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聖賢傳》記載“戴良娶五女,皆無穿裙之機”,《後漢書·明德·馬皇後紀》說:“(後)常練衣,裙不附。”指的就是這種裙子。
魏晉以後,裙子的款式和顏色不斷增多,裙子上的裝飾也越來越精美。除了普通長裙,還有絳紗雙裙、單筆紗雙裙、紫碧紗雙裙、丹紗杯羅文裙等名稱。晉十六國時期,婦女中流行壹種叫做“間斷裙”的裙子,這種裙子是由兩種以上顏色的布條間隔而成的。整條裙子在制作的時候被裁剪成幾種方式,顏色相互交替,很有意思。具有開始時間顏色的布的顏色是紅色、綠色、紅色和黃色。後來整個裙子越剪越多,中間色的面料也相應的越來越窄,顏色也越來越豐富。
甘肅酒泉丁家紮墓壁畫上的女子,穿的就是這種款式的裙子。南北朝的裙子也很有特色。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裙子上的裝飾圖案明顯增多。唐代陸貴孟寫的《金驥裙》壹文,稱贊了他看到的壹件南北朝時期的織錦裙,描述得生動詳細:“李俊是壹幅古代織錦裙:長四尺,底寬上窄,底寬六寸,頂少三寸半。”右邊有鸚鵡,聳肩松尾,數量與鶴相等。第二,鳥的大小不壹,但沒有空間讓花均勻分布。界路四向,五色雜陳,路點疲憊。魏雲盤根錯節,有些揮之不去的彩虹、煙和霧、春草、遠山和斷壁殘垣。苔、石、秋水、陰丹漏、芯粉抹、掛繞、雲隱於岸,有厚有薄,有霧有密,初分不清。“讓我們仔細看看:每壹部分都被切掉了,每壹幅畫都有它的位置。既不繡也不畫,真的很有女人味。既不不成形,也不整齊,也不會少於三百年。”這麽精致的裙子,簡直成了欣賞的佳作。
隋代女裙的樣式基本上繼承了南北朝的樣式。長底長裙在隋代特別受女性歡迎,中間色裙在這壹時期仍被女性所采用。然而,中間色通道的數量越來越多,並且越來越窄。整條裙子常被分成65,438+02道,意為“十二破”或“破”。據說這種裙子。唐六存《事初》記載“楊帝作長裙,十二斷,名‘仙裙’”。與前代相比,唐代女子裙擺長度明顯增加,裙擺拖地在當時是普遍現象。女人為了展現裙子的修長,常常把裙子的腰部綁在胸前,有時甚至綁到腋下,裙子的下擺遮住腳面,有時拖壹截在地下。這種情況在唐詩中經常被提及,如王建的《宮詞》中說:“壹個小女子,眉清目秀,裙長”;王翰《看滿桐為詞》詩雲:“長裙錦帶猶留客”;孟浩然《春情》詩:“坐時衣纏草,行時裙掃梅花”等等。圖像資料中也有不少反映,如《簪花仕女圖》、《扇子仕女圖》等,都刻畫了壹個頭戴長拖把的女子形象。為了不妨礙活動,婦女們穿著這種長裙幹活時,就把裙子掀起來,系在腰上。這樣,裙子就不會拖到地上了。唐代畫家顏繪制的《行圖》和湖北武昌唐墓出土的陶俑也反映了這種服飾中的女性形象。
唐代女裙的寬度壹般較寬,多數女裙由六片組成,故有“六羅裙”、“裙拖六片湘江水”之說。根據《舊唐書》記載的布幅,唐代的“六件”相當於今天的3米多,其裙擺寬度可想而知。唐代女子除六畫外,還用七八畫。比如曹唐《遊仙詩》說“書破明霞八裙”。這種裙子不僅影響了穿著者的活動,而且造成了材料的極大浪費,引起了朝廷的幹涉。
如《新唐書·車輻誌》記載:“文人即位,僭奢於四面車輻,敕令作規。女人的裙子只有五個,地板不超過三英寸。”唐朝的女裙也是非常艷麗的,年輕的女性最喜歡壹件鮮紅的裙子。
