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馬卡詞典

馬卡詞典

狙擊是步槍,通常是半自動或非自動的,屬於輕武器範疇。

小型武器(小型武器)

輕武器

利用彈頭或其他殺人物體進行射擊的筒狀武器,是各種武器中最大的。輕武器的種類是根據以下特征區分的:口徑、用途、操作方法、握槍方法、射擊殺傷人員身體所需的能源、戰鬥中的使用和維護方法、自動化程度、射擊性能、槍管數量和結構特點。輕武器通常分為小口徑(6.5毫米以下)、普通口徑(6.5 ~ 9毫米)和大口徑(9 ~ 9 ~ 14.5毫米)。現代輕武器可分為:格鬥、試射、教練、運動和狩獵等。,並可分為:手槍、左輪手槍、沖鋒槍、突擊步槍、步槍、狙擊步槍、卡賓槍、輕機槍、重機槍和輕重機槍等。

在現代戰爭中,輕武器的主要戰術功能可以概括如下:

輕武器是現代步兵(輕步兵和裝甲步兵)手中的基本武器,是近戰中最有效的殺傷手段;

輕武器在支援步兵攻擊,壓制和摧毀敵方掩體(敵方機槍掩體、榴彈發射器和反坦克武器陣地等)時,起到相當大的威懾和打擊作用。);

防禦上,在近距離,輕武器是主要火力來源,以遏制和碾壓敵方步兵的沖擊;

輕武器在特定條件下(叢林、峽谷、城鎮等)的戰鬥中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敵後遊擊作戰中,輕武器可能是攻擊敵方運輸線(特別是其油料供應系統)、補給基地、前線機場、導彈發射基地、通信系統和指揮機關的主要作戰手段。

必須配備輕武器,用於警戒、巡邏、偵察和自衛;

在反裝甲的梯次火力分配體系中,步槍、手榴彈等輕型反裝甲手段具有重要作用;

輕武器對低空低速空中目標(如傘兵、直升機、低空飛機)有壹定的防範作用。

狙擊步槍(狙擊步槍)

什麽是狙擊?“狙擊手——優秀的射手埋伏在隱蔽的地方,突然而準確地射殺敵人。主要是射擊敵情觀察、通信人員、指揮員等目標。”(發音是jü,但經常讀作或寫作“反抗”,普通話裏也聽過讀作“追”的)

什麽狙擊手?“壹個經過特殊訓練,掌握了準確射擊、偽裝和觀察技能的射手,通常能先擊中目標。”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軍隊首次使用狙擊手這個名稱。"

什麽是狙擊步槍?“裝有狙擊手使用的光學瞄準器的步槍,用於精確射擊最重要的單壹目標。光學瞄準鏡可以在能見度差的情況下進行有效觀察,提高瞄準精度。夜間射擊時,狙擊步槍裝有夜視瞄準鏡或開啟光學瞄準鏡的分光照明。狙擊步槍分為非自動和半自動。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半自動狙擊步槍。”20世紀80年代以來,出現了大口徑(12.7mm)狙擊步槍,其戰術任務主要是遠距離(約1500m)摧毀敵方裝備和器材。

突擊步槍(突擊步槍)

第壹支真正的突擊步槍出現在1942年的蘇德戰場上。現在簡單描述壹下這種槍的來歷:1934年,德國軍方覺得需要壹種比7.92×57mm更小威力的子彈,於是和馬格德堡波爾特工廠簽約,研發壹種新的子彈。1941年,工廠開始為步兵生產7.92毫米短彈,將原來的7.92大威力子彈的彈殼長度從57毫米減少到30毫米,裝藥量從47格令(約3克)減少到24.6格令(約1.6克),彈頭重量從198格令(約12.8克)減少到65438+。1938年,德國軍方與蘇爾市的海因爾兵工廠簽約,研發壹款輕型自動步槍,發射新型短子彈,要求試制50支樣品槍,由雨果·施邁瑟擔任方案設計師。1941,1年,德國軍方又與海因爾工廠和沃爾特工廠簽訂合同,要求在1942年8月生產200支發射新型短彈的樣品槍,方案設計者是布勞寧。1942年,海因爾工廠生產了10000門新炮,其型號指定為MKb42(H),沃爾特工廠生產了8000門,其型號指定為MKb42(W)。根據MKb德語Maschinenkarabiner的縮寫,意為“沖鋒卡賓槍”,後來改名為MP43沖鋒槍。MP是德國Maschinenpistole的縮寫,在1944正式命名為Stg44突擊步槍,Stg是德國Sturmgewehr的縮寫。

