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說到網絡安全,就不能不談黑客。查看1998出版的新版黑客詞典,可以看到對黑客的定義是:“喜歡探索軟件程序的奧秘,並從中增長個人才能的人。我沒有。如果朋友可以壹起討論,那就說重點吧。不像大多數計算機用戶,他們只知道別人指定的狹窄範圍的知識。”
黑客大多是程序員。他們對操作系統和編程語言有著深刻的理解,願意探索操作系統的奧秘,並善於通過探索了解系統的漏洞及其原因。他們遵守這樣壹條規則:“絕不”
損壞任何
系統”(絕不破壞任何系統)。他們近乎瘋狂地鉆研更深入的計算機系統知識,並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他們曾經是計算機發展史上的英雄,對計算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那個時代,從事黑客活動意味著在智力上最大程度地發掘計算機的潛力。國際知名黑客都強烈支持信息共享理論,認為信息、技術、知識應該是全民共享,而不是少數人壟斷。大多數黑客都是反社會或者反傳統的,同時還有壹個特點就是非常重視團隊精神。
顯然,“黑客”這個詞沒有任何貶義成分。直到後來,少數具有惡意行為特征的人(他們其實是“破解者”)利用非法手段獲得的系統訪問權限,闖入遠程機器系統,破壞重要數據,或者為了自己的利益制造麻煩,才逐漸敗壞了“黑客”的名聲,“黑客”逐漸演變成入侵者和破壞者的代名詞。
"他們瞄準壹臺計算機,控制它,然後摧毀它."——這是1995年在美國拍攝的第壹部關於黑客的電影《戰爭遊戲》中對“黑客”概念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