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急性咽炎【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2012版。化學品和生物制品]
卡他性咽炎[朗道漢英詞典]
Acpuei咽炎[朗道漢英詞典]
急性咽喉痛[湘雅醫學詞典]
3西醫急性咽炎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咽部黏膜、黏膜下組織和淋巴組織的急性炎癥[1]。常繼發於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體或部分上呼吸道感染。也常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或急性傳染病的前兆。多見於冬春季[1]。常發生在全身抵抗力下降的時候,如著涼、過度勞累、身體虛弱、煙酒過度等[1]。
3.1急性咽炎的病因往往是由於受涼、過度疲勞、煙酒過度,導致全身和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乘虛而入而致病。營養不良,慢性心、腎、關節疾病,不良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經常接觸高溫、粉塵和有害氣體,都易患此病。
致病微生物主要是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桿菌和病毒。
3.2急性咽炎的臨床表現臨床表現為急性起病,初起咽幹、灼熱,繼之以疼痛,吞咽時加重,可放射至耳部。有時全身不適,關節酸痛,頭痛,食欲不振,還有不同程度的發燒。檢查口咽、鼻咽粘膜彌漫性充血腫脹,腭弓、懸雍垂水腫,咽後壁淋巴濾泡、咽旁索腫脹;表面有黃白色點狀滲出物,下頜淋巴結腫大觸痛。體溫可升至38°C,白細胞可增加、正常或減少,具體取決於病原體。
3.3急性咽炎的診斷根據急性起病、咽痛、咽部黏膜彌漫性充血並不難。壹些急性傳染病(如麻疹、猩紅熱、流行性感冒和百日咳等。)在前驅期有類似急性咽炎的癥狀和體征,要註意其鑒別。兒童患者應註意口腔頰粘膜和全身皮膚,以防誤診。
1.急性起病,咽幹咽痛,吞咽時加重[1]。
2.全身癥狀輕重不壹,有輕度發熱和乏力;嚴重者有高燒、頭痛、全身酸痛[1]。
3.咽部急性充血水腫,可能是少許或片狀滲出物;病變可局限於口咽部的壹部分,也可累及整個咽部,甚至會厭和杓會厭[1]。
4.頜下淋巴結可腫大壓痛[1]。
5.如果是細菌感染,可能會出現白細胞增多[1]。
3.4需要與急性咽炎鑒別的疾病,應與流感、麻疹、猩紅熱、肉芽腫性咽峽炎等鑒別[2]。
3.5急性咽炎的治療3.5.1壹般和癥狀明顯的患者應臥床休息,多喝水,潤腸通便,采取對癥治療[1]。
3.5.2治療發熱患者應使用抗生素、磺胺類和抗病毒藥物(如嗎啉雙胍、金剛烷胺、病毒靈等)。).
兒童、老年人或癥狀明顯者,合並細菌感染,可選擇以下藥物進行治療[1]:
(1)阿莫西林:口服,成人0.5g,每日3次;嚴重者每次加至1.0g,壹日三次[1]。療程1周,無效者換藥[1]。
(2)頭孢氨芐:口服,成人0.25~0.5g,每日4次;兒童壹天50 ~ 70mg/kg[1]。
(3)頭孢拉定:口服,成人壹次0.25~0.5g,壹日4次,壹日最多4g。兒童體重6.25 ~ 12.5 mg/kg壹次,壹日四次[1]。
(4)紅黴素:成人每日1 ~ 2g,34劑;兒童每日服用30 ~ 50mg/kg,分3 ~ 4次服用[1]。
(5)地紅黴素:成人250~500mg,每日1次,飯前服用。
