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身邊沒有看到壹個真正清醒的人。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無知迷茫的。直到昨天,壹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壹個清醒的人,壹個苦行僧,用自己的腳步丈量了8000公裏的祖國山河,走遍了佛教名山。他叫通慈大師。
我喜歡旅行。我壹路向西,從Xi安到西寧,再從西寧到西藏,去參觀神聖的布達拉宮。我發現有些信徒會走幾步就去布達拉宮,這是壹個修行的過程,是壹次心靈的洗禮,是壹次次堅定信仰的過程。但更多的遊客和我壹樣,對聖地只有三分敬畏,其余七分無知。
其實,追求信仰的人很多,但很少有僧人能真正展現信仰,在真誠的信仰中詮釋真善美,而通慈法師就是這樣的僧人。
生活是不可預測的,就像漂浮在溪流中的小樹枝,被小石頭絆倒,或者被小漩渦困住...
相信很多人都讀過濟公和尚的故事。濟公在皈依佛門之前,是個富家子弟,甚至有過婚約。有壹天,濟公突然醒悟,斬斷紅塵,做了壹個不戒葷腥,拯救世界和人民的聖僧。
同許多民間傳說或歷史人物壹樣,通慈法師可能是偶然或命運的安排而誕生,最終步入佛門,走出人間迷霧。
1999年,通慈法師不是和尚,他和千千成千上萬的普通人壹樣忙著壹日三餐。雖然他對佛教壹直有著說不出的感情,但是他卻被困在了壹個平凡而無聊的生活中。直到壹場車禍的到來,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這場車禍是壹塊小石頭,是通慈大師人生道路上的壹個小漩渦,讓他跌倒,絆倒,環抱。當他從地上爬起來擡頭看時,他看到晨星懸浮在空中。從此,紅塵之霧再也無法遮住他的眼睛。余生,他選擇拋開世俗,壹心修行,在河南安陽定國寺出家。
和尚修行的方式有很多。曾經的和尚比較虔誠,從出家那壹刻起就不沾肉,避色戒色。現在的僧人選擇更科學的修行方式,註重內在深度的提升,對動物制品的禁忌更少。俗話說“酒肉過腸,佛祖留心。”
通慈法師出家後,並沒有像其他僧人壹樣把出家當成壹種職業,而是決定壹生修行苦修。這時,他想到了《高僧傳》中壹種叫做“對山”的修行方式。
巍峨的山,巍峨的山,高聳入雲,山周圍的雲,讓通慈法師心中頓生敬畏。他決定崇拜群峰,也是為了修煉和磨礪自己的心智。通慈法師堅定的心像壹座山峰,從天而降,屹立在他日漸平靜的心湖上。
只要有壹個前進的方向,那麽路有多難,路有多長,壹路上的曲折和困難,都是磨練和實踐。取經途中,歷經八十壹難,唐僧師徒方得真經,得正果。他們真正要走的路不是十萬八千裏,而是八十壹難在路上。
通慈法師在內心找到了真理,然後帶著赤誠之心,走過了前進路上等待他的艱辛。通慈法師在心中確定了道路之後,如果前方沒有路,他就會赤著壹雙腳走出來。如果前方有激流擋住去路,他會造壹座橋;如果前面有懸崖,他會用鐵索跨過懸崖,不怕死。
他穿著東拼西湊的衣服,不怕熱,也不怕冷。雨水無數次從天而降,打濕了他東拼西湊的衣服。汗水無數次浸濕了他的衣服,他好像每天都泡在水裏。
雖然“三步壹拜”的朝聖之路很艱難,但八年來他走的每壹步都是發自內心,落實在行動上。他走的每壹步都給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苦行之路就是借助苦難來修行,通過修行某些信仰來修煉自制,自律,拒絕物質和肉體的誘惑,忍受惡劣環境的壓迫。通慈法師每天都睡在風裏,睡幾裏地,可能是因為他每天都堅持走幾裏地,鍛煉了自己堅韌的身體。
通慈法師的苦行僧之路和唐僧師徒很像。無論他走到哪裏,他都停下來休息。即使有好心人邀請他到家裏休息,通慈法師也只是搖頭婉言拒絕。
吃苦是他的修行之路,修身養性更有靈性。自從通慈大師逃入空門之後,他就再也沒有貪圖過任何快感。路上的風雨,烈日,霜降,都是通慈法師修行路上吃人吃心的妖怪。繁華的城市,流光溢彩的路過,都是比兇神惡煞更危險的怪物。他們測試通慈大師的心臟。
如果說取經路上最危險的困難不是殺人惡魔,而是國王對女兒國三藏真摯的愛。
他走的每壹步都是為了離自己心中的目標更進壹步,而不是作秀。他的苦行是為了修心,而不是像世人那樣只為名利。
通慈法師進山的目的不僅僅是他自己的修行,更是他對這個世界最大的善意。愛自己壹點,愛自己的國家壹點,最慈悲的心就是關心壹切。這樣的大善,才是他選擇面朝大山的目的。
八年過去了,童慈大師早已走完了他的旅程,其中的艱辛只有他自己清楚。但是,他會壹直走下去,為了心中的大道,為了心安。
他走過的每壹段旅程,遭遇的每壹場風暴,都變成了壹個符號,記錄在他的皮膚和骨骼上。這是他的人生之路,他的修行,他奮鬥了壹輩子,窮盡壹生的大事。
雖然他的出山之路已經結束,但他的修行之路永遠不會停止。他總是以壹顆慈悲的心為世間萬物祈福,用自己的身體和精神承受無盡的苦難,以換取在苦難的公共生活中多壹點快樂。
通慈大師“朝山”之路的背後,是留住他的“小漩渦”,絆倒他的“小石頭”的最好解釋。也許在世間,我們無法像佟詞大師那樣,以壹顆堅韌的心走過千山萬水,對大山做出真誠的膜拜。但我們可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小漩渦”,然後像佟詞大師壹樣,不顧風雨,勇往直前。
人們被現代化和智能科技控制,讓他們忘記了什麽是信仰,他們不知道信仰的力量有多大。人活在迷茫中,掙紮在自己的欲望世界裏。我們不應該是那種人,我們應該找到心中的光,朝著心中那顆星的方向前進。
人的壹生就是來去匆匆,妳可以留下卻不能帶走。俗話說,王侯將相,最後的結局都是壹樣的。也許我們應該向佟詞大師學習,從現在開始,向前看,只問未來,不問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