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原名采茶調、采種調、黃梅調,後稱黃梅戲。樵夫歌中的采茶調,發源於黃梅縣陰山區和太白湖畔,形成於清朝道光年間,流傳於長江中下遊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蘇等省壹帶的廣大地區。邢秀娘、於等壹批藝術家為黃梅戲的形成、發展和傳播做出了突出貢獻。[6]
黃梅位於長江北岸。在過去,大部分地形都比河岸低。有句話叫“河水走在房子上,人住在中間”。自然災害頻繁,洪澇災害更加突出。明洪武十年(1377)至1938年,黃梅縣共發生103次特大自然災害,其中水災65次,平均每六年發生壹次大災。洪水連年不斷,尤其是清乾隆、道光年間。僅乾隆年間,經乾隆皇帝批準的特大洪水就有12次,甲骨文至今仍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頻繁的災難迫使黃梅人紛紛學習唱黃梅戲,以滿足災難年逃離缺水、箱鬥、異地乞討生存的需要。這極大地促進了黃梅戲從山區向河湖平原地區發展,並輻射到鄂、贛、皖毗鄰地區。[7]
從清乾隆末年到辛亥革命前後,黃梅戲處於發展初期。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采茶戲,是18世紀後期在安徽、湖北和江西三省毗鄰地區形成的民間戲劇。其中壹支以懷寧縣為中心逐漸東移至安徽安慶,稱為“懷羌”或“懷調”。這就是今天黃梅戲的前身。黃梅戲從產生到發展,經歷了獨角戲、三劇、三打七曲、管弦樂伴奏四個歷史階段。前三個階段在湖北黃梅完成,為黃梅戲的最終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條件。清代康熙、乾隆至光緒時期是“三弦七唱”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在這個階段,傳統劇目、唱腔、表演藝術的積累和戲曲的廣泛傳播得到了充分的實踐。在這壹時期,傳統劇目非常豐富,藝術家們可以表演200多種戲劇和歌劇,俗稱“大本鐘36,小曲72”。其中有不少是根據黃梅的真實故事改編的,如《高精誠》、《高八飛》、《大慈大悲》、《過界嶺》。劇目方面,號稱“36大劇,72折小戲”。該劇主要表現了人民群眾對階級壓迫、貧富懸殊的不滿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蕎麥物語》、關、田賢培等。戲曲多表現農村勞動力的生活片段,如點大麥、紡棉紗、賣水桶等。[5]
起源並流傳於安徽、湖北、江西壹帶的黃梅采茶調、江西調、桐城調、鳳陽調,受地方戲曲(青陽調、徽州調)表演的影響,結合蓮鄉、高蹺、旱船等民間藝術,逐漸形成了壹些劇種。進壹步發展,它吸收了民間藝術形式“羅漢莊”和慶陽調、徽調的表演內容和表現形式,從而產生了壹個完整的故事。還有壹種從小戲到這種戲的過渡形式,被老藝術家稱為“串戲”。所謂“串戲”,就是壹組既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小戲,有的是被物“串”起來的,有的是被人“串”起來的。“串場”的劇情比小戲更豐富,出現的人物也突破了小醜、肖丹、蕭聲三個小範圍。有些老角色需要由鄭丹、老盛和老醜來扮演。這就為這部劇的制作創造了條件。民國九年(1920)在《宿松縣誌》中記載“城在西南,接壤黃梅,梅俗擅演采茶戲,亦稱黃梅戲。”最早提出“黃梅戲”這個名稱。[5]
黃梅戲起源於黃梅,發展於安徽。尤其是在20世紀50年代,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將黃梅戲傳統劇目《董永嫖娼》改編成《神仙眷侶》搬上銀幕後,黃梅戲成為中國“五大劇種”之壹。1920《安徽宿松縣誌》中記載“城在西南,接壤黃梅,梅俗善采茶,又名黃梅戲。”《中國戲曲曲藝詞典》中關於黃梅戲的詞條是:“黃梅戲,戲曲的壹種。原名“黃梅調”。流行於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區,源於湖北黃梅的采茶歌。”1959年,安徽省文化局編、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徽劇文選序》中寫道:“黃梅戲發源於湖北黃梅縣采茶歌,道光清後流入安慶地區。”中國戲曲史家、理論家周在《中國戲曲史發展綱要》中說:“黃梅戲發源於湖北黃梅縣采茶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