唐代小說中的年輕女子,如李娃和霍小玉,總是穿這種裙子。這壹點在很多唐詩中也有提及,比如元稹的詩《櫻花》:“花(土+特產)曾立采花人,破裙紅如火”;萬初《觀妓五日》詩曰:“眉臺奪黃花菜色,紅裙妒石榴花”;杜甫的詩《陪貴胄、張巴狗、妓女乘涼夜迎雨》:“紅裙越濕,燕姬崔岱越悲”等等。當時染紅裙的色素主要是從石榴花中提取的,所以人們也稱紅裙為“石榴裙”。武則天的詩《如意娘》說:“不信妳會哭,開箱子拿石榴裙。”後來“石榴裙”被視為女性的代名詞。時至今日,我們仍能聽到“拜倒在石榴裙下”的比喻。
茜草也是紅裙的染料,所以紅裙又叫“茜草裙”,如李群玉《黃陵寺》詩:“黃陵寺前,芳草如春,黃陵女兒茜草裙新”;李忠《溪邊吟》詩中寫道:“娘娘腔二十八日去采蓮,笑著在小雨中奔向藍舟。”除了紅裙,唐代婦女還穿白裙,如“劉樺裙”和“玉裙”等。紅色裙子和翠綠色裙子雖然鮮艷,但都是單色。此外,唐代女子裙裝常染暈彩,即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交替染制。兩種顏色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過渡自然,呈現出壹種光暈效果,所以被稱為“光暈裙”。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中就有穿這種裙子的女性形象。這壹時期的裙飾也是各種各樣,各有各的味道:有人在裙上作畫,稱為“畫裙”;有的裙子上嵌有珍珠,稱為“珍珠裙”等等。最精美的是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創作的百鳥毛裙。
據《新唐書·五行》“安樂公主令方上穿百鳥毛裙,面同色,側視為同色;“日本和中國是壹個顏色,影子也是壹個顏色,各種鳥都能看見。”這種用數百根鳥毛編織而成的裙子在當時的婦女中特別流行,導致了山裏珍禽的捕殺,後來因為朝廷的介入而被禁止。
宋代女裙顏色以素雅為主,裙擺還是很寬的。通常裙子都是六條以上,也是12塊布。隨著裙擺寬度的增加,裙擺上的褶皺明顯增多。折疊裙子的習俗由來已久。相傳漢武帝和趙皇後壹起在太液池遊泳,漢武帝讓燕子翩翩起舞。燕子跳舞的時候,突然刮起了風,皇帝擔心她會被風吹走,就叫侍從來搶她的衣服。風停了之後,閆飛的裙子上留下了許多薄餅。其他宮女看到後覺得很奇怪,就把它折成褶襇,取名“靈仙裙”。當然,這只是壹個美麗的傳說。其實裙子主要是為了實用,因為裙子折疊後可以增加裙寬,增加裙圍,有利於穿著者的下蹲和行走。從大量資料來看,打扮是東漢以後的習俗。在此之前,沒有折裙的痕跡,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女裙就是壹個明顯的例子。東漢以後,服飾已成為壹種普遍的習俗。
