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定義:
醫學是處理生活中各種疾病或病理變化,促進患者康復的學科。醫學,英文Medicine,是在人體健康的定義中,處理與人體生理處於良好狀態有關的問題的壹門科學,旨在治療和預防生理疾病,提高人體生理健康水平。
狹義的醫學只是對疾病的治療和身體有效機能的恢復,而廣義的醫學還包括中國的養生法和由此衍生的西方營養學。
世界上有兩大醫學體系:西方微觀西醫和東方宏觀中醫。醫學的科學性在於應用醫學基礎理論在實踐中加以完善和驗證,如生物化學、生理學、微生物學、解剖學、病理學、藥理學、統計學、流行病學、中醫學和中醫技能等來治療疾病和促進健康。
雖然東西方思維方式的不同導致研究人體健康與外界關系和病理機制的宏觀和微觀順序不同,但在不久的將來,中西醫實踐豐富經驗的積累和理論的形成,必將誕生壹門新的醫學——人體醫學。
醫學模式的轉變:
由於自然科學的進步,20世紀的醫學以實驗為堅實基礎,在技術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後來人們看到,僅從生物學角度考慮健康和疾病是非常有限的。65438-0977年,美國醫生G.L. Engel提出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思想。
即從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三個方面對人類健康和疾病進行綜合考察,從而彌補以往單純從生物學角度考察的不足,對未來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自20世紀以來,醫學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在研究層面,從微觀到宏觀,從分子醫學的實驗方法發展到系統醫學的理論與實驗方法相結合。
在學科體系中,學科的分離和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是並行不悖的。2012年系統醫學國際會議在愛爾蘭召開,2013年中國醫學科學院在蘇州成立系統醫學研究所,醫學研究的國際化傾向日益明顯。科學成就的取得不再僅僅是個人努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