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優美、性情溫順的鴿子是東西方文化的寵兒。西方文化視鴿子為和平、友愛、平等的象征,而中國文化視鴿子為信仰和家庭和睦的象征。在鴿子的藝術形象方面,東西方的作品也各有特色。
諾亞站起來查看水情的神話在西方流傳
鴿子象征和平,這已經成為地球人的常識。重大慶典中,鴿子總是不可或缺的。人們放飛鴿子來表達他們的喜悅和對和平的希望。鴿子不僅象征和平,也是愛的使者。他們被世人稱為“愛情鳥”。此外,鴿子也是平等的象征,象征著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在今天的各大城市,在廣場上養鴿子已經成為壹種時尚。形象優美、性情溫順的鴿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歡迎。
以上象征意義都來源於西方文化。在西方,壹直流傳著諾亞站起來查看水情的神話故事。據說洪水泛濫的時候,諾亞放了壹只鴿子出來,讓它看看地上的水退了沒有。因為到處都是水,鴿子找不到落腳點,飛回方舟。七天後,諾亞又把鴿子放了出來。到了黃昏時分,鴿子叼著壹根橄欖枝飛了回來,顯然是從樹上啄下來的。挪亞由此判斷,地上的水已經退了。
這個傳說有兩層意思:第壹,鴿子是人類最早的交流工具;第二,鴿子手持橄欖枝,象征著人類可以安全地生存繁衍。第二層含義後來演變為世界和平的象征,其藝術形象出自畢加索之手。1950年,為了紀念在華沙舉行的世界和平會議,畢加索畫了壹只帶橄欖枝的飛鴿,被當時智利著名詩人聶魯達命名為“和平鴿”。從此,這個經典形象被公認為世界和平的象征。
中國的人們在商朝就開始養鴿了。
許多人對西方的鴿子文化很熟悉,但對中國的鴿子文化卻知之甚少。中國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壹,養鴿歷史悠久,早在商代就出現了鴿子的藝術形象。自唐代以來,就有著名的畫家畫鴿子。到了明代,不僅鴿子的藝術形象更加豐富多彩,而且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鴿子文化專著《鴿經》。
這本書不僅詳細描述了我國家鴿的品種和飼養技術,還廣泛收集了有關鴿子的歷史典故和詩詞,並提出了“凡有長胖之嘆者,當是鳥”的建議,使人們對鴿子的吉祥寓意有了更深的認識。清代有四種工筆細繪的鴿譜,由宮廷畫師制作,具有重要的科學和藝術價值。
中國人什麽時候開始養鴿子的?河南殷墟傅浩墓出土的玉器中,有壹只玉鴿,是用青玉雕成的。雖然看不出羽毛顏色,但從它的圖像特征可以判斷它是壹只種鴿而不是野鴿。這種玉鴿的特點是嘴短、頭圓、眼皮寬,形象接近觀賞鴿,與野鴿有較大區別。傅浩墓是商代中期的墓葬,說明中國人在3300年前就開始養鴿子了。此外,在考古發掘的古陶器中,還發現了家鴿在民居墻上築巢的庭院模型。
中國關於鴿子的文獻記載,最早出現在五經《禮記》中。《李周竹書》出版四年:“六畜六獸六禽,盡在人之手。”* * *鄭玄註:“六禽:雁、鶉、雉、雉、鳩、鴿。”它表明,在中國西周時期,王公家族曾飼養包括鴿子在內的“六鳥”作為美味佳肴享用。戰國《越絕書》曰:“蜀中有花鴿,狀如春花。”第壹次用形象的語言來描述鴿子的形象。
相傳這兩只鴿子為了救漢高祖的命,聚在井裏。
鴿子被視為祥瑞之鳥,始於漢高祖劉邦避難的傳說。據《集輔通誌》“鴿井在鎮定州臨城縣(今石家莊南)西北二十裏。碑文上寫著,‘項羽領兵追漢高祖,避井。井上有兩只鴿子聚集,追兵是毫無疑問的,因為豁免了。”“這件事史書上沒有記載,真假無從考證,但民間有這個傳說,說明中國人早就把鴿子視為吉祥之兆。在漢代的玉器中,也出現了鴿子的形象。漢代的玉鴿線條流暢,工藝精湛,造型優美。當時鴿子可能是信仰的象征,救劉邦是“義”,能給別人傳遞信息是“信”。
有人質疑:漢代只有鴻雁傳書的故事,沒有飛鴿傳書的故事。中國以飛鴿作為字母的象征,是在唐朝以後。對於這個問題,近年來有不少學者推測,張騫、班超用飛鴿傳書西域。因為古人從商代就養鴿子,對鴿子的定點飛行功能了如指掌,所以用於通訊也就不足為奇了。當然,這壹點目前沒有可靠的歷史文獻依據,需要進壹步研究。
在宋代,鴿子被用於軍事通訊。
從唐代開始,就有明確記載古人用鴿子作為交流工具。五代王人禹的《開元天寶遺》中有壹項叫“鴿子傳書”,記載:“張九齡少年時,家中養了壹群鴿子。每與親友通信,只上鴿腳書部,照教,飛投。九歲眼是‘飛奴’。”張九齡給信鴿起了個綽號叫“飛奴”,從此飛鴿就被稱為“送書的飛奴”。有學者認為,唐人用飛鴿傳書,或受波斯人影響。唐段石成《酉陽雜》載:“鴿,程大利鄭復禮說波斯船上鴿子多,鴿能飛千裏,要放壹只回家,以為安。”唐朝的人不僅喜歡養鴿子,還會畫鴿子。
據記載,唐代花鳥畫家邊鸞,傳世作品有《梨花鴿》、《木筆鴿》、《素描鴿》、《花苗鴿》等。到五代時,著名花鳥畫家黃泉畫了壹幅海棠鴿圖、壹幅牡丹鴿圖、壹幅牡丹鴿圖等等。他的兒子黃聚寶和黃鞠畫了壹幅桃花鴿子圖,壹幅鴿子在竹石板上玩耍的圖和壹幅牡丹雀鴿子圖。
到了宋代,鴿子不僅流行,還用於軍事交流。據說宋高宗喜歡養鴿,經常親自放飛鴿子。當時太學生寫了壹首諷刺詩:“萬鴿繞帝都,黃昏收放費時。若從南方養鵝,大漠可鋪兩聖書。”“二聖”指的是秦暉被金兵俘虜的兩個事例。這首詩提醒宋高宗不要沈迷於養鴿子和放鴿子,忘記靖康之恥。據說,當宋高宗聽說這件事時,他命令詩人填補這個職位。信鴿用於軍事通信,在《宋史》、《董祺野史》等書中均有記載。
《鴿記》為張所作。鴿子分為三類:色、飛、跳。作者認為鴿子是“陽鳥”,即造福於人的鳥。對於養鴿子的意義,他說:“鴿子是形影不離的,飛翔和歌唱是相互依存的,有了歌唱就有了跟隨的想法,人們就會樂於觀看。”任何壹個有感嘆家裏不胖的人,都應該養斯裏蘭卡鳥。“所謂‘不胖’,就是不和諧。《禮記》有雲:“父子相信,兄弟和睦,夫妻和睦,家肥。"
清代畫家用工筆畫鴿子,以蔣廷錫為代表。現代畫家畫鴿子,技法變化很大,以齊白石為代表。齊白石畫鴿子有“平安”之意,用寫意手法畫。鴿子的形象在相似與相異之間,很有神韻,和畢加索的鴿子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