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健康“看得見的情感”教案1的設計意圖;
現在的家長和老師都很重視孩子的智力培養,對孩子的情緒關註不夠。在日常生活中,我經常發現孩子在活動中有時會出現情緒不穩定,不能及時進行自我調節。相比孩子,幼兒園的生活還是很輕松愉快的,壓力也不是很大。但是小學生活和幼兒園生活有很大的區別,從作息時間和工作量上,孩子可能壹時還適應不了。所以我設計了情緒教育活動“看得見的情緒”,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調節情緒的初步方法。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有情緒,能識別幾種基本情緒。
2.能夠準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3.了解不同情緒對人健康的影響,初步知道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4.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在難過或者痛苦的時候哭。
5、了解主要癥狀,知道防治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六種情緒面具(興奮、快樂、悲傷、憤怒、恐懼、煩惱)。
2.用六個情感面具做壹個大骰子。
3.每個孩子都有壹個情緒溫度計。
活動流程:
首先,孩子們聽兩段音樂(快樂的和悲傷的)。
今天老師給孩子們帶來了壹首好聽的曲子。請仔細聽,並告訴老師妳的感受。
聽聽《花奔》這首曲子。
問題:聽完有什麽感受?(開心,開心)
讓孩子們聽另壹段音樂,並告訴老師這是什麽感覺。
聽曲子《北風吹,系紅繩》。
問題:聽完有什麽感受?(難過,難過)。
老師總結:“悲傷和快樂是人的情感。今天老師給孩子們帶來了壹些面部表情。孩子看壹看,說壹說妳看到了什麽,學到了什麽情緒。”
孩子學完之後,問個別問題:妳什麽時候興奮?妳什麽時候開心?……
二、遊戲:玩骰子。
1.請孩子們上來扔骰子。當擲骰子進入壹種情緒時,孩子們應該努力做出同樣的表情,並告訴我們他們在什麽情況下會有這種情緒。
2.玩骰子的孩子根據所指出的情緒做出相應的表情,讓其他孩子猜猜他投的是什麽表情。
第三,討論如何調節不良情緒。
1.妳喜歡什麽樣的情緒,不喜歡什麽樣的情緒?
2.如果妳生氣,害怕,難過,妳會怎麽做?怎樣才能讓自己有壹個好心情?
3.老師總結。
發生事情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情緒,這是很自然的。但憤怒、悲傷、痛苦等不良情緒對人的健康不利,而快樂、平靜等良好情緒對人的健康有利。當我們生氣難過的時候,我們應該想想開心的事情,或者和別人說說自己的感受和感受,讓自己保持壹個好心情。我們的孩子即將離開幼兒園,成為小學生。在未來,他們會遇到很多困難和不開心的事情。孩子們應該盡力保持好心情。老師希望2班的孩子每天都能開心快樂。
四、遊戲:玩情緒溫度計。
老師:孩子發燒怎麽知道自己的熱度有多高?(溫度計)
我們怎麽知道今天的天氣怎麽樣,用什麽來衡量呢?
今天老師還給孩子們帶了情緒溫度計,請大家自己玩。10度以下是悲傷的心情,10-30度之間是愉快的心情,30-50度之間是興奮的心情。告訴我妳什麽時候有這樣的心情。
孩子自己玩,老師個別提問。
玩後問:妳最喜歡的情感是什麽?
動詞 (verb的縮寫)舞蹈:娃哈哈。
活動擴展:
繪畫活動“趣味表達”。
啟發孩子畫出自己平時的表情,或者畫出自己喜歡的表情,鼓勵孩子在畫畫的同時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
活動反映:
情緒是人的心理活動的壹部分。為了讓孩子感受到情緒的抽象性,在“情緒變臉”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可操作性強的“表情面具”和“臉書轉盤”,通過區分表情來判斷情緒,讓孩子認識“喜、怒、悲、懼”四種基本情緒,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通過師生互動,搭建了壹個體驗情感的平臺。然後通過觀看兒童生活中的典型生活片段,真正接觸兒童生活的現實。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很容易感覺到他們所需要的都是壹張“笑臉”,這成為他們不屑的追求,真實地感受到“情緒”對我們身體的影響,並初步嘗試調整自己的情緒。活動環節設計清晰分明,活動中的遊戲能充分激發孩子的興趣。我覺得活動最後的延伸還是不錯的,讓課堂教學回歸生活,很獨特。
幼兒園大班健康“看得見的情感”教案2課程名稱:
大類健康“看得見的情緒”
課程分析:
綱要首先提出情緒和態度是兒童發展最重要的方面,說明積極的態度和情緒是個體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力量。每個孩子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體驗,這是他們長大後必須經歷的,但過多的負面情緒不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教師有責任培養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減少孩子極其不愉快的情緒體驗,保持積極快樂的情緒和情調。
課程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有情緒,能識別幾種基本情緒。
2.能夠準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3.了解不同情緒對人健康的影響,初步知道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課程準備:
地墊,課件,紙盒子,各種表情圖。
課程流程:
第壹,遊戲介紹,妳覺得開心。
1.將主題引入遊戲形式:讓孩子聽報紙周圍的聲音。當聲音停止時,孩子們站在報紙上,壹張壹張地減少報紙。
2.讓孩子們說說剛才玩遊戲後的感受。(開心,興奮...)