南朝梁健文帝《戲為美》詩中有“裙宜簡”之說。在此基礎上,宋代發揚光大,裙子越多,褶皺越薄,因此被形容為“百褶”、“千裙”。宋人的詩裏經常描寫,如魯《千年》裏的話:“腕上金條細,衣襟細如眉。”紅衣宮女《霓裳羽衣曲·六言詩》:“百折水皺,六銖輕。”在宋代,普通婦女喜歡騎驢。《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婦女騎驢出行。為了騎行方便,女性常穿前後開衩的“旋轉裙”。這種旋轉裙最初是用於妓女的,後來逐漸流傳開來,成為普通女性的壹種服裝。至於宮廷嬪妃,她們穿著遮住前後的長裙,開始用裙擺掃地,稱為“趕腳裙”。因為可以前後開合,不同於普通的圍度較圓的裙子,所以顯示為“服妖”。唐代流行的鍍金裙、珍珠裙依然存在,但多用於舞妓。宋代詩詞中有大量描寫,如歐陽修《鼓笛慢》中寫道:“金裙遮簾,紅玉真可愛”;張喜安《走在沙上》詩雲:“花映避月,珠裙輕折。
“有錢人家也用郁金香草染裙子。染過的裙子多為黃色,能在身上散發出陣陣香味,俗稱“玉瑾裙”。遼金元時期是少數民族掌權的時代,這壹時期漢族婦女所用的裙子基本沿襲了宋朝的遺風。至於少數民族的裙子,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如遼金時期契丹、女真族的女子,常穿壹件顏色較深、繡有花草樹木的裙子,折成6折,壹般在團衫之下。
明代又恢復了漢族的風俗,女子裙裝的造型仍保留了唐宋時期的特色。曾經在唐朝流行的紅裙子,在明朝又流行起來了。馮夢龍《警示世人:白娘子永貞雷峰塔》中的白娘子是這樣打扮的:“穿藍織金衫,紅紗裙。”當時在燕京流傳的明代姜異魁的《長安客家山歌》也涉及這種情況。比如民謠裏說的“花在街上燒,枝花盡折。”“千家萬戶買不夠,就把孩子的裙子染成紅色。”宋代流行的百褶裙,此時也沒有被忽視。至於裙子的長度和數量,任何時候都很容易。明初女子裙裝輕盈,無明顯紋飾。到了末期,壹改簡約輕薄的時尚,追求華麗的風格。最明顯的就是緞子被剪成條,每條都被繡上,兩邊鑲嵌金線。因其形似鳳尾,故稱“鳳尾裙”。
還有壹種畫裙,折成幾十個細褶,每個褶用壹種顏色。它輕盈飄逸,風色如月光。取名“月華裙”,還有壹種叫“百花裙”。裙子上繡著大小不壹、形狀各異的花朵,深受年輕女性的喜愛,在明代已成為壹種著裝風格。這些裙子在正史中記載不多,但在文學作品中有不少描寫。清朝初期,女子裙裝還保留著明朝的習俗,包括鳳尾裙和月華裙。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出了很多新裙子。
《戲墨裙》就是其中之壹。它以淺色的綢緞為基礎,用彈性墨水技術在上面印上黑色的花朵。因其色澤淡雅,圖案獨特,深受女性尤其是普通女性的喜愛。以後裙子的款式越來越多,隨時變化,有的還用各種絲帶填充;裙下有無數小鈴鐺讓它叮當作響;裙下還繡有水線,隨著人體的動作,極其漂亮。這時,傳統的百褶裙也進行了改革:將幾塊布折疊成細密的褶襇,用絲線將褶襇串聯起來。因為它展開後看起來像鯉魚的鱗片,所以被稱為“魚鱗百褶裙”。這種裙式流行於清末同治年間,有詩為證:“鳳尾為何久不聞?”現在不管什麽時候過節,我都穿魚鱗裙。
“至於皇太後、皇太後、皇後,以及國內外的淫婦,遇有皇家問候、祭祀等重大禮儀,都要穿皇家禮服。裙子通常穿在夾克裏面。韓國裙根據季節分為冬夏兩種造型,以緞為主料,以動物皮為邊;夏裙以紗為主,邊為錦。制作分上下兩部分,上半部分為紅色或綠色,下半部分為石藍色,通體疊有細褶。所用的花紋有嚴格的區別:上面的妃子可以用龍紋,下面的可以用蟒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