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基礎設施的概念是由世界銀行的世界發展報告1998提出的。1999年3月,以全面打通知識生產、傳播、擴散、利用各環節的信息渠道,搭建支持全國各行業知識創新、學習和應用的交流合作平臺為總目標,王明亮提出建設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在清華大學被列為重點項目。
CNKI 1.0是中國知識資源庫奠基工程完成後,從文獻信息服務向知識服務的重要轉型。
CNKI1.0的目標是針對特定行業的知識需求,將知識組織系統化、定制化,構建基於內容內在關聯的“知識網絡節”,基於知識發現挖掘知識要素及其關聯,代表了中國知網服務知識創新學習、支持科學決策的產業戰略發展方向。
CNKI1.0基本建成後,中國知網充分總結了五年來行業知識服務的經驗教訓,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綜合應用打造知識創新服務業為新起點,CNKI項目進入2.0時代。?
CNKI 2.0的目標是將CNKI 1.0提供的基於公共知識融入與各行業、各機構知識創新的過程和結果相結合的知識服務進行深化,通過更加準確、系統、完整的顯性管理和嵌入具體工作和學習過程的隱性知識管理,提供以問題為導向的知識服務和激發群體智慧的協同研究平臺。
其重要標誌是世界知識大數據(WKBD)的建成,各單位充分利用世界知識大數據開展內外腦協同創新和協同學習的知識基礎設施(NKI)的建立,“百行知識創新服務工程”的啟動,為中國世界級科技期刊建設的全方位服務,以及“雙壹流數字圖書館”的建立。
百度百科-中國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