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還積極倡導,由南開大學主辦,於1984年在天津召開了首屆中國古代小說學術討論會。全國各地從事文言小說研究的專家學者有30多位,但實際上專門從事文言小說研究的學者並不多。反觀南開大學,由劉擔任會議的主持人和主持人,李建國對誌怪小說的研究引起了學術界的關註,因此得到了與會學者的充分重視和高度評價。會上,許多學者認為南開的文言小說研究已經形成了氣候和規模,應該加以發展和擴大。也有學者積極建議成立以南開為核心的文言小說研究會。通過這次會議,南開大學在中國文言小說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基本確立。正是由於劉對南開大學文言小說研究學科建設的無私奉獻和熱情努力,南開大學在該學科方向的優勢才得以保持。
劉播下的文言小說研究的種子,在南開已經開花結果。近年來,南開大學的文言文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得到了學術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應該說,這些成績的取得凝聚了劉的心血和汗水。劉對南開大學編輯專業的創辦也作出了巨大貢獻。1984年,國家教委首次決定在南開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設置編輯專業。南開大學的編輯專業決定設在中文系。編輯專業的設立對南開中文系的發展非常有利。當時南開中文系定下的壹個重要策略,就是充分調動南開中文系幾位德高望重的兼職教授的積極作用。其中包括三聯書店的包先生和中華書店的先生。劉是南開中文系編輯專業的創始人之壹。劉本人也是壹位老編輯。建國前在天津《民國日報》任副刊主編。1958後去商務印書館做編輯,直到去世。他做了半輩子的編輯。他在辭書編纂方面的成就在圈內有口皆碑。他不僅撰寫了《中國古代字書》、《常用字書十講》、《中國辭書簡史》等專業著作,還致力於《辭源》30年的修訂工作,並獲得三大主編之壹。可以說他是典型的學者型編輯。
劉在編輯出版行業工作多年,為人謙和善良,所以認識了很多編輯界的知名人士。
在劉的推薦下,南開中文部接觸了許多編輯出版界的重要人物。南開大學第壹批編輯專業學生的許多講座都是通過劉進行的。如中華書局的程毅中先生、商務印書館的蔣萬成先生等。
因為劉是編輯學專家,對於編輯專業應該開設哪些課程,需要哪些書本知識,哪些實踐知識,他都能壹針見血,切中要害。當時南開中文系編輯專業的課程設置和實踐安排都是由劉精心指導和審定的。不僅如此,劉還主動承擔了南開中文系編輯專業的“編輯語文修養”課程。為此,他還專門寫了壹本書《編輯的語文修養》,作為這門課程的專用教材。直到1987,他每周往返於北京和天津之間,為南開中文系編輯專業教授這門課程。
南開中文系編輯專業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從無到有,已經形成了相當的規模,積累了大量的辦學經驗。往屆畢業生的社會反響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