後的事情做了不同尋常的安排:
他把價值壹百萬的藏畫全部捐給了浙江省博物館,條件是沒有獎金和證書。他忘不了,是浙江的長輩用官費送他去日本讀書。
他以同等條件將稀世珍寶《納蘭承德長卷》捐贈給上海博物館。他忘不了,是上海這座輝煌的城市把他引向了奮鬥的舞臺。
他把無價的珍貴郵票免費捐贈給國家。
他把他所有的書都捐給了中國現代文學博物館。
……
他還能捐什麽?字畫、長卷、集郵、藏書,再珍貴,也是有價值的;但是,他對祖國和事業的激情和忠誠是無價的!
夏宮去世,享年95歲;但他的精神將永存!
今天,夏衍的才華、智慧、意誌、人格和他耀眼的人文精神,已經匯成中華民族悠久文化傳統的浩瀚海洋;同時,他以現代人至高無上的品格豐富了這個巨大的文化海洋。
1胡;論夏衍戲劇與戲曲[J]: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2李娜;;論夏衍雜文的散文風格[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3李俊;論中西電影的改編[J]:理論界;2004年05月號
4魏福輝;論夏衍現實主義戲劇觀的主要特征[J]:遼寧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5何三芬;論夏衍戲劇的語言特色[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版);2005年04期
6白潔;;《野玫瑰》批評與話語權之爭[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7袁小平;;曹禺戲劇的影視改編[J];中國尤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8朱曉峰;;“現代性”與“民族性”的探索[J];文學前沿;2002年第02期
9海闊天空;;大眾傳媒與男權社會[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01 2007年發行
10袁小平;;現代名著改編中的形式轉換[J];鹹陽師範學院學報;01 2009年發行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前5篇文章
1何玉紅;曹禺戲劇文體話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2王國英;權力、話語、政治文化[D];浙江大學;2008年
3張;中國現代作家日記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④魯;新中國農村電影創作中的理想主義傾向[D];復旦大學;2007年
⑤池水暴漲;中國蘇州彈詞與朝鮮盤索裏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全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前五篇。
1程延軍;《阿q正傳》的改編研究:河南大學;2009年
②何軍;郭啟紅歷史劇人物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09年
3張;夏衍辦報實踐與思想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4金惠珍;從小說到電影——中國現當代文學轉型研究[D];青島大學;2004年
5趙敏;英語電影的語言特點與翻譯[D];廣西大學;2001年
類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前10篇。
1阮盛興;文學作品和科學方面[J];貴州社會科學;1998 04
②阮;文學作品與文化的關系[J];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 03
3毛正田;文學作品中的討論[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 01
4阮;文學作品與自然[J];當代文壇;1998 05
5、叢;如何改編文學作品?[J];當代電視;1988 03
6沙沙聲;泥牛下海之後——推薦壹個文藝青年的期待[J];閱讀和寫作;2001 08
7顏春俊;文本的自由與文學作品的不安[J];當代文壇;1988 01
8於蒙;青春文學更需要自省和自覺[J];中國書評;2005年06期
9 ;文學作品[J];《中國婦女》(中文海外版);2005年03期
10林;論文學作品和劇本的翻譯[J];福建商學院學報;01 2005年發行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前10篇。
1潘小龍;;文學作品的“壹詞多義”[A];安徽文學隨筆(第二集)[C];2004年
②夏;;文學作品翻譯的討論、反思與借鑒——以《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的兩個中譯本為例[A]:中國英漢比較研究會第七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梅雲;;贊揚、曝光與文學作品的傾向[A];《毛澤東文學思想研究》第壹輯暨全國毛澤東文學思想研究會第二屆年會論文集[C];1981年
4李霞;夏青;;淺談小學生文學作品的閱讀指導[A];圖書館理論與實踐[C];2002年
5方誌遠;;從現存版本看明代民間文學的地域分布——明代民間文學研究之二[A]:明史研究叢書6[C];1999
⑥夏;;文學作品名稱翻譯的探討、反思與借鑒——以《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的兩個中譯本為例[A]:中國英漢比較研究會第七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鄭毓秀;;文學長城:唐代以長城為背景的抗戰文學作品[A];長城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1994
8石廣衡;李明;;文學作品與高級漢語教材[A];第二屆漢語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選[C];1987
9尚春光;;主語的轉移與功能的反作用——近年來小說隱喻轉換現象探析[A];中國小說研究[C];2003年
10花超;;中日女性文學作品的社會功能比較——以《早安,小姐與樂譜》中的景物描寫為中心[A]:中外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全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第壹10篇。
1記者尚維;近八成法國人不喜歡獲獎的文學作品[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2記者吳雲圖雅;“海阿裏比夫新聞文學作品”研討會召開[N];錫林郭勒日報;2009年
袁險峰廣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新時代的歌,新廣安的賦[N];廣安日報;2009年
4本報記者石鑫;壹批反映民族團結的文學作品問世[N];阿克蘇日報;2009年
5秦文;三部文學作品入選陜西省“五個壹工程”獎[N];文學報紙;2009年
6本報記者閆靜;錢為文學作品集體亮相[N];四川日報;2009年
7氣味;福建“南國風情”海峽西岸文學大賽揭曉[N];文學報紙;2008年
8李嵐清;學習夏衍,努力建設中國先進文化[N];新華每日電訊;在2000年
9本報評論員;看“狗咬人”的新聞[N];深圳特區報;2009年
10麗貝卡;錢塘江之子[N];浙江日報;在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前10篇
1張維為;老舍與中國教育[D];山東師範大學;2006年
②帕齊萊提努熱·赫邁提;現當代維吾爾族作家祖農·哈爾迪爾第壹時代研究[D]:新疆大學;2006年
3倪文博;崔致遠文學創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4吳從祥;唐以前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5趙慧萍;文學批評的存在方式[D];復旦大學;2003年
6王奎軍;歷史、文學文本與文學價值——以賽金花題材文學作品為個案[D]:暨南大學;2001年
7劉洋;困境突破[D];浙江大學;2006年
8楊軍;電影《武訓傳》批判運動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9鄒健;法國電影新浪潮與中國新生代電影比較研究[D];華東師範大學;2006年
10孟雁;泰中動作電影比較研究[D];上海戲劇學院;2007年
全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前10篇。
1夏衍;論電影藝術接受的審美規律[D];貴州師範大學;2003年
2田言;文學作品中的英漢恭維語比較[D];長春理工大學;2004年
三萬梅方;文學作品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運用[D];江西師範大學;2006年
4唐萬山;淺談中學生文學作品閱讀能力的培養[D];山東師範大學;2003年
5姚;論夏衍戲劇的散文文化結構[D]:山東大學;2007年
6吳雙;文學作品中文化信息的翻譯研究[D];首都師範大學;2002年
7朱學峰;理解對話融合[D];南京師範大學;2004年
8思惠惠;暴力意象的詩意狂歡[D];鄭州大學;2006年
9吳德齡;新課標下初中文學作品閱讀教學研究[D]:南京師範大學;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