(6)阿奇黴素:成人0.5g,每日1次,連用5天;兒童每日10mg/kg,每日1次,共3天[1]。
(7)克拉黴素:成人0.25g,每日2次,重癥患者劑量可增至0.5g,每日2次,療程7-14天。12歲以上兒童算作成人。12歲以下兒童不宜使用此藥[1]。
註意:
青黴素過敏者禁用青黴素,應用前必須按規定方法做皮試[1]。
頭孢菌素類藥物常見的胃腸道反應有惡心、嘔吐、腹瀉、腹部不適等,有胃腸道病史的患者慎用[1]。青黴素過敏者或過敏體質者慎用,頭孢菌素過敏者禁用[1]。腎功能不全患者或老年患者慎用。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也應慎用[1]。
大環內酯類藥物嚴重不良反應少見,壹般伴有胃腸道反應,嚴重肝硬化者應減量[1]。阿奇黴素可增加地高辛的血藥濃度,但不能與麥角類藥物合用[1]。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慎用大環內酯類藥物,尤其是肝功能不全者[1]。對大環內酯類過敏的人禁用[1]。
3.5.3局部治療可采用1: 5000呋喃西林溶液或復方硼砂溶液漱口,溶解都來芬、氯己定、薄荷片或含碘片,或霧化吸入抗生素、激素。
飲食清淡,淡鹽水漱口,各種含片都可以[1]。
4中醫急性咽炎是疾病的名稱,指咽部黏膜的急性炎癥,屬於中醫“咽喉阻塞”的範疇[2]。
急性咽炎相當於中醫的風熱喉炎[3]。
風熱喉炎是這種疾病的名稱[4]。看焦的喉頭枕秘笈。又稱風熱咽喉炎、紅咽喉炎[3]。這是壹種喉炎。指風熱、邪毒引起的喉炎,主要癥狀為咽部腫痛[3]。
急性扁桃體炎請參考風熱蛾條。
4.1急性咽炎的病因病機大多數急性咽炎是由於邪熱積聚,風邪再感染,風邪轉化為熱,客於肺系統所致[4]。
急性咽炎,常因氣候驟變,生活不慎,肺衛失養,受風、熱、邪、毒侵襲,直接從口鼻進攻咽喉,內傷肺,引起咽喉腫痛,稱為喉炎[3]。此時邪在表,故病情較輕。如果治療不當,不及時治療,或者肺胃熱盛,就會出現胃經實熱的證候,病情就會加重[3]。
咽喉屬於肺胃,與食道相連,與胃相連;喉與氣管相連,通向肺[5]。外感風熱、肺胃實熱、肺腎陰虛均可引起咽喉腫痛[5]。
4.1.1風熱從外襲,邪毒從口鼻入,先攻肺而嗆[5]。
4.1.2肺胃實熱,使外邪入內化為熱,或肺胃實熱,使津液沸騰而成痰,必結咽喉;或者吃多了烤肉,喝多了熱酒,熱毒襲喉[5]。
4.1.3肺腎陰不足導致肺腎精衰竭,火不足導致咽喉發炎[5]。小兒氣不充盈,故多患疾病[5]。
4.2急性咽炎的癥狀開始時,患者的咽喉略有紅腫,灼痛呈紅色。然後邪熱充盈於胃,腫痛加重,咽喉不通,導致進食吞咽障礙,或聲嘶,或畏寒發熱[4]。
表現為咽痛、咽喉腫痛、喉底顆粒狀突起、喉核不明顯腫大。全身都有風熱癥狀。
4.3急性咽炎的診斷要點①常因受涼、勞累、煙酒過度,或由理化物質引起,或為急性傳染病的前兆[2]。
②咽幹、燒灼感、疼痛和吞咽痛,並伴有寒戰、發熱、全身不適、四肢酸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癥狀[2]。
③咽粘膜彌漫性充血腫脹,咽後壁淋巴濾泡和咽側索腫脹,附著黃白色粘稠分泌物,懸雍垂和軟腭水腫[2]。
④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計數增加[2]。
⑤應與流感、麻疹、猩紅熱、肉芽腫性咽峽炎等鑒別[2]。
4.4需與風熱喉炎鑒別的疾病風熱喉炎和風熱蛾都有咽痛的癥狀,但風熱喉炎的病變主要在咽部,故喉核腫脹不明顯,風熱蛾的病變主要在喉核,故喉核紅腫,有黃白色膿斑[3]。凡風熱之蛾,皆有風熱喉炎,風熱喉炎者,不壹定有風熱之蛾[3]。
