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東漸”是指西方文化和文明傳入中國。
文化背景:19世紀末,歐洲侵略者來到中國,帶來了與中國傳統文化不同的西方價值觀、思想和文化,被稱為西學。清末大量西學影響了壹代中國人的思維,所以有人稱之為“西學”。現在主要說中國受西方各種觀念的影響,有好有壞,屬於中性詞。
擴展數據:
“西風東漸”對中國的影響:
社會生活方式、衣食住行的西化;
在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在接受西方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社會生活方式也呈現出西化的傾向。
鴉片戰爭後,中國被迫打開國門,開始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由於中西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中西文化交流形成了西學東漸的局面。
在這個過程中,“隨著通商口岸的開放”,作為西方文化附屬物的西方人的社會生活方式逐漸傳入中國,中國人開始接受這些“新生活方式”,導致中國出現了“西化東漸”的現象,晚清中國城市人的社會生活方式開始西化。
當然,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並不完全等同於高級。但作為在現代工業文明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它在本質和內涵上比在農業社會文明和封建專制基礎上形成的社會生活方式要先進得多,因為“西方現代民俗作為現代化的伴生物,比中國傳統習俗更能適應現代社會”。
盡管西方社會生活方式在進入中國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挫折和障礙,但中國人的社會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開始了西化的進程。衣食住行是反映壹個民族或國家社會生活方式最直接的窗口。中國人生活方式的西化就是從這裏開始的。?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服飾被視為禮儀的防衛,其變化往往與正朔之變聯系在壹起,可見西風對中國的影響之大。
百度百科-東風西來
百度百科-西風東漸
百度百科-中國現代服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