德國人首創的Stg44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火力猛。在點射和連發射擊中,由於使用了低威力的M43短彈(7.9×33mm),很容易掌握,在壹定距離上有相當不錯的射擊精度。《現代槍械》用壹句相當搞笑的話來描述突擊步槍:“它代表了步槍和沖鋒槍的第壹次成功聯姻”(突擊步槍說明它是步槍和沖鋒槍最幸福的聯姻)。這句話的意思可以這樣理解:突擊步槍既不是步槍,也不是沖鋒槍。它是基於現代戰爭的要求(在作戰距離縮短的情況下,需要更高的火力和更好的機動性),成功地結合了步槍和沖鋒槍固有的最佳戰術技術性能,具有開創性的特點。

這種新型步槍被德國人稱為“Sturmgewehr”。按照德語的說法,“Sturm”的原意是“風暴”,也就是說,它是壹種“風暴步槍”。當然,“沖鋒”在軍事上也引申為“沖擊”、“突擊”、“沖鋒”。英國人和法國人沒有把“Sturmgewehr”直譯為“Storm rifle”和“le fusil d`orage”。而是使用了擴展的軍事術語,分別是“突擊步槍”和“1 Efuse d 'Assaut”。原蘇聯M43中威力子彈的研制與德國M43短彈幾乎同時開始,但後來才研制成功。使用這種子彈的AK-47應該和德國的Stg44壹樣,只是叫“ABTOMAT”(自動槍),而不是“штурмоваявиннн".”原因是什麽?這還得從俄羅斯人的傳統和心理因素來考察。傳統上,俄國人在20世紀初研制的M1916費多羅夫自動步槍以“ABTOMAT”命名。從前蘇聯的心理推斷,他們絕對不可能直接引用當時死敵開創和使用的槍支名稱。

這裏出現了壹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即“突擊步槍”的中文翻譯是否等同於“Sturmgewehr”或“突擊步槍”。

我們來看看德語單詞“Sturm”和英語單詞“突擊”,“Sturm——攻擊,突擊——!收費!”(軍事用語)攻擊;攻擊,沖擊,攻擊,猛擊,開始!沖鋒!)

至於“突擊”,這裏有壹些語錄:“攻擊的高潮是與敵人的肉搏戰。”“進攻的最後階段。”

以上引文均來自《德英詞典》、《英語軍事詞典》、《英英詞典》並翻譯成中文,所以說到中文的“驚奇”,還是有壹種撓靴之感。

看看中國軍事專家寫的參考書是怎麽解釋“突擊”這種軍事語言的。

"集中兵力和火力迅速猛烈地打擊敵人."

如果用“震懾”代替“突擊”,如何用“震懾”這種軍事語言來限制這種步槍,似乎更能表達其戰術使命。

"沖擊-攻擊部隊在近距離向敵人俯沖下來,以近距離的火力、手榴彈和白刃戰鬥來消滅敵人。"

因為英語“assult”的中文解釋可以是“震驚”也可以是“驚訝”。為什麽厚的“突”,薄的“鈍”?原因如下:

這種武器用於突擊戰術行動;

在語感上,可以形象地表現出這類武器的特點,如烈火熊熊、突如其來;

參考日文翻譯術語“突擊矛”。

突擊步槍的戰術功能在蘇聯軍事百科全書中有很好的總結。“單兵使用的便攜式自動武器,在近戰中用來殺傷敵方有生力量,可以形成極大的火力密度。現代突擊步槍是威力強大的槍械。”

當然,《中國軍事百科》對突擊步槍的定義更準確:“重量輕、槍長短、火力猛於沖鋒槍、射擊威力接近普通步槍的自動步槍。”隨著突擊步槍的小口徑,其在戰鬥使用中的優越性更加突出。當代突擊步槍的兩個標桿系列:美國的M16系列和俄羅斯的AK系列。

“自動步槍”壹詞的概念通常是指能夠“全自動射擊”的步槍。其中有些還兼有“半自動拍攝”和“定長定點拍攝”

勃朗寧自動步槍(簡稱BAR)由勃朗寧1917設計成功。他當時考慮到這種炮的戰術作用是,當需要通過無人區(指戰場上分隔交戰雙方的地帶)時,可以單兵射擊,壓制敵人的固定炮位,為己方士兵提供火力支援。但在實戰中,使用了上述戰術功能。

“勃朗寧自動步槍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受到壹些國家的歡迎,被認為是壹種有吸引力的多功能輕機槍。這種槍不僅在美國生產,在歐洲也有生產,稍加改進後作為輕機槍出售。”

"勃朗寧自動步槍和劉易斯機槍是典型的輕機槍."

