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壹個長期受魯迅倡導的新木刻運動影響的流派,率先把木刻進畫展的“十八藝社”就誕生在這個流派裏。入學後不久,他和同學郝立春、李群、葉乃芬、戴洛發起成立了“穆版畫社”。學習和探索木刻藝術,推廣木刻運動,並將他們自刻、自編、自印的《木刻鈴木》畫集送給魯迅。
1933的秋天,白草進入了本科(本科部)。沒想到,入校不到兩個月,他就因雕刻蘇聯文學理論家盧娜·卡爾斯基的頭像而被定罪入獄。白草進了監獄,包括李群和戴洛在內的三個人也有麻煩。白草出獄後,去了上海謀生。先後在上海新雅中學、江西省職業中學、光華大學附中教授美術、勞動課程,業余時間仍從事木刻創作。
這期間出於對魯迅先生的崇敬,創作了《魯迅畫像》、《魯迅會見祥林嫂》等作品。但送到上海全國木刻聯展時,被上海方檢拿出來不讓參加。出於義憤,白草寫出了魯迅的畫像,連同自己因雕刻卡爾斯基頭像而被定罪入獄的經歷,寄給了魯迅。
不久,魯迅回信鼓勵他為光明而戰!並在壹次重病中,根據白草的《獄中簡史》為基本素材,以個人名義寫了《寫在深夜》,交付給壹位美國朋友史沫特萊女士,發表在英文刊物《中國之聲》第六期,並在5月10日出版的《夜鶯》第三期刊登了中文手稿。魯迅的《寫在深夜》徹底揭露和抨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法西斯專政。
從此,魯迅和白草有了密切的交往。魯迅與白草有很多交往。在半年多的時間裏,魯迅給白草回信,寄去的書(包括《兩顆心集》、《偽自由書》、《故事新編集》、《余音集》、《死靈百圖》、《蘇聯版畫集》、《世民地圖》、《科爾維茨版畫選》)多達20本。1936年6月,魯迅連日記都中斷了,魯迅病危,無法給朋友回信,但還是給白草寫了回信,躺在床上無法控制自己的寫作,也就是口述許廣平寫的壹封鬼信。翻看魯迅的書信集,裏面有三封這樣的“鬼信”。其間寄托著魯迅對木刻青年的殷切希望和深深熱愛!沙飛根據黃新波提供的地址找到了白草。
白草是壹位非常熱情的年輕木刻藝術家。他說話很快,直言不諱。當他聽說沙飛想去拜訪魯迅先生時,他說:“這很容易。我們可以經常去內山書店。魯迅先生常去內山書店。”沙飛鼓起勇氣,認真地問:“妳能把我介紹給妳丈夫嗎?”“平日,不是現在。”“為什麽?”沙飛急切地問。“魯迅先生病了,連我的信都是師母寫的——妳想想,怎麽會麻煩呢?”
沙飛沈默了。
此後,沙飛除了在上海藝術學院上課,還邀請白草去內山書店。沙飛和白草壹起多次去內山書店,但都未能見到魯迅先生。我曾經遇到過木刻理論翻譯家白薇。
“那《新俄羅斯藝術展》的翻譯還是在1931的八月?”白草問白小薇。白小薇用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