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

“理解社會學”是馬克斯·韋伯針對社會科學(不同於自然科學)的獨特特征,在社會學研究中創造的壹套深刻的理論。“理解社會學”的基本概念是韋伯其他思想和理論的來源。本文試圖對“理解社會學”的幾個基本概念(社會行為、意向、動機和理解)進行梳理,以學習和理解韋伯的理論基礎,並試圖通過梳理給自己和讀者帶來新的思考方向。

[關鍵詞]理解社會行為意圖和動機

“理解社會學”意義上的社會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人(單個人還是多人)的行為(所謂社會行為是否以做同壹種行為的人數來區分),而人作為在文化、歷史、社會領域中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不同個體的主體,如果僅僅用適合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來研究,顯然是行不通的(當然, 不可否認,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人類行為時可以起到壹定的作用。 楊教授說“自然科學充其量只能通過把觀察到的事件與自然規律聯系起來來解釋這些事件”)。韋伯的《理解社會學》大概就是基於這樣的思考,註重運用理解的方法研究社會科學。因此,“理解”成為“理解社會學”的壹個獨特特征,是壹種“止於完美”(與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不同,理解社會學不僅恰當地研究因果關系,而且追求恰當的意圖,更具包容性,它力求將社會科學研究中的嚴謹與完美結合起來,以求達到最高境界,達到頂峰。

韋伯對社會學的概念是這樣定義的:“社會學(在這個模糊的詞的意義上)應該被稱為壹門科學,它想以這種方式解釋社會行為,並在社會行為的過程和影響中解釋其原因。”所以,這裏需要說明的前幾個基本概念是:社會行為、原因(意圖、動機)、理解。

壹.社會行為

在《社會行為的概念》中,韋伯將社會行為定義為:“社會行為(包括不作為或容忍)可能是面向他人在過去、現在或未來的行為(對先前攻擊的報復、對當前攻擊的抵抗、對未來攻擊的保護措施)。

這裏區分行為是否屬於社會行為的壹個最重要的標準就是行為是否“以他人行為為導向”。其他人可以是單個個體,也可以是壹大群人,也可以是熟人,也可以是完全陌生的人。韋伯舉的壹個例子可以很好地說明:當壹個

當人們接受金錢(這種行為)的時候,也就是將來會有壹個或者很多人樂意接受它(這種行為)。

但韋伯強調,在這個意義上,並不是所有的行為都是社會行為:(1)僅以期待客觀對象的效用為導向的行為,不是這個意義上的社會行為。(2)任何方式的人與人的接觸,本質上都不是社會性的,只有自己的行為在意向上是面向他人的行為。(三)社會行為既不與幾個人的同壹行為相壹致,也不與任何受他人影響的行為相壹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