“勃朗寧自動步槍是美國標準機槍。可以夾腰,扛肩,用兩腳架射擊。也可以安裝在直升機的外框上進行遠程拍攝。”

M1918A2(又名R75)勃朗寧自動步槍帶腳架,重9.2kg,所以是“貨真價實”的輕機槍。“7.62mm- D自動步槍是比利時FN公司在中午1930仿制的美國M1918A2產品。

可以看出,加拿大的“7.62mm C2和C2A1兩足自動步槍”重炮管也屬於輕機槍。正如簡氏(1980-1981版)所說,“加拿大軍隊裝備的重槍管FN步槍,作為班用輕型自動武器。”

比利時在命名“自動步槍”時,通過在步槍(fusil)後面加上“legere”(光),與“自動步槍”(輕機槍)相區別。

“自動步槍”這個名稱在國外輕武器界,尤其是美國,有時被理解為“輕機槍”。在閱讀外國文獻和進行學術交流時,我們應該註意這壹點。自動步槍和突擊步槍有什麽區別?英文縮寫AR既可以理解為自動步槍,也可以理解為突擊步槍,所以現代的自動步槍和突擊步槍是壹回事,只是名稱不同而已。

需要指出的是,“自動步槍”的名稱要早於“突擊步槍”,老式自動步槍發射的是大威力步槍,而突擊步槍僅限於發射小口徑子彈或中威力步槍(包括裝藥減少的單兵大威力步槍)。

註1:在美國軍事術語中,自動步槍指的是“班用輕機槍”,這是因為BAR在步兵班中的作用而繼承的傳統名稱。比如M249的野戰手冊FM23-14,題目是自動步槍角色中的M249輕機槍;比如步兵小隊的編制中,M16自動步槍射手(軍事職業特長,相當於“工種”)的MOS名只叫步槍兵,而M249機槍手的MOS名是——自動步槍兵。我曾經發現《美國陸軍中士手冊》中文譯本中“自動步槍兵”被曲解為“半自動武器射手”,結果被描述為半自動武器火力壓制。

轉輪手槍(轉輪手槍)

Revolvere(左輪)原意為“旋轉”,來源於拉丁語Revolve。為什麽中文翻譯叫“左輪手槍”?負重輪可以從左邊甩出去,所以叫左輪。

“壹種帶轉輪的單手武器(裏面有幾顆子彈)。使用時可連續發射數發,無需重裝。”

美國人說柯爾特(1814-1862)是左輪手槍的真正發明者,他被譽為左輪手槍之父。

柯爾特的11.18mm m 1860左輪手槍在內戰中被廣泛使用(1861-1865),當時產量超過20萬。

美國人喜歡左輪手槍,而德國人喜歡自動手槍。美國人認為,用左輪手槍盲目開火時,只要再扣動扳機,“死”子彈就會離開火線,另壹顆新子彈就會瞄準火線。這在面對面的生死搏鬥中是不可估量的。而德國人則認為瞎火的概率畢竟不大,用戶在緊急情況下遇到這種不幸的情況就更少了。這裏出現了壹個“平均安全”的概念。美國人認為不怕壹萬,就怕萬壹,不管誰遇到妳都是壞事。這導致了“個人安全”的概念。以前美國大部分警察局都配有左輪手槍,足以看出美國人的心理狀態。然而,這種情況在1980年代後期開始改變,當LAPD和LASD用貝雷塔92F取代柯爾特的“蟒蛇”後,美國許多警察局紛紛效仿。現在,大多數美國警用手槍都是半自動手槍。

自動手槍(自動手槍)

首先說說pistol(手槍)。

piston在英語裏叫Pistole,德語裏叫pistolet,法語裏叫пистолет,捷克語裏叫Pistol ' l,意大利語裏叫pistola,瑞典語裏叫pisto la。可以看出,印歐語系中手槍名字的發音和拼寫是相似的。日本人稱手槍為拳頭矛。

