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乎,壹個考上北京的學霸壹旦發布了自己的筆記、學習方法或者考試小技巧,都在市場上瘋傳了壹段時間,讓學生家長們把自己的最愛填得滿滿當當,才勉強解了焦慮之渴。近年來,國家給“內卷化”的教育局面踩了剎車,人們似乎逐漸明白,在學校學習知識、通過考試只是學習和教育的壹個方面或壹個階段。
但是,正確理解教育的本質是壹回事。畢竟孩子還是需要學校教育的,學校對孩子的接納最好的評價方式就是考試。我得放回去,有沒有壹種“更人性化”、更普及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孩子少受考試的折磨,有沒有壹種科學的策略讓人們無論是繼續學業還是進入職場都能通過每壹場考試?
答案是肯定的。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本書——《考試腦科學:腦科學中的高效記憶方法》是壹本科普書,專門討論大腦如何記憶,如何考試。而且不得不說,這本書的作者不僅是考上東京大學(日本的“北大”)的學者,也是研究人腦學習記憶機制的專業研究者。
所以,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們先來了解壹下作者。
Yuji lkegaya,1970出生於日本靜岡縣,基於對大腦海馬體的研究,獲得日本東京大學藥學博士學位,現任東京大學藥學部教授,專註於腦科學研究。
自2002年以來,他壹直是哥倫比亞大學的訪問研究員,主修神經科學和藥理學。他的研究領域是人腦海馬和大腦皮層的可塑性。同時是CiNET的研究主任,日本藥理學會學術評審,ERATO人腦與AI融合項目負責人。因在腦科學領域的突出貢獻,獲得日本“青年科學家獎”和“學士院學術獎”。
池谷博士不是只會搞科研的老學究。他非常擅長用通俗的語言普及腦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作品有《海馬識記》、《大腦過度進化》、《大腦防禦》、《簡單大腦》、《復雜的“我”》、《大腦的奇怪嗜好》等,在日本擁有眾多讀者。
今天的考試腦科學脫胎於他2002年寫的壹本暢銷書《高中生學習方法》。內容不僅針對高考,還延伸到社會上的各種資格考試。
主要原因是人腦不擅長記憶,尤其是長期準確的記憶。考試的關鍵是記住足夠多準確的知識,並在考場上準確輸出到試卷上。說起來容易,但是參加過考試的人都知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人類的大腦不是為考試這種“無關痛癢”、“反人類”的事情而設計的,而是為了生存和繁衍。
人腦是2億(200,000,000)年自然進化的產物,但需要長時間學習準確記憶知識,短短2000年就要考試。
大腦中負責長期記憶的部分是“大腦皮層”,但如果妳認為記憶的關鍵是大腦皮層,那就錯了。因為真正影響人類記憶處理和儲存的部分是不起眼的“海馬體”——它負責判斷哪些信息值得記憶。
海馬告訴我們,壹定要記住有壹個三角形頭的運動物體,哪怕只是壹根繩子,也要首先想到它是壹條蛇;不要想著吃顏色鮮艷的“紅傘白桿”;沙灘上穿比基尼的女生更值得關註,加深印象。
反過來說,子到底說過什麽?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破君士坦丁堡了嗎?雅姿的牙齒是在左邊還是右邊?這些都不值得壹提,因為記住它們與生存繁衍無關。
我該怎麽辦?答案是:與“海馬體”和解,利用好這個長時記憶“引導者”。
大腦的記憶機制可以分為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短期記憶就像計算機的高速緩沖存儲器。容量小,存放時間短,用完就忘。考試需要的是長期記憶。
回想壹下妳背單詞的時候:放棄,放棄,放棄.....,記得,兩天後,我發現我把它們忘了,然後我翻開字典,自暴自棄......,但是在考試之前,我發現我還是記不清楚它們,所以我幹脆“放棄”了。我們的海馬體會問:“妳還記得這是什麽嗎?味道好嗎?不好吃,那就算了,我懶得往妳大腦皮層送。”
