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舌尖輕輕觸碰下齒,不是上下齒之間,而是下齒內部。對著嘴微笑,發音,感覺有壹股氣流通過(上牙)和(下牙舌)之間的小縫隙,毫無阻礙地往外流。
I是漢語拼音的元音音位,也叫元音,可以是自己的音節。根據元音的命名原則,I的專業名稱是“舌前唇高而圓的元音”,代表發音時標準的舌位和唇形。
I列元音前無聲母時,寫為yi(意)、ya(雅)、ye(葉)、yao(瑤)you(有)、yan(煙)、yin(因)、yang(陽)、ying(英)。
擴展數據:
a(啊)嘴寬,舌位最低,舌背微翹。
o(哦)口圓,舌體略向後,舌背略上翹(讀o,不是敖或歐的音,詳見下文“註”)。
e(鵝)嘴扁,舌位與O大致相同,只是嘴向兩邊展開。
I(服)齒排列整齊,口型扁平,舌尖觸及下齒背面,使舌面前方略凸起。
u嘴尖,唇圓,有個小洞,舌頭向後縮。
“於”的發音除了嘴唇呈圓形,略向前突出,舌尖靠在下牙的背面外,基本上和“我”的發音相同。
百度百科-漢語拼音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