關於手槍名稱的來源,眾說紛紜。以下是壹些例子:

1,1540在意大利布斯托爾,壹位名叫維特裏的槍械工匠建造了壹把單手火器,以“皮斯托亞”命名。

2.在古代,有壹種硬幣叫皮斯托爾。當時,用於射擊的小型武器的口徑與硬幣的直徑相同,因此得名。

3.它起源於象聲詞pisk,因為當時手槍開火時發出的聲音像哨聲。

4.手槍最早由騎兵使用,不用時放入皮箱,然後掛在馬鞍前軸上,稱為皮斯塔羅,因此手槍得名。

手槍通常不作為進攻武器,而是作為自衛武器。在戰鬥中,使用其他武器裝備的戰鬥人員有時會隨身攜帶壹把手槍。對於普通士兵來說,手槍的有效射程不超過25米。現在所有國家都裝備了自動手槍。所謂的自動手槍,其實就是半自動手槍,在世界範圍內已經確立,即進行半自動射擊的手槍稱為“自動手槍”。為什麽?壹定有原因。原來,在手槍發展的早期,人們把能自動裝彈但不能自動準備擊發的手槍稱為半自動(semi-automaticpistol),而能自動裝彈並準備擊發的手槍稱為自動手槍。其實自動手槍是不能連續射擊的,而是扣動扳機壹次,射出壹顆子彈。從這個角度來看,自動手槍中的“自動”與現代自動武器概念中的“自動”是不壹致的。

“雖然從技術角度來說是不正確的,但是用自動手槍代替半自動手槍已經深入人心。所以,這個名字不能再棄了。”

那麽能連續射擊,也就是自動射擊的手槍叫什麽?美國人和英國人稱之為“機關槍”,字面意思是機關槍。這個術語已經正式被壹些軍事語言和軍械詞典收錄。

突擊手槍有兩種解釋:“1,能自動射擊的手槍。2、沖鋒槍(見此詞條)。第二種解釋來自二戰德軍使用的沖鋒槍名稱Maschinenpistole(字面意思:機手槍)和俄國人使用的pistolyet-pulemyot(手槍機槍)。德國人和俄羅斯人之所以這麽叫,是因為沖鋒槍用的是手子彈。”

英語中還有壹個術語手槍,在詞法上與漢語構詞完全壹致。英國手+槍=手+槍=手槍中國手+槍=手槍。然而,盡管手槍有時可以被翻譯成手槍,但它應該被理解為壹個泛指,只能在特定的情況下實際指代。《麥克米倫當代詞典》對手槍的定義是“可以單手射擊的火器,如手槍和左輪手槍”。手槍的定義是“單手射擊的小型火器”。手槍是壹個通用術語,而手槍是壹個專用術語。手槍翻譯成手槍沒有異議,手槍最好翻譯成單手武器或者單槍。術語“手槍”首次出現在1386英國文獻中。

遠在400年前,德國騎兵就使用手槍作戰,法國當時也建立了“手槍騎兵”,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也使用手槍作戰。

第壹支成功的自動手槍是奧地利人勛伯格發明的,大約是65438+60年代。

幾支現代軍隊裝備的手槍分別是:美式11.43mm m 1911a 1手槍,俄式9mm馬卡羅夫手槍,英式9mm L9A1手槍,德式9mm P1手槍。世界上其他著名的手槍還有德國的瓦爾特、捷克的尼克爾、義大利的貝雷塔、俄國的TT等。

關於手槍的發展趨勢,石的《世界輕武器》寫道:“自動手槍和左輪手槍壹樣,似乎已經達到了頂峰。進壹步的重大改進必須完全依靠彈藥和冶金技術的發展和改進。”

戰爭經驗表明,用手槍做近戰殺人武器真的沒用。所以正規部隊的士兵不再配備,只能作為軍官的防身武器。但特種部隊,尤其是特工、警察、遊擊隊,裝備手槍還是有用的,因為手槍容易隱蔽,便於攜帶而不被發現。

手槍(突擊手槍)

