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魯劇是哪裏的?

魯劇是哪裏的?

魯戲是山東的壹種地方戲。

山東省東營市是魯劇的發源地,東營區牛莊鎮村民藝人石殿元是魯劇的主要創始人。魯戲自形成以來已有壹百多年的歷史。縱觀魯劇藝術的整個歷史演變過程,大體遵循著“山東舒勤(說唱揚琴)-偽裝舒勤(又稱偽裝揚琴)-取名魯劇”的演變發展。

經過百年的演變,魯戲已成為山東省最重要的地方劇種之壹,在全國也產生了重要影響。魯劇以其樸實生動的語言、優美悠揚的唱腔和豐富多彩的音樂語匯,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尤其是在他的家鄉東營,魯劇的群眾基礎尤為深厚。魯戲人人愛,人人唱,村村通劇團。魯戲已成為當地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盛時期,全國有專業魯劇團近百個,影響山東、江蘇、安徽、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等省市。濱州市呂壹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綠駒藝術之鄉”。

魯戲唱腔:

魯劇唱腔的結構屬於板腔。主要包括四平、板兒、曲牌三個部分。在傳統的魯劇舞臺表演中,有很多生活中的動作,樸實而真實。魯劇伴奏所用的樂器包括“文昌樂器”和“五常樂器”兩部分。主要樂器有豎琴、揚琴、鼓、鑼、鈸。

傳統劇目有的《捉腳》、王的《借年》、的《哭妻》、的《去蘇州》、《白蛇傳》、的《觀畫》、金玉女和李二嫂的《再嫁》。近年來,東營魯劇團編導演出了《黃河口潮》、《孫吳》等十余部新劇。

2006年,廣饒縣的魯劇和東營區的魯劇被列入山東省第壹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東營區魯劇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魯劇藝術的傳承、保護和繁榮帶來了美好的前景。

參考以上內容:百度百科-魯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