4.5急性咽炎的中醫辨證治療4.5.1風熱犯,外感風熱型咽喉阻塞指的是風邪犯,表現為咽痛、吞咽困難、咽喉腫痛、發熱、惡風、頭痛、咳嗽、舌紅、苔薄白。
4.5.1.65438+
檢查可見咽部微紅、微腫,隨著癥狀的加重,懸雍垂紅腫,喉底紅腫,或有顆粒狀突起[3]。
全身出現發熱、惡寒、頭痛、咳嗽痰黃、舌紅、苔薄白或淡黃、脈浮等癥狀[3][6][5]。
4.5.1.2證候分析風熱邪侵潤喉傷。邪仍在肺,病情較輕,故咽部微紅,微腫,微痛,幹燥灼熱,吞咽困難[3][5]。
發熱惡寒是惡與義鬥爭的表現,是對惡走出去的抵抗[3]。
肺不降,則咳之以痰[3]。
苔薄,白或淡黃,浮脈數為風熱表證[3]。
4.5.1.3方劑治療4.5.1.3.1療法疏風清熱,解毒利咽[3]。
4.5.1.3.2方劑可為疏風清熱湯【備註】疏風清熱湯(經驗方):荊芥、防風、牛蒡子、甘草、金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天花粉、玄參、浙貝母【3】。
4.5.1.4外治法可以是吹藥、漱口、服藥等。,並可結合針灸治療[3]。
4.5.1.4.1吹藥清熱解毒,化痰宣肺,祛腐生肌,用錫粉【備註】錫粉(金匱要略之翼):象牙屑、珍珠、青黛(飛)、冰片、壁線、牛黃、人指甲、* *。[7];
清熱解毒,祛腐消腫,用硼冰散【備註】硼冰散(外科正品):硫酸鈉、朱砂、硼砂、冰片、* * *研成極細粉。[7];
黃澍散【備註】黃澍散(經驗方)可用於苦寒清熱、祛腐化膿:仁中百3g、馬勃散15 g、青黛3g、小兒茶3g、芒硝1.5 g、硼砂3g、薄荷1.5g、黃連1.5g【7】;
每次吹壹點藥,每1 ~ 2 h [7]。
4.5.1.4.2含漱方含漱方【備註】含漱方(經驗方):防風4.5 g、甘草4.5 g、金銀花15 g、連翹15 g、薄荷3g、荊芥4.5g,加兩碗水,煎成壹碗,含漱。漱口清潔口腔,有疏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或用荊芥菊花湯漱口[7]。
4.5.1.4.3服用鐵地丸【備註】鐵地丸(經驗方):訶子、麥冬、茯苓、瓜蔞各300g,貝母、甘草、桔梗各600g,鳳衣30 g,玄參300g,青果65438+。清熱潤燥。
4.5.1.5針灸療法4.5.1.5.1針灸4.5.1.5.1處方壹。
治療:疏通經絡,清熱,消腫止痛[7]
取穴:取合谷、內庭、曲池為主,天突、少澤、玉瑾為輔[7]。
針灸:每次選擇3-4個穴位密集攻下,每日可針灸1-2次[7]。
4.5.1.5.1.2平方二
[5]
治法:祛風清肺,清利咽喉。
取穴:手太陰肺經穴為主。就拿韶山、商鞅、池澤、合谷來說吧。少商和商鞅分別是太陰和陽明的經穴,刺血可以清肺熱。赤澤的意思是“手太陰經合”和“水點”,實際上是清洗兒子的意思。合谷疏風解表,清咽止痛。
因證配穴:聲音嘶啞者,加練全、浮屠。咳嗽,加風門,針刺後拔罐。如果妳對咳痰感到不舒服,加上突然爆發。
針灸方法:瀉針法。少上和池澤用三棱針紮出血。
4.5.1.5.2耳針在扁桃體區壓痛點埋針。在埋針過程中,患者可以自行* * *加強*** [7]。
4.5.1.5.3穴位註射取脾俞、曲池,每穴註射魚腥草註射液或柴胡註射液0.5 ~ 1 ml [7]。
4.5.2在毒邪的傳遞中,肺胃熱盛型咽喉阻塞是指肺胃熱盛,咽喉疼痛劇烈,吞咽困難,咽喉紅腫明顯,咽喉底部、頜下核腫脹,發熱,口渴,口臭。
4.5.2.1癥狀咽部疼痛越來越嚴重,甚至在耳根和頜部也有疼痛,痰多涎多,吞咽困難,發聲困難,喉梗死[3][5]。
檢查可見咽、喉核紅腫,懸雍垂腫脹,喉底濾泡腫脹,下頜下有核,壓痛明顯[3][5]。
全身癥狀有高熱、頭痛、口幹、口臭、頭痛劇、痰黃黏、腹脹、便秘、小便黃、舌紅、苔黃、脈強等。[3][6][5].
