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雅蘭等人翻譯的《我對喬治的話》,江南制造局譯館1885出版,創造的新詞涉及範圍很廣,有數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等學科,創造了“執照”、“國債”、“銀行”、“價值”、“價格”。
首次提出“動產”和“不動產”的概念,稱“動產業”和“不動產”為“可教之業”,多次采用“資本”壹詞,提出了“資本”的概念:“所謂資本家,不是有錢,而是有價值的任何東西,如船、車、房、宅。但當時“資”字還沒有被國人采用,嚴復、梁啟超都采用了“母富”,後來被所謂的源於日本的漢字“資”所取代。
追溯微分積的來源,定義了變量、函數、微分、積分、系數、最大值和最小值等術語。電學定義了電極、電線、電鐘、摩擦電等。這些書都是傳到日本的,漢語的新詞都是直接從日語借用過來的。
徐光啟和利瑪竇在1607年翻譯的《幾何原本》第壹次明確了幾何學的學名,創造了點、線、直線、平面、曲線、對角線、平行線、直角、平行線等東西。
1613年,利瑪竇和李之藻合譯《文同算誌》,還創造了“方”、“立方”、“方”、“冪”、“壹般分數”、“近似分數”等新詞。
1602年,利瑪竇撰寫了李之藻印刷的《大宇宙地理圖》的總論和各部分的描述,定義了地球、南北極、北極圈、南極圈、五大洲、赤道、子午線、緯度等多個地理術語。
1627年,傅遜基、李之藻翻譯的亞裏士多德《邏輯學》中出現了“明晰”、“解釋”、“分析”、“推論”等詞語。
意大利傳教士朱利奧·阿勒尼(Giulio aleni)在1623翻譯了兩本書,分別創造了原罪、收養、處置、救世主、創造者、公法、文科、理科、法學、法學等東西。
在中國人李、徐壽、華等的合作下,西方人、、傅雅蘭等先後翻譯了《萬國公法》、《喬治拙見》、《微分學溯源》、《三角學》、《電學》、《聲學》、《光學》、《以太學》、《地球科學與化學概論》等著作。
由丁韙良翻譯出版於1864的《萬國法》定義了繼承、習俗、關系、控制、限制、權利、婚約、修辭、國家權力、遵守、臣民、專屬管理、宣戰、大局、追求、通知、使命、法庭、民主、友誼、維護等等。
1843年英國人在上海創辦的墨海圖書館,中外人士共同翻譯出版了《大美聯邦簡史》(1851年)、《博物學新編》(1855年)、《幾何續元》(1857年)、《植物學》(1858年)。圓錐、曲線、軸、代數、微分、積分、系數、橢圓、級數、常數、變量、植物學等若幹術語。被確定下來並傳播到日本,在那裏被采納。
1844年美國人在澳門開辦的花花查經社,1845年遷至寧波,1860年遷至上海,更名為美國長老會傳教出版社,印刷出版了《姚》、《葛唯物主義》、《戴神》、《八連北誌》、《心算》等數十種自然科學書籍。1877成立於上海的解謎書社,為當時的多所大學編寫了教材,如圓錐曲線、金石簡析、天文學集錦、光學集錦、西學音樂啟蒙、中西四綱、心臟病治療、化學衛生論、熱圖等。
1822年馬禮遜出版的《華英詞典》(* * *三部六卷)對使徒、鉛筆、消化、交換、判斷、律、標、藥、自然、必然進行了分類。
後來,1844年衛三畏編著的《華英運賦年譜》將“文法”、“新聞紙”(日本報紙現在也叫新聞紙)、“鉆石”、“內閣”、“領事”、“法典”等詞翻譯成了中英文。
托馬斯·麥克杜格爾(Thomas McDougall)1848年編的《英漢大詞典》對直徑、本質、知識、機器、官、物質、平面、白金、機緣、教育、交流、上帝等進行了分類。
65438-0869年間出版的羅存德主編的《華英詞典》將園藝、入侵、蛋白質、陽極、形象、副官、銀行、阿樂、公報、想象、碳酸、陰極等分類。
Justus doolittle在1872編了《華崔瑩林雲賦》,內容包括電報、電池、光、分子、民主國家、地質、物理、光學、理論、電力、國會、會議。這些辭書全部傳到日本,被各種英語辭書和日語辭書的編纂所借鑒,為日本學習西方思想、技術和創造新詞匯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中國人還成立了自己的翻譯機構,如史靜文同館、上海粵語館、江南制造局翻譯館、海軍衙門、稅務總局、史靜大學堂編譯館、上海南洋公學、湖北官辦書店、北洋官辦書店等。據統計,從1855(鹹豐三年)到19111(宣彤三年)的近60年間,僅江南制造局和翻譯廳就將468部西方科學著作翻譯成中文。其中,普通作文44篇,天文氣象12,數學164,理化98篇,博物92篇,地理58篇。翻譯的書籍內容廣泛,包括算術與測量、輪機、化學、地質地理、天文、航海、博物學、醫學、工藝、造船、兩棲兵法等等***180種。今天常用的很多科學術語,最初都是江南制造局和翻譯所決定的。
當時的日本外務省官員前原誠司買回了十幾本江南制造局翻譯給日本的書,供類似學科的教科書和書籍翻譯時參考。據調查,19世紀出版的155種中譯西文圖書被日本人翻印,其中的‘中文’二字在加上註釋和日文翻譯解釋後直接借用為日文。"
最後,在《易經》中有“唐五革命,天靠人”。周朝的“* * *”和統治天地的四季轉換,湯武革命,靠天,要靠人。
“召公與周公為兩相政,號為* * *和。”唐舞革命,趙周* * *和。
西周的《史記》裏白紙黑字寫了* * *二字。有些人胡說八道革命* * *及其新義,但正常人都明白,所謂的新義只是壹個派生的意思,它擴大了革命* * *的對象,基本含義仍與原來的革命* *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