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達統壹中原的野心。?
辛棄疾早年生活在北方,參加過抗金鬥爭。回到南方後,他日夜不忘收復中原。所以他反復寫出殺敵報國,收復中原的戰鬥激情。
2.表達壯誌難酬,報國無門的憤慨。?
辛棄疾驍勇善戰,以抗金救國為己任。但南宋朝廷不但沒有重用他,反而懷疑他,疏遠他,閑著沒事做了二十多年地方小官,讓他很委屈。這種情感在許多詠懷往事的詞中表現得尤為強烈。
3.批判南宋的投降政策。?
整個南宋時期,上層官僚集團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主和派與主戰派的鬥爭上。而主和派幾乎都占了上風。詩人對此非常憤慨。他用愛國的話抨擊南宋的投降政策。
擴展數據
辛棄疾出生於1140年的晉國,目睹了漢人在金人統治下的屈辱和痛苦。這壹切使他在少年時就立下了恢復中原、報國的誌向。因此,他具有趙巖的俠義精神和俠義精神。
紹興三十壹年(1161),21歲的辛棄疾也糾集2000人加入了耿靜領導的龐大起義大軍。
他在起義軍中的表現,以及辛棄疾驚人的勇氣和果斷,使他壹時名聲大噪。宋高宗任命他在江陰簽署壹項判決,開始了他在南宋的仕途。此時,他才25歲。
惜春七年(1180),時年41歲的辛棄疾任隆興(今江西南昌)刺史、江西公使時,打算在上饒建花園式莊園,安家落戶。
邵熙五年(1194)夏,辛棄疾被罷官,回到居住的上饒,開始修建新房,管理漂泉莊園。他決心“利用這個地方,和我的家人結婚,等待淵博的知識,在門前種下更多的種子。”
慶元二年夏(1196),岱湖莊園失火,辛棄疾隨家人遷居漂泉。辛棄疾在漂泉過著田園生活,遊山玩水,飲酒作詩,雲遊野鶴。
百度百科-辛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