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龍膽草簡介

龍膽草簡介

目錄1拼音2概述3龍膽草的炮制方法4龍膽草的特征5龍膽草的性味6功效與主治7龍膽草的炮制作用8龍膽草的炮制研究8.1對化學成分的影響8.2對藥理的影響9貯藏方法10參考:1古籍中的酒龍膽草1拼音紀ǔ龍d ǔ n

2.總結出龍膽酒是龍膽草的炮制品,方法是酒炙。關於龍膽的存在,見。龍膽草是東北龍膽草的幹燥根和根莖。龍膽草。三花龍膽。或滇龍膽。龍膽科的【1】。龍膽味苦,性寒,屬肝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的功效。可用於濕熱黃疸,陰腫瘙癢,白帶增多,濕疹瘙癢,肝火目赤,耳鳴耳聾,脅痛口苦,強至中度,驚風抽搐。龍膽草顏色加深,略帶酒氣[1]。酒焙後,藥力增強,藥物向上導入[1]。用於肝膽實火所致的頭脹頭痛,耳鳴耳聾,風熱目赤引起的腫痛[1]。

3.龍膽草加酒【1】的加工方法,在晉代就有了。

宋代有酒煎、炒制、炭制、煆制(糾正女註的良方)等方法,並加入甘草、生姜作為加工輔料(重建政治、引起綜合癥的備用草藥)[1]。

明清以後,增加了酒洗(本草綱目)、焙制(普濟方)、蜜炒(德培本草)等加工方法,在輔料體系中,增加了自制、酒制(本草)、柴胡制(外科精熟)、膽汁制(德培本草)。對其加工有向下的影響;炒酒;用蜂蜜炒;炒豬膽汁,火降得快”(《得本草》)[1]。

現在主要的加工方式是酒烤【1】。

龍膽片和段的制備方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和殘梗,洗凈,充分濕潤,切成厚片或段,幹燥,篩去雜物[1]。

龍膽草的加工方法是:取龍膽草切片或段,噴入壹定量的黃酒,拌勻,稍加濕潤,待酒盡後放入煎制容器中,用文火加熱,煎幹,取出,放涼,篩去雜物[1]。

每100kg龍膽草片或段,用10kg[1]黃酒。

4龍膽的特征為不規則的圓形厚片或段,表面黃白色或黃褐色,切面中央有若隱若現的棱紋和脈紋,有裂紋[1]。易碎易斷[1]。口氣微帶苦味[1]。

龍膽草顏色加深,略帶酒氣[1]。

5.秦艽的味道歸結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秦艽味苦,性寒。入肝膽經。

神農本草經:“味苦。”

《名醫錄》:“重感冒無毒。”

《醫學源流》:“寒氣味苦。”參加的秘訣說:“性寒,味苦。”

《西參醫熱錄》:“味苦微酸,性寒。”

《雷公炮制藥物性質說明》:“入肝、膽、腎、膀胱經。”

《本草舒舒》:“足厥陰、少陰、陽明經。”

6秦艽功效與主治《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秦艽具有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的功效。用於濕熱黃疸,陰腫瘙癢,白帶增多,濕疹瘙癢,肝火目赤,耳鳴耳聾,脅痛口苦,強中,驚風抽搐。

中醫大辭典:龍膽瀉肝膽實火,下焦濕熱[2]。主治:腦膜炎、頭痛、目赤、中耳炎、咽痛、口苦、脅痛、黃疸、肝炎、膽囊炎、小兒驚風、痢疾、睪丸腫痛、癰、瘡、尿路感染、濕疹[2]。

中醫大辭典:龍膽草有瀉肝膽實火,去下焦濕熱的功效。治肝經熱,癲癇狂躁,乙腦,頭痛,目赤,咽痛,黃疸,熱痢,癰腫,陰囊腫痛,* * *濕癢。可用於治療濕熱黃疸、腫癢、帶下、濕疹、瘙癢、耳聾、脅痛、口苦、驚風。

中藥:龍膽草清熱利濕,瀉肝鎮驚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濕熱黃疸、尿淋、陰腫癢、濕熱帶下、肝膽實火所致的頭脹頭痛、目赤腫痛、耳聾耳脹、脅痛口苦、發熱驚風。

