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12 14,《嚼字》雜誌發布“2016十大流行語”,其中“工匠精神”“洪荒之力”“供給側”“葛優烈”“藍瘦,香菇”。
評委會還對“工匠精神”壹詞的流行進行了如下分析:2065438+2006年3月5日,國家領導人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鼓勵企業開展定制化、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壹詞迅速走紅,成為制造業的熱詞。
流行語就像壹個國家的“口頭禪”,反映著社會經濟發展的變化。曾幾何時,“山寨”和“水貨”成了鎮上的談資。如今,“工匠精神”已經成為年輕人追捧的熱門話題。
“工匠精神”的現實意義
當今社會浮躁,追求“短、平、快”(投入少、周期短、見效快)帶來的眼前利益,從而忽略了產品的品質靈魂。因此,企業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長期競爭中取得成功。
當其他企業熱衷於“圈錢,把某個產品做死,出新品,再圈錢”的循環時,堅守“工匠精神”的企業,靠著自己的信念和信仰,看著自己的產品不斷改進和完善,最終通過高標準的體驗,成為眾多用戶的驕傲。無論成功與否,他們的精神都是完全享受和提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