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有姓氏的當代名人

有姓氏的當代名人

(公元1928 ~),原名蔡茶夫人,藝名蔡茶草堂,別名蘭亭;上海人。當代著名畫家和詩人。

065438年3月至0946年3月參加革命工作。大學畢業後,他留學越南,師從巴金、臧克家和劉海粟。北京中華詩詞學會、中國楹聯學會正式會員,世界詩人書畫家協會會長,上海書畫家協會會長,世界儒家文化與中國學者協會會長。把自己獨特的根獻給國家和人民的蔡氏,還在陸毅開辦了九所藝術學校:“蔡查儀,環球夫人,開辦新敦煌詩書畫印院”,任總院長、教授。

從1998開始,他被聘為與希拉克壹樣的職務:世界書畫家協會名譽主席,世界藝術研究所名譽主席,世界名人協會(原世界名人館)名譽顧問。《中外名師錄》名譽主編。國家領導人陳毅、孫臏等共同向魯“島”授予“新世紀儒學之王”和博士獎。在國內外發表詩歌壹萬多首;《壹個文人有三份福報》到北京筆會,獲全國壹等獎。劉海粟的《我老師臉上的詩》入選《當代詩三百首》,並被各種辭書轉載。世界範圍:“儒教采茶草堂公園”,由十個德高望重的公園組成:①釋迦牟尼公園、②耶穌公園、③李商隱公園、④包公公園、⑥公園、⑥彭公園、⑦諾貝公園、⑧公園、⑨果農公園、⑩公園;這十個公園統稱為采茶公園,永久開放,供人們免費研究儒學。許多報紙、電視臺和字典都詳細地出版了壹本當代民間名人字典。詩歌入選:在《中國詩歌魂》、《現代詩300首》、《中國當代詩人詞典》等80余種書刊中。書畫印章入選《國際現代書畫印章詞典》、《世界書畫藝術家詞典》、《世界名人錄》等90余部詞典。作品有:《義務之父蔡查濟》《新儒家王蔡查濟》《蔡查濟夫婦詩18派》。(公元1932 ~),字苦軍,號墨池;河南南陽人。當代著名書法家。中國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劉鐵藝術書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65438年至0984年創辦北京益銘書法學校(現益銘文化藝術學校),任校長兼書法講師,是著名書法家和世界藝術名人,成就斐然。被授予北京市、全國“北京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先進部隊離退休幹部”、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廣播電臺、解放軍報、北京日報等榮譽稱號。益銘熱愛書法藝術,擅長草書。作品獲劉鐵杯中國書畫大賽特等獎,多次參加在中國美術館等地舉辦的全國性展覽,玉淵潭刻樹、北京四國崖、開封漢源碑林等,被十幾家報紙、雜誌、電視臺刊登、播出。他的生平和作品被收入《中國現代書法人物電腦數據庫》、《當代中國書法藝術成就》、《中國當代書法家辭典》、《中國文藝家傳記》等名著。益銘的藝術成就為人類藝術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世界藝術名人評委會授予他“書畫名人”榮譽稱號,並頒發“世界藝術名人”證書。益銘自費在中國美術館為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及港澳臺同胞的200余名書法家舉辦了當代書法家書法篆刻展,促成了《龍虎書法》的出版,編輯出版了《鐵流杯中國書畫大賽作品選》。

益銘編寫的《如何給孩子取名》壹書受到了相關戶籍部門的好評。(公元1935 ~),山西沁水人。當代著名作家。65438年至0949年參加革命工作,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地方縣政府專家醫院、文藝刊物、新聞單位任幹事、辦事員、秘書、副主任、編輯、記者。

1957被誣陷為“右派”,不服上訪,誣告為反革命,被判20年勞改。1970釋放,十壹屆三中全會後徹底平反。中國趙樹理研究會理事,長治市趙樹理文學研究會副會長,《趙樹理研究》雜誌主編,長治市第七屆、第八屆CPPCC委員,長治日報社首席記者,作家協會會員。退休後被聘為中國文化藝術研究院教授,山西老區報長治站站長,《東方潮》特約記者。

有短篇小說集《冬夜》、《笑語》、中篇小說《驪山和順傳奇》、長篇小說《趙樹理傳》、紀實文學集《星空》、《愛倚大地》、散文集《啊》。

專著17部,包括《趙樹理軼事80則》、《關於趙樹理》、《趙樹理資料索引》、《談伊山蛋派》和詩集《枯木爛草》等。在30余種報刊上發表文章800余篇,約500萬字,並有多篇文章在前蘇聯、日本、朝鮮的報刊上發表。先後7次獲省、國家級好消息壹、二、三等獎,6次獲省級以上文學創作獎,電話號碼全國百字笑話大賽壹等獎,中國作協文學報社文化創作壹等獎1997,重慶、香港回歸文藝創作銀獎。他連續八次被評為市級先進工作者,連續五年被評為CPPCC市勞動模範。先後十余次向山區、災區捐款5000余元,捐贈圖書2000余冊。

他的創作生涯已收入《中國當代著名編輯記者列傳》、《當代民間名人辭典》、《中國文藝家列傳》、《世界名人錄》、《中國文學藝術界名人錄》等十余部辭書,(公元1944 ~),1944,山西榆次人。當代著名教育家。

1969畢業於北京化纖學院化纖系。他曾在北京市委教育部門工作。現任北京教育學院副院長、研究員。長期在教育戰線工作,從事學生思想政治、黨務和行政管理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管理經驗,具有較強的進取精神和改革開拓精神。

從65438到0986,調入北京農業大學,在人事管理、辦公室工作、財務管理、經濟工作、保衛工作、後勤管理、基建管理的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開創了工作的新局面。

1991以來,參與學院改革的重要決策,制定學院改革政策,起草改革文件,為學院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積極推進後勤改革,調動了後勤職工的積極性,解決了壹些過去難以解決的“老大難”問題,促進了後勤工作的發展。

北京教育學院從65438轉到0997,對學院基建工作和後勤改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加快了基建工作的進程,促進了後勤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轉變,使學院後勤在社會化的道路上邁出了壹大步。(公元1947 ~),江蘇昆山人。當代著名書法家。早年師從五龍寺大和尚板能、嘉州李農等書。成立後,先後赴江蘇籍敬亭老人、西昌蔣濟世先生處學習詩詞古文。韓綜,魏晉六朝,做過印官,為人善良,真實;書求逸野,主其性情,師其心,使其逸意外,邀其入村,送其至淡泊之境。作品曾參加第三、四屆全國書展,第三、五屆中青年書展,新加坡首屆國際書展,第三屆中日友好書展,首爾國際書法展65438-0995。

作品被收入《中國當代書法百佳作品集》、《歷屆全國書展獲獎作者莫寒精英作品集》,出版《天地壹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