機手槍可以用肩托(木箱或折疊式金屬支架)射擊,半自動射擊時有效射程可達100米。

用簡單的壹句話給突擊手槍下壹個清晰完整的定義並不容易,因為突擊手槍兼具自動手槍和沖鋒槍的特點。突擊手槍和沖鋒槍的分界線特別模糊。更何況最近幾年新研發的壹些非常有效的武器,已經突破了常規的分類。比如有人研制出獨特的發射5.56毫米步槍的單手武器,而美國人創造性地研制出小惡魔的四合壹槍(Imp),將短突擊步槍、沖鋒槍、救生槍、手槍的戰鬥性能集於壹發(註:計劃失敗),還有壹種可以單發的單手武器,命名為迷妳亞機槍。

突擊手槍的基本特征可以總結如下:

1.必要時可以單手發射;

2.可以全自動拍攝,也可以半自動拍攝,有的可以定長定點拍攝;

3.大部分手槍子彈發射,部分小口徑子彈發射;

4.比壹般的沖鋒槍輕;

5.它通常配有額外的肩托,有時還配有消音器。

機槍手槍這個名字很不穩定,人們根據具體槍支的特點和個人愛好、經歷給它起了很多名字。比如這種槍壹種叫機槍槍,壹種叫迷妳沖鋒槍,第三種叫突擊手槍等等。其實它的作戰性能並不好。

“1895年,毛瑟成功研制出真正的軍用7.63mm突擊手槍,已經使用了80多年,但至今仍有人在使用。溫斯頓·丘吉爾(1874-1965),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風雲人物,年輕時曾擔任英國騎兵中尉。他回憶自己在非洲蘇丹恩圖曼的戰鬥中被圍困(1898)。據他說,他確實在喊叫和殺戮的包圍圈裏使用了毛瑟突擊手槍。丘吉爾高度評價了毛瑟突擊手槍的威力、可靠性和大彈匣容量。當時他向上峰建議裝備這種槍,但英國當局直到多年後才意識到這種突擊手槍的威力。”

7.63毫米毛瑟手槍是典型的突擊手槍。據說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超過40萬支手槍從毛瑟被運到中國出售。“中國人特別喜歡毛瑟手槍。在亞洲,如果妳得到壹件毛瑟或仿制品,妳的價值就會翻倍。”中國同事給毛瑟起了很多名字,包括駁殼槍、盒子槍、盒子槍、自制手槍等等。盒子炮在英語文學中壹直作為外來詞使用,即盒子炮。

突擊手槍由於重量輕、外形尺寸小,可以在數十米外發揮相當大的火力,“可以部分執行沖鋒槍的傳統任務。”因此,這種武器可以發放給空降兵、分隊指揮員、偵察兵、汽車人、炮手、導彈戰士、後勤人員和公安防暴人員。如果遊擊隊配備了這種武器,在某些情況下,他們的作用將和前壹年壹樣好。

沖鋒槍/沖鋒槍

“沖鋒槍”在中國是“沖鋒槍”的名稱,而在香港和澳門壹般用“輕機槍”或“便攜式輕機槍”。根據《兵器工業科學技術詞典——輕武器》中的定義,沖鋒槍是“單兵雙手發射手槍子彈的輕型自動槍”。註意“手槍子彈發射”和“輕型自動”這兩個關鍵詞,在我國沖鋒槍的分類方法中習慣用這兩個關鍵定義作為分類標準。

世界上公認的第壹把沖鋒槍是1915年意大利設計生產的帕洛沙,是壹種雙管全自動輕武器,發射9毫米手槍,但帕洛沙實際上是打算作為超輕型機槍使用。後來施梅澤在1918年設計的MP18沖鋒槍被認為是第壹把真正意義上的沖鋒槍。

在不同的國家,沖鋒槍有不同的名稱。德軍使用的是Maschinenpistole(字面意思:機手槍),所以德軍使用的沖鋒槍都以“MP”為編號,比如二戰中著名的MP-38/40,現在流行的警用沖鋒槍MP-5,甚至連戰之後德軍采用的以色列UZI沖鋒槍在德軍中的正式稱呼是MP-2。俄語名字叫пистолетпулемет(與英語相比是pistolyet-pulemyot),前壹個。

英文中沖鋒槍的名稱是沖鋒槍(字面意思:小型機槍),日文“輕機槍”和港澳“輕機槍”都是這個詞的直譯。英國人更有趣。他們用了沖鋒槍這個詞。他們認為這種發射手槍子彈的短槍不是“機槍的老二”,於是壹時間,英國人用“機器卡賓槍”(machine carbine)來指代沖鋒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