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個人總是不可避免地低估社會運行中的傻瓜數量;
2.愚蠢是所有人類群體的無差別特權,是按照壹個不變的比例均勻分布的。壹個人笨的概率和他其他所有的特征無關;
3.愚蠢的人是給另壹個人或另壹群人造成了損失,而自己卻沒有獲得任何利益,甚至可能自己也有損失的人。
4.非蠢人總是低估蠢人的破壞力。特別是,非蠢人總是忘記,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情況下,與蠢人打交道或成為同伴,都是壹個代價高昂的錯誤;
5.愚蠢的人是最危險的人。愚蠢的人比惡棍更危險。
在書中,作者按照四個象限將人類分為無用的人、聰明的人、惡棍和愚蠢的人。
壹個聰明的人意味著他的行為會給個人和群體都帶來好處。
無用的人是指他們的行為會給個人帶來損失,但會給群體帶來利益。
小人,俗稱損人利己,是指自己的行為會給個人帶來好處,卻給群體帶來損失。
剩下的,也是我們關註的傻人,其實就是俗稱的損人不利己,他們的行為會給個人和群體帶來損失。
被納粹絞死的“獄中書簡”的作者迪特裏希·潘霍華說得更深刻、更透徹。
他說:愚蠢是道德缺陷,不是智力缺陷。愚蠢是後天培養的,不是天生的。愚蠢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培養出來的,人們讓自己變得愚蠢,或者允許別人變得愚蠢。與善良相比,愚蠢對人的傷害更大。我認為,人群中的同類相食,大致是愚蠢的結果,比邪惡更強大,更致命。對善良來說,愚蠢是比惡意更危險的敵人。妳可以抵抗惡意,妳可以摘下它的面具,或者依靠力量去阻止它。然而在愚蠢面前,根本沒有任何防禦。要反對愚蠢,反抗和強勢都沒用,愚蠢根本不服從理性。所以,和小人相比,傻子總是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