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劉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劉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在南開中文系的學科中,古代文學(包括古代文學批評)研究壹直是國內領先的力量。其中,文學批評史和古代小說戲曲研究是傳統悠久、成果顯著、學界公認的研究強項。但是,各個研究點的研究並不均衡。就古代小說研究而言,文革前南開大學的優勢主要在白話小說研究方面,其中以徐正陽先生的劇本和小說研究最為出色。而南開大學對文言小說的專門研究基本是空白。1979年,在華翠神、朱、寧、陸德才先生的努力下,中文系成立了小說與戲劇研究室,招收了文革後的第壹批研究生。為擴大研究室的實力,吸引外部人才為南開大學建設服務,南開中文系向社會和校友發出招賢納士的呼籲。聞訊後,先生很快把劉推薦到南開中文系。據寧先生回憶,當時南開中文系先請了劉燁的系來講學;隨後,劉受南開中文系正式邀請,聘請劉為兼職教授,劉欣然接受。於是劉成了文革後南開中文系聘請的第壹批兼職教授。由於1979報名的幾位研究生導師已經確定,劉只協助幾位導師講課指導。其中,李建國選擇了唐前誌怪小說的研究方向,得到了劉的熱情鼓勵和悉心指導。從此,南開大學的文言小說研究和人才培養開始起步。65438-0982年,劉以與寧先生聯合培養的方式,在南開大學首次開始招收筆記小說方向的研究生。這是我國教育史上第壹次也是唯壹壹次招收該方向的研究生。劉是國內外學術界較早從事文言筆記小說系統專門研究的少數學者之壹。文革前曾出版過《魏晉南北朝小說》、《古典小說論集》等專門研究中國古典筆記小說的專著。新時期以後,他出版了《歷代筆記》、《古典小說筆記》等著作。這些作品在當時具有開拓意義。

劉還積極倡導,由南開大學主辦,於1984年在天津召開了首屆中國古代小說學術討論會。全國各地從事文言小說研究的專家學者有30多位,但實際上專門從事文言小說研究的學者並不多。反觀南開大學,由劉擔任會議的主持人和主持人,李建國對誌怪小說的研究引起了學術界的關註,因此得到了與會學者的充分重視和高度評價。會上,許多學者認為南開的文言小說研究已經形成了氣候和規模,應該加以發展和擴大。也有學者積極建議成立以南開為核心的文言小說研究會。通過這次會議,南開大學在中國文言小說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基本確立。正是由於劉對南開大學文言小說研究學科建設的無私奉獻和熱情努力,南開大學在該學科方向的優勢才得以保持。

劉播下的文言小說研究的種子,在南開已經開花結果。近年來,南開大學的文言文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得到了學術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應該說,這些成績的取得凝聚了劉的心血和汗水。劉對南開大學編輯專業的創辦也作出了巨大貢獻。1984年,國家教委首次決定在南開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設置編輯專業。南開大學的編輯專業決定設在中文系。編輯專業的設立對南開中文系的發展非常有利。當時南開中文系定下的壹個重要策略,就是充分調動南開中文系幾位德高望重的兼職教授的積極作用。其中包括三聯書店的包先生和中華書店的先生。劉是南開中文系編輯專業的創始人之壹。劉本人也是壹位老編輯。建國前在天津《民國日報》任副刊主編。1958後去商務印書館做編輯,直到去世。他做了半輩子的編輯。他在辭書編纂方面的成就在圈內有口皆碑。他不僅撰寫了《中國古代字書》、《常用字書十講》、《中國辭書簡史》等專業著作,還致力於《辭源》30年的修訂工作,並獲得三大主編之壹。可以說他是典型的學者型編輯。

劉在編輯出版行業工作多年,為人謙和善良,所以認識了很多編輯界的知名人士。

在劉的推薦下,南開中文部接觸了許多編輯出版界的重要人物。南開大學第壹批編輯專業學生的許多講座都是通過劉進行的。如中華書局的程毅中先生、商務印書館的蔣萬成先生等。

因為劉是編輯學專家,對於編輯專業應該開設哪些課程,需要哪些書本知識,哪些實踐知識,他都能壹針見血,切中要害。當時南開中文系編輯專業的課程設置和實踐安排都是由劉精心指導和審定的。不僅如此,劉還主動承擔了南開中文系編輯專業的“編輯語文修養”課程。為此,他還專門寫了壹本書《編輯的語文修養》,作為這門課程的專用教材。直到1987,他每周往返於北京和天津之間,為南開中文系編輯專業教授這門課程。

南開中文系編輯專業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從無到有,已經形成了相當的規模,積累了大量的辦學經驗。往屆畢業生的社會反響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