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機敏是什麽意思?

機敏是什麽意思?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壹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語句,表示壹定的意義。它作為壹個整體應用於壹個句子中,帶有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成語很大壹部分是從古代傳承下來的,在用詞上往往與現代漢語有所不同。它們代表壹個故事或典故。以下是穿透的意思,請參考!

成語:

有洞察力的

拼音:

[rù mù sān fēn]

解釋:

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在雕刻的時候發現字跡滲透進木板三分鐘深。形容書法筆力很大。如今,隱喻分析的問題非常深刻。

來源:

張湯懷觀書破王羲之:“王羲之書為福字本,工裁之,筆三分。”

成語典故:

王羲之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書法家,在歷史上享有很高的評價,被後人稱為“書聖”。

他的字既好看又蒼勁,很難;想想吧。壹般漂亮的字會顯得柔美,蒼勁的字會顯得粗獷硬朗,但他能脫塵去俗,兩者兼而有之,說明他的書法功力深厚,這很可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勤奮學習和練習而得。

壹天,他在木板上寫了字,然後交給了雕刻師。人們根據它雕刻的。那人先用刀把木板切開,才發現字跡竟然滲透進木板三分。這件事轟動了整個京城,“入木三分”成了家喻戶曉的成語。用毛筆在木板上寫字,字跡能滲透到三分的深度。除了身懷絕技的人還有誰會有這種能力?不過,我們也可以想象壹下,這位“書聖”寫出來的字,是很有氣勢的,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所以根據這個故事的情節,後來的人直接用“開門見山”來形容人寫文章或者說話很深刻。

以後只要講故事的人把故事講得繪聲繪色,我們也可以誇他講的故事“精辟”。

用三點造句

1,李老師的論述鞭長莫及。

2,前輩控制力很大,筆在穿透紙的背面。

3.看完北愛,石的演員演得太好了,演得可憐兮兮的。

4.她在劇中扮演苦媳婦的主角。難怪她獲獎了。

5.這位演員以他狡猾的主角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相信只要堅持努力,壹定能交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7.當我們思考壹件事情的時候,壹定要有壹種穿透的態度。

8.相信只要堅持努力,壹定能交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9.他的描述精辟地描述了形勢。

10,這個書法作品很出彩。

11,妳的書法作品好像有壹種融會貫通的感覺。

12,清流中談事論人,經常鞭策對方靠近,直奔主題。

13,他的分析真的很有穿透力。

作家把作品中的人物刻畫得有血有肉。

15,他對問題的分析很有穿透力,很有穿透力,真的很有說服力。

16,每個人的照片都是壹部小說,把整個人生狀態寫得很有穿透力。

17,這麽大的太陽還能認真聽課,是心態問題。

18,這尊鐘馗精雕細刻,怒目而視,紅胡子,讓人不寒而栗!

19,壹針見血,壹針見血,說重點,說重點。

20.在課堂上,我們應該認真聽老師給我們講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