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論企業知識管理

論企業知識管理

企業是知識的集合體,知識是企業競爭優勢的根源。企業知識存量形成的知識結構決定了其發現未來機會、配置資源等創新活動的能力。企業中的知識,尤其是壹些隱性知識,很難被競爭對手模仿;企業內各種資源的效率差異是由企業已有的知識決定的,從而最終反映出企業在產量和市場勢力上的競爭優勢。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已經成為企業最重要的增值資源。知識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成為企業價值鏈管理的核心。知識管理的目標是建立企業知識庫,實現知識共享和增值。知識共享是價值鏈增值的重要手段,知識增值是企業價值鏈的增值。

知識管理的產生和發展

知識管理是指西方企業管理和經濟理論界在20世紀90年代後半期總結和實踐的壹種新的企業管理方法。它是指企業作為壹個組織獲取、存儲、學習、傳播、應用、享受和創新知識的管理過程,目的是提高組織中知識型員工的生產力,提高組織的適應能力和響應速度,創新商業模式,增強核心競爭力。

壹般認為,知識管理的概念是由彼得·德魯克首先提出的。他在1988發表的《新組織的出現》壹文中指出,在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指揮控制型組織之後,由於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將進入壹種新的形態:由專家群體組成的知識型企業。它“應該被稱為壹個信息組織。它以知識為基礎,由各種專家組成。這些專家根據同事、客戶和上級的大量信息,自己做決定,自己管理自己。”這些變化的根源是信息技術。《新組織的出現》壹文被稱為知識管理的“指南針般的創舉”。

日本教授野中郁次郎深入研究了日本企業的知識創新經驗,提出了著名的“知識創造轉化模型”,成為知識管理研究的經典基礎理論。野中郁次郎特別強調了隱性知識和知識環境對於企業知識創造和享受的重要性。他指出,在“不確定性”是唯壹可確定因素的經濟環境中,知識無疑是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當原有市場開始衰退,新技術突飛猛進,競爭對手成倍增加,產品被快速淘汰,只有那些持續創造新知識,將新知識傳播到整個組織,快速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企業才能成功。”他把這種企業稱為“知識創新企業”。該組織的知識創新有四種基本模式:從隱性到顯性、從顯性到顯性、從隱性到隱性、從顯性到隱性。知識創新是通過隱喻、類比和模型使隱性知識顯性化的過程。因此,知識型創新企業的管理是“從無序到理念”。

“知識管理之父”、瑞典企業家卡爾·愛立克·斯威比博士的知識管理研究帶有濃厚的實踐色彩。他更註重以知識為核心的無形資產在企業成敗中的關鍵作用。有人認為他是世界上第壹個使用“知識管理”這個詞的人。他首先發現並定義了知識經濟時代最重要的企業組織形式“知識組織”,並對其組織特征、生命周期、治理結構和成功因素進行了系統研究。20世紀90年代末,斯威比提出了以知識為核心的企業發展戰略框架,並將知識型企業的組織理論和包括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在內的監控信息系統統壹在知識戰略框架下,形成了完整的知識型企業管理理論和方法體系。他始終把人這個知識的真正載體放在知識管理的核心位置。

知識的定義和分類

關於知識管理有許多定義。Buzz:知識管理指的是創造、獲取和使用知識以提高組織績效的過程。Quedas等人:知識管理“是管理各種知識以滿足現在和未來的各種需求,識別和探索現有的和獲得的知識資產,並開發新機會的連續過程”。Vig:知識管理主要涉及四個方面:從上到下監控和推動與知識相關的活動;創建和維護知識基礎設施;更新組織,轉化知識資產;利用知識提高其價值。文莉:知識管理是“幫助人們反思他們所擁有的知識,幫助和發展支持人們知識交流的企業技術和內部結構,幫助人們獲取知識來源,促進他們之間的知識交流”。法拉普洛:“知識管理就是利用集體智慧來提高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Mas:知識管理是系統地發現、選擇、組織、過濾和呈現信息的過程,旨在提高員工對具體問題的認識。達文波特:知識管理真正顯著的方面分為兩個重要的類別:知識創造和知識利用。

馬認為“信息管理是知識管理的基礎,知識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發展”;“信息管理經歷了文獻管理、計算機管理、信息資源管理和競爭情報管理,並演變為知識管理。知識管理是信息管理發展的新階段,它不同於信息管理的前幾個階段。它要求將信息與信息、信息與活動以及信息與人聯系起來。在人際交往的互動過程中,通過對信息和知識(包括顯性知識之外的隱性知識)的享受,利用群體的智慧進行創新,以贏得競爭優勢。”