中藥加工;

龍膽草具有清熱瀉火、燥濕的作用[1]。用於濕熱黃疸,陰腫癢,白帶,濕疹[1]。如治療陰黃的龍膽湯(生肌總錄);治療驚風、疳積、熱驚的梁靜丸(“小兒醫證的直接方”);龍膽丸(太平盛輝方)用於治療小兒驚風發熱,繼而轉為癲癇;本品與苦參、黃柏等配伍,用於濕熱下註所致的陰腫癢、帶下、陰囊濕疹等癥。,煎服或外用[1]。

龍膽草,配酒,可增強藥力,引藥上行[1]。用於肝膽實火所致的頭脹頭痛,耳鳴耳聾,風熱目赤引起的腫痛[1]。如治療肝膽火旺、心神不寧、頭暈耳鳴耳聾的當歸龍回丸(中國藥典);治療肝膽實火所致的目赤腫痛、脅痛、口苦、陰脹陰痛,婦女帶來的龍膽瀉肝湯(醫方集);治目赤腫痛,翼狀胬肉,酒泡龍膽草與柴胡同用[1]。

《神農本草經》“主骨間寒熱,扼跛邪氣,續傷筋,固五臟,殺百毒。”

《名醫別錄》:“除胃熱外,溫有時熱,泄熱利腸,以利肝膽氣,止警報。”

《論醫學的本質》:“小兒癲癇病的主要病因是實熱骨熱、癰腫、黃熱病、口瘡。”

《日華子本草》:“治客嗜睡,疳積,發熱,囈語,瘡疥,明目止煩。”

《此素描路徑》:“古方常用治黃疸。”

《顏路本草》:“治因酒精中毒便血,腸中有血。”

《醫學源流》:“治黃目赤腫,目腫血高,疼痛難忍。適應癥秘方說,“治下風濕濕熱,臍足腫痛,寒濕腳氣。"

滇南草藥:“治咽喉腫痛,洗瘡疥瘡,毒腫。”

《醫學概論》:“治卒之心痛,治蟲之心痛,治肢之痛。”

《本草綱目》:“治咽喉腫痛,風熱盜汗。”

7炮制作用滇龍膽具有清熱、瀉火、燥濕的作用[1]。用於濕熱黃疸,陰腫癢,白帶,濕疹[1]。如治療陰黃的龍膽湯(生肌總錄);治療驚風、疳積、熱驚的梁靜丸(“小兒醫證的直接方”);龍膽丸(太平盛輝方)用於治療小兒驚風發熱,繼而轉為癲癇;本品與苦參、黃柏等配伍,用於濕熱下註所致的陰腫癢、帶下、陰囊濕疹等癥。,煎服或外用[1]。

酒制成後,藥力增加,藥力向上引[1]。用於肝膽實火所致的頭脹頭痛,耳鳴耳聾,風熱目赤引起的腫痛[1]。如治療肝膽火旺、心神不寧、頭暈耳鳴耳聾的當歸龍回丸(中國藥典);治療肝膽實火所致的目赤腫痛、脅痛、口苦、陰脹陰痛,婦女帶來的龍膽瀉肝湯(醫方集);治目赤腫痛,翼狀胬肉,酒泡龍膽草與柴胡同用[1]。

龍膽的炮制研究龍膽中含有龍膽苦苷等成分[1]。滇龍膽含有膽堿等成分[1]。

8.1對化學成分的影響比較了不同生長季節秦艽根、炮制品秦艽根及秦艽植株不同部位中龍膽苦苷的含量。結果表明,秋季采收的秦艽根中龍膽苦苷的含量較高,炮制後的秦艽根低於生秦艽根,地上部分胡黃連苷的含量很低[1]。在秦艽切軟的過程中,不宜用水泡,而是要對秦艽進行濕潤軟化,切好後要盡快晾幹,避免龍膽苷水解[1]。

8.2藥理作用:龍膽苦苷具有保肝、降低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利膽的作用,抑制角叉菜膠引起的大鼠足跖水腫,對瘧原蟲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促進胃液分泌,增加遊離酸[1]。Longchamp有鎮靜作用,能松弛肌肉,對麻醉動物有降壓作用[1]。

9儲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