4.5.2.2的證候分析在邪熱傳播中,火邪蒸灼咽喉,故咽喉紅腫,疼痛加劇,吞咽困難[3]。
風熱邪毒積於頜下,使頜下核出現,壓痛明顯。肺胃經熱,邪熱燒津液成痰,痰黃粘[3][5]。
陽明腑熱、腹脹、便秘等癥狀[5]。
高熱、口幹、頭痛、便秘、小便黃、舌紅苔黃、脈數等都是陽明實熱的證候[3][5]。
4.5.2.3方治療4.5.2.3.1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治療方法[3]。
4.5.2.3.2方劑可用清咽李哥湯治療[3]。
《丹溪心法》卷四指出:“喉痛大概多為痰熱。”因此,本病的治療應適當搭配清咽化痰的藥物,以清熱化痰,開清咽喉。常用藥物如瓜蔞、前胡、百部、竹茹、射幹、桔梗、杏仁和天竺黃[3]。
4.5.2.4外治法4.5.2.4.1漱口方漱口【備註】漱口方(經驗方):防風4.5 g、甘草4.5 g、金銀花15 g、連翹15 g、薄荷3g、荊芥4.5g,加兩碗水煎成壹碗。漱口清潔口腔,有疏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或用荊芥菊花湯漱口[7]。
4.5.2.4.2吹藥蛾已見膿或假膜,更需吹藥。
清熱解毒,化痰散肺,祛腐生肌,用錫類散【備註】錫類散(金匱之翼):象牙屑,珍珠,青黛(飛),冰片,牛黃,人指甲,* * *研細,包緊,喉中稍吹。[7];
清熱解毒,祛腐消腫,用硼冰散【備註】硼冰散(外科正品):硫酸鈉、朱砂、硼砂、冰片、* * *研成極細粉。[7];
黃澍散【備註】黃澍散(經驗方)可用於苦寒清熱、祛腐化膿:仁中百3g、馬勃散15 g、青黛3g、小兒茶3g、芒硝1.5 g、硼砂3g、薄荷1.5g、黃連1.5g【7】;
每次吹壹點藥,每1 ~ 2 h [7]。
4.5.2.5針灸治療4.5.2.5.1針灸4.5.2.5.1處方1。
取穴:取合谷、內庭、曲池為主,天突、少澤、玉瑾為輔[7]。
針灸:每次選擇3-4個穴位密集攻下,每日可針灸1-2次[7]。
4.5.2.5.1.2平方2
[5]
治療:清胃瀉熱,消腫止痛。
取穴:以足陽明胃經穴為主。取內庭、天突、豐隆、天鼎、少商穴。取足陽明經內庭行穴,配手陽明經少商、天鼎,清陽明,解熱,消腫止痛。天突是任脈和陰經交匯的穴位,可以清咽。富足是足陽明的絡穴,瀉之能清熱化痰。
辨證取穴:便秘腹痛,加枳鉤、舒天。
針灸方法:瀉針法。少商刺血。
4.5.2.5.2放血療法中,若腫痛較重,應稍做放血以祛熱邪,在螺旋1、2、3上用三棱針、粗針或縫針,針刺深度為1 ~ 2分鐘,放血1 ~ 2滴;或者找出耳殼背面明顯的小靜脈,用三棱針穿刺,放血2 ~ 5滴。還可以針刺少商和商鞅,放血1 ~ 2滴。[8]
4.6針刺治療急性咽炎4.6.1針刺4.6.1方劑1重點在厲安全、天突、合谷、少商[2]。適當的穴位如赤澤、曲池、外關、天竺[2]。針以強制下法為主,留針15 ~ 30分鐘,期間間歇運針增強針感,可用淡鹽水漱口[2]。
4.6.1.2處方2針刺臉頰,收谷,收下商或收下頜角,可使炎癥消退,止痛效果尤佳。
4.6.2艾灸[9]
4.6.2.1癥狀較急性,咽喉感到難以忍受的疼痛。如有東西卡在咽喉,吞咽困難,氣息刺鼻,常誘發風熱感冒,舌紅苔薄,脈浮。
4.6.2.2選擇了大椎、曲池、舒菲和韶上。
4.6.2.3艾條灸法艾條鳥啄灸,即吃東西時麻雀頭上下移動,艾條最接近皮膚0.5 ~ 1 cm,產生壹陣陣燒灼感,每個穴位持續10 ~ 15分鐘,穴位潮紅發熱,每日兩次,直至痊愈。
4.6.2.4咽炎的對癥治療常伴有風熱感冒、牙痛等癥狀。臨床上可根據伴隨癥狀采用以下方法。
4.6.2.4.1風熱感冒取穴:曲池、合谷。
艾灸:艾條艾灸,就像吃東西時麻雀的頭上下移動。艾條最接近皮膚0.5 ~ 1 cm,產生壹陣陣燒灼感,持續10 ~ 15分鐘,以穴位潮紅、燒灼為度,每日1次。
4.6.2.4.2牙痛取穴:列出漏穴。
艾灸:艾條灸溫和,每穴15分鐘,穴位紅熱,每日1次。
4.7其他療法4.7.1刮咽喉腫痛,先刮風府穴,再刮耳後其余穴位,手臂兩側穴位,曲池,救護車,大嶺,太原。背部始終沿太陽膀胱經,自上而下刮(從舒菲至肝俞、舒威,從大腸俞至膀胱經)。這種方法很少用於體質弱的人。[10]
