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20世紀中國百部小說排行榜分析。

20世紀中國百部小說排行榜分析。

百年小說來自中國大陸、臺灣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其中臺灣省小說占1/4以上,香港作家作品占10。

中國現代文學名著排名前十。

榜單前10的小說,大部分屬於三四十年代,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經典。順序是魯迅的《吶喊》、沈從文的《邊城》、老舍的《駱駝祥子》、張愛玲的《傳奇》、錢鐘書的《圍城》、茅盾的《子夜》、白先勇的《臺北人》。

10小說中,年代最久的是1903年晚清劉鶚出版的反映晚清腐敗社會的《老殘遊記》,較晚的是旅美臺灣省作家白先勇的代表作《臺北人》。這本短篇小說集,出版於上世紀60年代,也是唯壹壹本以臺灣省為創作背景的10小說集。

這些10小說,不僅在特定時代產生了壹定的影響,反映了某個時代的人文精神面貌,也書寫了人性的深層次價值觀。即使是現在,這些作品仍然吸引著許多讀者,從未被淹沒在浩瀚的書海中。

在“百強”中,也有少數作家有壹部以上的作品入選。這些作家都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們的作品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或知名度,包括魯迅(《吶喊》、《仿徨》)、張愛玲(《傳奇》、《半生緣》)、巴金(《家》、《寒夜》、老舍(《寒夜》)

臺灣省的小說多是五七十年代的。

按小說出版的年份來看,前100部小說在三四十年代占的最多。從1949到1976選取的中國大陸小說中,只有浩然的《艷陽天》和王蒙的《組織部新青年》在5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占了大多數。包括吳的《亞洲孤兒》、萊文的《胡雪巖》、林的《城南舊事》、的《鄉土人》、的《旋風》、司馬中原的《美國亡命之徒》、臺靜農的《大地之子》、鄧克保(柏楊)的《異鄉》、鐘肇政的《臺灣三部曲》等等。、余麗華的《嫁妝-牛車》、的《褐架褐架》、的《桑青桃花》、陳若曦的《尹縣令》、的《棋王》等。

海峽兩岸的許多中生代作家都榜上有名。在內容上,也選了幾部以材料和反思文革為題材的創傷小說,包括戴厚英的《人,人!古華的《芙蓉鎮》、張煒的《古船》、張賢亮的《半個男人都是女人》、賈平凹的《浮躁》、江洋的《洗澡》等入選的100部小說中,除了純文學創作外,也不排除武俠小說、科幻小說、言情小說,如張恨水的哭嫁、的《窗外》、亦舒的《Xi包》、的《霸王別姬》、倪匡的《藍血人》。

值得壹提的是,很多入選的小說都是兩岸中生代作家的作品。這些出生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現已50歲左右的中生代作家,他們的小說反映了中國大陸和臺灣省的時空特征、生活方式和文學創作取向。入選的小說有莫言的《紅高粱》(18)、阿城的《棋王》(20)、韓少功的《馬橋詞典》(22)、王安憶的《長恨歌》(39)、朱天文的《世紀末的華麗》(54)、王小波的《黃金時代》(54)。這十多部中生代作家的小說,有的壹出版就引起了不同程度的關註或爭議。比如韓少功的《馬橋詞典》,李昂的《殺夫》,都是高知名度的作品。

對於歷時半年多評出的“20世紀中國小說100強”,《亞洲周刊》編輯部先列出500部余本小說作為參考書目,再由14評委根據書單評選出100強小說。14評委由兩岸三地、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的作家、學者組成,分別是臺灣省的余、王蒙、、劉在富、、王興慶(南方朔)、施叔青,美國的鄭樹森、王德威,香港的劉益昌、黃繼誌、黃子平,馬來西亞的潘雨桐。入選的本世紀中國小說100部,選擇範圍很廣,從純文學到通俗文學都有,個人認為有壹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