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拼音
誇的拼音是kuā kuā qí tán。
二、基本解釋
指浮誇而空談或寫得浮誇而不切實際。
第三,來源
吳《儒林外史》第十壹回:“我進自習室,聽見楊治中在裏面說話,我知道他來了。我進去鞠躬,壹起坐下。”
第四,同義詞
1,大張其慈:宣傳某個說法。
2、說大話:我不以說大話為恥。
3、紙上談兵:比喻空談理論,不解決實際問題。
五、反義詞
1.沒有實質內容的話:寫文章或演講都是空洞的,沒有實際內容。
2、沈默如蟬:冷天沈默如蟬。形容不敢說話。
3、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嘴,就像瓶口塞住了壹樣。形容說話小心或保守秘密。
“說大話”造句:
1.他壹開口就開始說大話,說服所有人。真的很有說服力。
2.我們光說不做,在實踐中做不到。我明白壹個道理:紙上談兵是不可能的。
3.他們只會紙上談兵,做不了實事。這些人大多只會說大話,嚴重缺乏實踐經驗。
4.沒有實幹精神,只會說大話,是不可能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的。
5.領導力大師談論的是提供壹個人們願意追隨的“故事”。
6.壹個健談的人,不僅會讓團隊其他成員厭煩,還會破壞壹個群體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