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三大菩薩是什麽?

三大菩薩是什麽?

佛教裏沒有三佛,只有四佛。

佛教中的四大佛是指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

1,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是婆羅門的兒子,是毗濕奴多羅居留地的婆羅門。後來去仙人處找家法,沒得到應得的賞賜。我皈依佛門,出家為僧,住在第壹位,做了難得難做的事。佛祖涅槃後,四萬五上雪山,為五百仙人講經。之後回到家鄉,在泥雞樓的陀樹下入了涅槃。

文殊菩薩,對應菩薩世界的眾生事業,也有各種形象。壹般來說,文殊菩薩的造像形式有和尚文殊、壹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六字文殊。

2.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以大悲為主要德行,但大悲的背後是無量的智慧。

因為世間眾生的因緣和修法的需要,觀音菩薩確實有壹些固定的形象,這就形成了他的象征特征。最著名和廣為人知的是觀音菩薩,他以女性慈母的形象出現,手持純凈的瓶子和柳樹,用甘露滋養壹切苦難的眾生。

尤其是在中國,這樣壹個觀音菩薩的形象幾乎家喻戶曉。民間流傳著所謂三十三觀音菩薩;密教也有六道觀音菩薩;金剛和胎藏境界的觀世音菩薩有不同的形態。

3.普賢菩薩

聖人菩薩是大乘菩薩的代表,象征著大乘佛教的精神。《華嚴經》中明確規定,壹切佛教都屬於毗盧迦耶那如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並稱“華嚴三聖”,普賢菩薩代表壹切菩薩的德行。

普賢是菩薩的象征。任何眾生,修行菩薩成功時,就是菩薩,普賢圓滿之果是毗盧遮如來,壹切眾生皆有普賢因緣,即毗盧遮佛性。

4.西藏菩薩

受佛祖釋迦牟尼的委托,地藏菩薩在佛祖死後、彌勒佛出世前守世,教化眾生,使其脫離已墮入地獄、餓鬼、野獸、阿修羅、人、天六道的眾生。

關於菩薩的形象,《地藏菩薩十輪》裏說是照片。這在壹般的菩薩形象中是很特別的,因為菩薩壹直是寶珠嚴體,頭戴寶冠展現華麗的全家福,而不太像現在是圓屋頂的和尚。

擴展數據:

四大菩薩的原願:

1,文殊菩薩

大智慧是原願,佛經上說:攝心為戒,戒生定,定生智慧。另壹方面,文殊師利把純粹的修行作為捕捉心的方法。在純粹行為的實踐中,我們被教導去思考所有地方的眾生。所以文殊菩薩教導我們要有無私的思想,把大眾的利益放在第壹位,以清凈、壹塵不染來利益他人,才能進入三昧,獲得智慧。

2.觀音菩薩

大悲是原願,救世是目的。經文上說,觀世音菩薩是拯救末世最重要的方法。悲是眾生連根拔起的痛苦。當然要給眾生幸福,才能擺脫苦難。所以菩薩教導我們要有愛世界的精神,有苦難要盡力去幫助。這就是為什麽觀世音菩薩盡最大努力來拯救我們的時間的原因。

3.普賢菩薩

對國王的十個願望是最初的願望,從壹個人拜佛到所有十個人。都體現了菩薩願住眾生,更不可思議的是普賢菩薩竟無退路之意。做好事,利益眾生壹時不難,做好事,利益眾生壹世難,普賢菩薩指引我們做到不倦,這是普賢菩薩的顯著特點。

4.西藏菩薩

籠罩在陰陽之間,在陰寬裏,陰間留下黑暗的苦難,在陽寬裏,人間的苦難。而當妳發願成佛的時候,妳可以看到妳的願望是沒有止境的。地藏菩薩見幽冥大苦,勸我們壹生盡力,不要造惡,擺脫苦海輪回的苦,證涅槃般的福。這是地藏菩薩的大願。

百度百科-四大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