老師:妳剛才玩遊戲的時候是什麽樣的感覺?
3.老師總結:其實老師也發現妳剛才玩遊戲的時候很開心,很興奮,還有點緊張。猜猜我是怎麽知道的?沒錯。原來妳可以從壹個人臉上的表情猜出他是什麽心情。
第二,欣賞表情,感知基本情緒。
1.在大屏幕上依次放映圖片,讓孩子觀察和理解圖片中人物的情緒。(高興、激動、不高興、生氣...)
老師:下面是壹些小朋友表情的圖片。我想讓妳看看他們的心情。妳也想猜猜嗎?
(1)展示快樂的情感圖片。
老師:這些孩子是什麽心情?猜猜他們身上發生了什麽讓他們那麽開心,幸福,甚至有點激動?
老師總結:妳講得很好。這些東西真的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的感覺。
(2)展示憤怒的情緒圖片。
老師:這些孩子的感受是什麽?那這些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麽讓他們生氣不開心的事呢?
老師總結:是的,這些事情確實讓人有點不開心,生氣,憤怒。
(3)展示悲傷的情緒圖片。
老師:繼續往下看。這是壹種什麽心情?這些孩子身上可能發生了什麽事讓他們感到難過?
老師總結:這些東西真的會讓人難過。妳已經仔細觀察過了。
2.講故事讓孩子了解情感上的“嫉妒”。
(1)老師:有這麽壹只小熊。它也遇到了困擾它的事情。它怎麽了?我們壹起來看看吧!
(2)老師:我想請我們的孩子想壹想。小熊看到媽媽喜歡弟弟不重視自己,看到兔子有壹只特別想要卻沒有的小狗,是什麽樣的感受?
(3)老師:妳說的很好。熊心裏真的有大家說的那種感覺。我們給它壹個有趣的詞來形容吧。這種感覺叫嫉妒!什麽是嫉妒?嫉妒是指別人有自己沒有的東西。這時候他們會很生氣,很傷心,很難過。這種感覺叫做嫉妒。
(4)老師總結:其實嫉妒是壹種正常的情緒。不僅孩子會吃醋,就連老師、家長、大人有時候也會遇到吃醋的情況!當我們遇到嫉妒的時候,我們可以想想我們有什麽別人沒有的,我們也有壹些特別特別的地方。這樣想的時候,心裏會舒服很多。
第三,展示“心情日記”形式。
老師:今天老師還帶了東西。讓我們來看看吧。這是壹本心情日記。我們可以在表格中填寫您的姓名、日期和您的情緒指數。妳可以把妳開心和不開心的心情故事畫在下面的大格子裏,這樣也會讓妳的心情變好。今天,我們回去的時候,可以把今天的心情畫下來,做個心情日記,好嗎?
課程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精心準備了“喜、怒、悲、妒”四種情緒的課件和圖片。大班的孩子很容易掌握四種情緒。孩子也很難接受過於復雜的表達方式,只有“開心”和“不舒服”更接近他們的年齡特征和生活經歷。同時想引導孩子積極的心理健康發展,多想想開心的事。我們大班的孩子將離開幼兒園,成為小學生,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和不開心的事情。我想教育孩子想辦法讓自己保持好心情。我在遊戲中設計了壹個情感表達,讓孩子們猜壹猜,畫壹畫,表演出來,互相傳遞。也是為了讓孩子在遊戲中感受快樂。當“表情歌”的音樂響起,我們壹起動了起來。我感覺孩子們此刻是快樂的,我想我這次達到了引導他們擁有快樂心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