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的欲望”在古代是什麽意思?
世俗欲望是指人與生俱來的壹些心理反應。不同的學術、教派、宗教對世俗欲望的定義略有不同。但是所有的說法都承認世俗的欲望是不可避免的。醫生的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六欲:眼、耳、鼻、舌、身、意。佛教的六識:眼、耳、鼻、舌、身、心產生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以有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佛教字典裏的七情,指的是普通人都有的七情:喜、怒、哀。七情是什麽?《禮記》說:“喜、怒、哀、懼、愛、惡、欲,皆可學。”可見,情感是情緒的壹種情感表達或心理活動,欲望是七情之壹。佛教的“七情”和儒家的“七情”類似,都是指七情:喜、怒、憂、懼、愛、恨、欲,把欲放在七情的最後。中醫理論略有變化。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懼、驚”七種情緒。這七情過度興奮,可能會導致陰陽失調,氣血凝滯,從而引發各種疾病。發人深省的是,中醫沒有將“欲”列入七情之中。中醫認為,這七個模態要掌握得當。如果掌握不當,如大喜大悲、過度恐慌等。,就會導致陰陽失調,氣血不暢,這樣這種精神障礙就會演變到身體上,形成各種疾病。六欲那麽,什麽是六欲呢?“盧春秋?桂生最早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謂壹生壹世,六欲皆宜。“那麽六欲到底是什麽?東漢哲學家高誘對此評價道:“六欲,生,死,耳,眼,口,鼻。“可見,六欲指的是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活著,怕死,要活得有味道有色彩,所以要用嘴吃,用舌頭嘗,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聞。這些欲望是與生俱來的,不用教也能學會。後來有人把這概括為“見欲、聽欲、香欲、味欲、觸欲、欲”。然而,佛教的大智慧理論遠非如此。它認為六欲是指色欲、容貌、尊嚴與體態、言語與聲音、流暢與人欲。基本上六欲定義為俗人對異性的六種自然欲望,也就是現代人常說的。今天所用的‘世俗欲望’壹詞,指的是佛經中的六欲,泛指人的情緒和欲望。後人把六欲概括為:見欲(視覺)、聽欲(聽覺)、香欲(嗅覺)、味欲(味覺)、觸欲(觸覺)、欲。世俗欲望的現代人似乎更喜歡籠統地提及“世俗欲望”,而不具體區分世俗欲望。有壹首流行歌曲的名字是“世俗的欲望”。歌詞記不太清了,但有幾句話印象很深。他們說:“我醉了,但醒著的時候更心痛。”我不想讓妳在我陪妳度過壹段在世俗欲望中煎熬的日子時停止哭泣/我不想讓妳停止/世俗欲望打翻/笑著哭著笑著想著自己的樣子...“雖然《世俗的欲望》裏的歌手沒有說清楚,但他其實做了壹個現代青年。說到這裏,愛和欲望似乎已經統壹了。換句話說,愛和欲望是分不開的。沒有愛哪裏會有欲望?無欲無求哪裏能得到愛?沒有愛,沒有欲,六凈,四空,沒有人間煙火,沒有兒女情長,沒有喜怒哀樂。這樣的人要麽是尼姑,要麽是和尚,要麽是神仙,要麽是鬼。從這個角度來說,世俗欲望是人的基本生理要求和心理動力,是人性的基礎,是每個人的天性,是人類生活最基本的色彩。但人不壹樣,世俗欲望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俗話說,世俗的欲望每個人都有,而且差別很大。正因為如此,如何表現人的世俗欲望,成了文藝創作取之不盡的源泉和豐富多彩的話題。畢竟情感和欲望的區別不等於欲望。在現代中國人的概念裏,情感和欲望並不完全是壹回事。情緒主要是指人的情感表達,屬於人的心理活動範疇;欲望主要是指人類生存和享受的需要,屬於生理活動的範疇。有句諺語說愛情太悲傷,欲望太強烈傷害身體,說明愛情和欲望分別屬於兩個密切相關但又不同的領域:心靈和身體。其次,情感和欲望相互作用,相輔相成,情感可以生出欲望,欲望也可以生出情感;欲望的滿足需要情感的投入,情感的愉悅也依賴於欲望的滿足。但是,如果非要把感情和欲望按順序排好,不妨來壹場辯論。那恐怕正反雙方都能振振有詞,討論起來也會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壹樣生動有趣。問戀愛中的青年男女。雖然它們在那裏,但是很難說愛和欲望之間的關系是什麽。如果壹部文藝作品是無情的,那恐怕就不是文藝了,但如果要從壹部文藝作品中尋找答案,可能就更加撲朔迷離了。然而,科學家們已經明確表示。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裏,壹切都可以分為三類:礦物、植物和動物。礦物質是沒有生命的;植物有生命但沒有欲望,只有接受沒有感覺;動物是有生命和欲望的,它們懂得感受。人是動物,當然有基本的生存欲望,所以孟子說:“人不同於動物。“但人畢竟不是動物,而是更高級的動物,是‘萬物之靈’,當然比動物的欲望高級得多。也就是說,人類不僅可以接收和感受信息,還可以通過給予和接受信息而產生感動、興奮和沖動,並對其進行理性的控制或處理,從而將動物的欲望發展到情感和理性的高度,而普通動物的欲望和感受只停留在本能的層面。從某種意義上說,文藝是表達世俗欲望的藝術。看壹部文學作品的精細、高雅、通俗,有壹個重要標誌,就是看作品表達世俗欲望時,情感和理智與時代相適應的程度或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