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古代有翻譯佛經能力的高僧是從哪裏學的梵語?

古代有翻譯佛經能力的高僧是從哪裏學的梵語?

在中國古代,翻譯的經典大多由朝廷保護完成翻譯。這種翻譯被稱為詔書翻譯,所以現存的經典中很少有不以“詔書翻譯”為標題的。精通梵文和漢文,從事譯經的法師,稱為三藏(簡稱三藏)或三藏法師。東晉道安在翻譯中國典籍時,提出了“五失三難”的理論,說有五種情況容易失去原意,三種情況難以翻譯。犯了五個錯誤,犯了五個錯誤,分別是:(1)由於語法不同,把原文和漢語單詞顛倒了。(2)原代碼風格簡單,修飾詞少;中文是很好的點綴。(3)原碼往往同壹句話重復幾次,極其繁瑣;這種重復在中文翻譯中經常被省略。(4)原經文有註解,文字相當混亂;在中文翻譯中,這類夾雜物的註釋往往被省略。(5)原代碼在說事情完了再重復事情的時候,似乎經常重復上面的話;在中文翻譯中,重復的部分經常被省略。以上是中國經典容易失去原意的五種情況。

第三,不容易,就是(1)經文是根據當時的風俗和語言,但是事情變了,風俗也變了。如果日期適合現代,就不好翻譯了。(2)不考慮聖人與常人的距離,要想讓過去聖人的細微聲音適合後世愚人的習俗,翻譯起來並不容易。(3)阿難出經,離佛界不久,被無數聖人記載,導致聖教傳播。如果後人以淺薄的見解從事經書翻譯,即使極其謹慎,也有可能出錯,所以知道翻譯不易。

此外,玄奘還有五不翻論,即:(1)保守秘密,如達拉尼。(2)有歧義就不翻,如菩薩。(3)此方不無故翻,如壹樹浮雲。(4)有古譯不譯(音譯以前做過,壹般都知道),比如多羅阿姨的三德三菩提。(5)保持好的東西不翻,如般若波羅蜜多,聞壹聞就會有信仰。如果妳把它們轉化為智慧,妳會害怕輕浮,尊重它們,所以妳不會翻身。

隋代閆妍根據《高僧傳》第二卷和《譯名》第壹卷,闡述論辯說,引用了八備十條說。所謂八個準備,就是壹個翻譯家應該具備的八個資格,即:(1)誠心愛法,自願利人,不怕久。(2)妳要去練場,先把腳戒掉,不要被侮辱。(3)知三藏,便有二次義,不患黑暗。(4)被卷入墳墓的歷史,作品由經典的文字組成,卻顯得笨拙。(5)忍讓原則很難堅持,堅持很難。(六)沈在道教中,名利雙收,不想炫富。(7)知梵天之言,是閑而正譯,不墜。(八)薄讀倉頡,粗解官印,非不知此文。十篇是翻譯經典的十個重要例子,分別是:(1)讀音,(2)押韻,(3)問答,(4)名稱,(5)經典,(6)贊美,(7)咒語,(8)標題,(9)專業和(10)不同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