剛開始覺得喉嚨痛的時候,往往是取頸窩(也就是頸動脈),擦壹點香油,用厚銅錢的邊緣刮。自上而下刮,切忌自下而上刮。左咽喉痛刮右側,右咽喉痛刮左側。輕者刮痧後往往痊愈,重者也可緩解癥狀。[10]
4.7.2抓法適用於腫痛嚴重、滴水困難的急性咽喉疾病。抓法可以調和氣血,疏通經絡,緩解癥狀。方法有很多。現在,我們將介紹單邊捕獲和雙邊捕獲。[10]
4.7.2.1操作單側握法時,指導患者坐直,手水平擡起,拇指朝上,小指朝下。如果患者左手水平舉起,施術者站在患者手的右側。用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相當於合谷穴)緊壓患者大魚際背部,小指扣住手腕,拇指對著患者拇指肋面向前壓,右手拇指(相當於肩峰穴)壓患者鎖骨上緣肩關節,食指、中指、無名指托住腋窩,用力向外拉。手術過程中,可以請第三方站在患者面前,慢慢將此時的湯汁或半流質倒出,因為咽痛明顯減輕,可以吞咽。這種方法可以連續使用。[10]
4.7.2.2雙邊抓取方法[10]
患者坐在沒有靠背的椅子上,醫生站在患者身後,雙手從患者腋下伸向胸部,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按壓鎖骨上緣,用手肘按壓患者肋部,醫生胸部緊貼患者背部。定位之後,妳就開始發力了。雙手向左右兩側拉(沿鎖骨至肩胛骨),同時用雙肘和胸部按壓患者肋骨和背部。需要同時使用三個方面的力量,使患者的喉嚨得到放松,易於吞咽。助手會將準備好的藥湯或粥餵給病人吞咽。
術中要註意病人的壹般情況,術者用力要適當,不能太粗暴。
4.7.3導法《諸病源論》卷三十說:“壹手長而掌舉,另壹手伸出,壹時極有力。左右也是如此,手不動,兩邊極勢,急也。去…...喉炎。”
4.7.4 ***咽喉腫痛***法:取風池穴、風府穴、天突穴、曲池穴、合谷穴、肩井穴。手術時,病人取仰臥位。先在喉結和天突穴兩側進行按摩或壹指按摩,上下幾次。然後落座,按揉風池、風府、守經等穴位,配合風池、守經、曲池、合谷。[10]
4.8急性咽炎護理室內空氣流通適度[8]。
患者不宜直接吹風,以防感冒[8]。
註意咽喉的衛生,經常用漱口液漱口[8]。
4.9急性咽炎患者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及燒烤食物[8]。
急性咽炎患者應選擇易消化、清淡的食物[8]。
可以多喝些清涼潤肺的飲料,比如用菱角、白茅根、竹竿的水煮的水,或者用玄參、生地、麥冬的水煮的水[8]。
4.10預防急性咽炎積極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8]。
註意口腔衛生,及時治療附近組織疾病,避免過食辛辣食物[8]。
多喝清涼潤肺的飲料,如菱角、白茅根、竹竿的開水,或玄參、生地、麥冬的開水,有助於預防風熱喉炎[8]。
防治喉阻塞的指導方法:握穩,轉頸,肘向後轉,挺舉五六度,叩齒六六次,每天呼氣漱口三三次[11]。
4.11關於咽喉阻塞;;咽炎)就是病名【12】。黃帝內經蘇靜文胤楊別論出版。又稱喉頭閉合[13]。是指以咽喉腫痛或幹燥、異物不適、吞咽困難為特征的咽喉疾病[6]。廣義來說是咽喉腫痛的統稱[13]。但俗稱喉炎,是指發病和病程不危急,咽喉腫痛,有輕度吞咽困難或聲嘶、寒熱等癥狀[13]。喉炎的病因病理與風熱陰虛不同,故稱風熱邪毒所致風熱喉炎,因臟腑失和虛火所致虛火喉炎[3]。
風熱喉炎相當於西醫的急性咽炎,虛火喉炎相當於西醫的慢性咽炎[3]。
詳情請參考喉痛。
人體表面積計算器身體質量指數指數的計算和評估女性安全期計算器預產期計算器孕期正常體重增加用藥安全分類(FDA)五行和八字成人血壓評估體溫水平評估糖尿病飲食建議臨床生化常用單位轉換基礎代謝率計算鈉補充計算器鐵補充計算器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快速檢查藥代動力學常用符號快速檢查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酒精攝入量計算器
醫學百科,現在算!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