那麽怎樣才能讓海馬聽話呢?作者給出壹個辦法:重復。看到這個答案,妳可能會很失望。看來學霸+專業研究員和我之前背嫌棄的方法壹模壹樣。
沒錯,是重復讓我們能夠長時間記住知識點,但是,當然不是死記硬背的重復。學霸道是有辦法的。
作者為我們提供了四種提高長期記憶的方法。
1.激發“θ波”。“θ波”是我們好奇時產生的腦電波。研究表明,“θ波”能有效刺激海馬體,高效率地將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這就是為什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2.調動“杏仁核”。杏仁核是我們的“情緒引擎”,控制著恐懼、喜悅、悲傷、焦慮等多種情緒。作者的研究告訴我們,情緒高漲時,記憶力更強。就算記性不好,也會記得幾個心跳的瞬間。
3.學霸睡覺的時候都在學習。這不是笑話,而是有科學依據的。其實我們睡覺的時候,海馬體是在主動整理我們學過的知識。如果我們睡眠不好,我們的海馬體就沒有時間完成它的工作,那麽妳辛辛苦苦學習了壹夜的信息就會被海馬體無情地丟棄。
4.學習與生物節律的結合。考試壹般都是在白天進行,所以盡量讓大腦在白天活躍起來。同時,因為長時記憶需要海馬體在睡眠中整理,所以筆者建議睡前安排背單詞或者背知識點。
我們的大腦不善於長時間記憶知識,無法準確記憶知識。所以壹方面需要用上壹部分的方法加強長時記憶,也需要提高記憶的準確性。
從最近的生物起源來看,我們的大腦是由哺乳動物進化而來的,我們的大腦自然習慣於模糊地記憶事物的大致輪廓,壹來便於我們記憶更危險的情況,二來便於我們嘗試新的類似的事物。通過狗和計算機的實驗對比,作者得出結論:人類記憶的模糊性是我們賴以繁衍後代的秘密武器。
人類的神經回路不是壹根電纜。在神經元之間,我們需要“神經突觸”作為信息的“中轉站”,這使得信息變得“模糊”。那麽如何提高記憶的準確性呢?
作者教了我們很多方法,我選擇了其中的三種:
1.“聯想”。我們很容易記住與我們的經驗相關的記憶,所以我們需要把知識與經驗結合起來,或者把新知識與已有知識聯系起來,或者通過想象使知識生動豐富起來。作者介紹了“經驗記憶法”、“諧音記憶法”等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提煉知識。
2.“知識輸出”。我們可以試著向別人解釋我們所學到的東西。這個輸出過程可以極大的幫助我們掌握之前學過的東西。同樣,我正在寫的書評也是閱讀的輸出,這也有利於我掌握這本書的內容。不得不提的是,考試其實是壹個非常強的輸出過程,會迫使妳去搜索記憶,盡可能準確地完成答案。回想起來,很多知識妳記得更清楚,是因為要考或者已經考過了,不是嗎?
3.采用“循序漸進法”。作者通過小狗實驗告訴我們,要想清楚地掌握知識,首先要把知識分成不同的步驟/階段,找到適合自己難度和情況的參考書和練習,不能壹下子就成了學習高手。學習壹門知識需要毅力。以油畫為例,作者告訴我們,壹開始大家可能分不清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油畫,但是經過堅持不懈的學習和研究,就能分辨出不同流派之間的細微差別。
畢業於東京大學的池谷裕二是研究大腦記憶機制的專家。由於他對海馬體的出色研究,他被昵稱為海馬博士。他的《考試腦科學》壹書告訴我們,大腦中的“海馬體”負責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人腦不適合考試,因為不適合長期記憶和準確記憶。
人類的大腦花了兩億年的時間為祖先躲避危險,不斷適應新的環境,尋找新的機會,確保這個物種能夠繁衍至今。2000年以前,人類開始用“反人類”的考試方式來逼迫自己走向文明。從那時起,古代聖賢壹直在探索學習的秘密,現代大腦科學家找到了應對考試的方法。
作者指出,我們需要充分利用“θ波”、杏仁核、睡眠和把握生物節律來配合知識的反復輸入,最終誤導海馬體,使其願意將知識轉化為長時記憶。另外,我們需要了解知識的全貌,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的細節,這樣才能使記憶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