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異義壹般是指古代漢語中存在大量古今字形相同,但意義和用法不同的詞。比如《金匱要略》中的“金”字,過去泛指壹切金屬,現在泛指黃金。這裏是含義的縮小。還有引申的意思。比如“河”在古代是指“黃河”,而現代可以指其他河流。還有意義的轉移,意義的弱化和強化,褒貶色彩的變化。
這個句子裏沒有不同意思的詞。
有些教材把這句話的“奴才”看成古今不同的意思,這是因為片面理解了古代“奴才”的含義。“嘍啰”在古代的含義非常豐富,如“動物的利爪利齒”、“勇士”、“幫兇”等。雖然現代漢語中“武士”的含義比較缺失,但這種情況在文言詞匯中很常見,不能視為古今異義。
也有壹些資料把“意”當作古今不同的意思。這就更不對了。這裏“意”是兩個字,“用”是“因為”的意思,“心”是“心,心”,翻譯過來就是“因為心專壹。”
現代人比較浮躁,大量材料亂堆放的現象很常見,需要我們仔細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