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殘疾人努力成為名人的例子很多,比如海倫凱勒,張海迪。俗話說,“上帝關了壹扇門,就打開了壹扇窗”。我們看了太多勵誌故事,也許會漸漸麻木,習以為常,卻忘了勵誌教育的本質意義。
這本書不是以同情弱者的姿態出現,而是教導人們如何面對生活:妳可能會面對生活中的許多不如意,妳可能會經常絆倒,但妳要學會跌倒後積極爬起來,拍拍身上的泥土,繼續前行。面對挫折和困難,大多數人可能會選擇不,只有少數人可能會選擇是。太多時候我們輕言放棄,太多時候我們總是在離成功只有壹步之遙的時候選擇放棄。
除了自身的努力,不幸的人善於抓住機遇也很重要。機會很寶貴,有時候稍縱即逝,不可復制。對於眼光敏銳的人來說,抓住機會有時候就像進入快車道,實現轉型,之前的努力瞬間變成了成功。對於正常人來說,也是如此。與不幸的人相比,我們也許有健康的身體,健康的大腦,卻沒有珍惜身邊哪怕壹點點的機會,迅速選擇了放手,讓他白白溜走。這就是為什麽普通人總是在自憐中放棄很多機會,放棄成功。
通過總結導致成功的兩個要素,努力和機遇。演講者教導大家要鞭策自己,激發自己的內在潛力,否則妳不會知道自己蘊含了多大的能量。這位作者不愧為壹位優秀的演說家。字裏行間,他通過故事講述真相,不僅給讀者帶來想象,也給大家打開了壹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