上述定義從不同方面描述了知識管理的內容。知識管理歸根結底是對企業所能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資源的合理配置。APEC把知識分為四類:知道什麽是執政者(也叫事實性知識),知道為什麽是原因(也叫原理性知識),知道怎麽做是訣竅(也叫技能性知識),知道誰有知識是訣竅(也叫人情知識)。其中,前兩類是可表達的知識,即顯性知識,後兩類是難以用語言表達清楚的知識,即隱性知識。也有人稱之為“言語知識”和“隱性知識”,或者“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的管理主要是編碼和數據庫;隱性知識的管理主要是顯性的。但是,不是所有的顯性知識都要編碼,也不是所有的隱性知識都要顯性。壹般來說,隱性知識比顯性知識更加完善,能夠創造更多的價值,而挖掘和利用隱性知識的能力將成為個人和組織成功的關鍵。通過使用隱喻、概念、類比和模型,可以將存在於整個組織中的有價值的隱性知識轉化為易於傳播的顯性知識。另壹方面,顯性知識必須轉化為隱性知識,從而成為組織的寶貴財富。

對於壹個企業來說,其生產知識可以分為關於生產技術的知識和關於協調生產的制度知識。有人把企業的知識構成分為四種形式:物化在機器設備上的知識;書籍、材料、說明和報告中包含的編碼知識;存在於員工頭腦中的隱性知識;知識固化在組織體系、管理形式和企業文化中。因此,從知識的構成來看,企業知識管理不僅應包括對企業信息資源和信息系統的管理,還應包括對技術創新、企業文化、員工知識、組織和制度以及企業固化知識的管理。企業通過采用信息系統、股票期權等技術支持和激勵機制,以及設計和構建良好的企業文化和組織形式來實施知識管理,發掘內在知識,引導知識創新,實現知識共享,並有效應用* * * *共享的知識,最終提高企業競爭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成長。

從增值的角度來看,知識可以分為增值知識(提供企業區別於競爭對手的能力)、直接支持知識和間接支持知識。

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的必要性

1.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管理已經成為企業管理活動的主要領域。知識管理是企業在知識經濟時代獲得生存能力的途徑,是企業適應環境的選擇。

2.從生命周期理論來看,產品、技術、企業或某項事業都有壹個從產生到消亡的周期。對可持續增長的追求是超越特定產品、技術和職業領域的約束,使企業獲得更大更好的生存空間。企業的這種成長和突破過程與企業的知識積累和創新密切相關。在企業的每壹個成長時期,企業的知識存量都在增加,但同時,沿著這條路徑的成長歷史可能會限制企業的選擇,需要在內部實現知識創新或者從外部學習“額外”的知識,形成新的知識庫,才能使企業進入新的成長階段,實現可持續發展。

3.從企業競爭的角度來看,知識將是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衡量企業競爭優勢的四個基本尺度,即創新能力、難以模仿性、可持續性和學習能力,都依賴於知識。

4.從企業運營的角度來看,隨著競爭的加劇,企業對知識的需求越來越復雜,需要充分挖掘、利用和創新企業的知識,並以最快的速度應用於競爭,企業的運營模式呈現出知識化的趨勢。

5.從資源的角度看,知識資源(無形資產、信息資源、智力資源等。)是知識經濟社會中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知識管理可以使知識資源得到開發利用、交換和共享,從而實現知識鏈,進壹步為價值鏈增值。

6、實施知識管理有助於企業開發人力資源,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有助於有效管理基於無形資產的核心競爭力。

知識管理的內容和步驟

知識共享是知識管理的核心目標。它是通過對企業知識的利用和創新來實現的。知識管理的任務是建立知識儲備、提高知識獲取、改善知識環境、促進知識創新和管理知識資產。

企業文化是在企業內部形成行為環境和實施知識管理的基礎條件。享受知識,需要形成壹個全面的知識網絡環境和知識網絡團隊。企業的知識來源於企業組織和員工的實踐和學習。作為企業管理者,要敢於挑戰自我,挑戰傳統的行為習慣,敢於突破固有的思維模式,將企業管理模式從控制、監督、命令轉變為支持、鼓勵、引導,從而營造* * *樂於學習的組織內部環境。企業中的每個員工都認為貢獻知識並與他人分享是壹種自覺的行為,並與企業內外的人組成知識網絡團隊。這裏需要指出的是,對於企業來說,關鍵是營造壹個持續創新和知識共享的環境,這是創新的最佳載體。這就要求企業的所有成員必須相互信任。為了實現組織內的知識共享,企業員工必須積極合作。企業必須長期、公平地制定和實施相關激勵措施,為員工相互信任、共同努力創造條件。

企業應從以下幾點有效推進知識管理:

使組織知識表現出明顯的經濟效益或與企業利益和競爭優勢密切相關;發展有利於知識管理的良好的科學、技術和組織基礎設施;開發壹個具有標準系統和靈活結構的合適的組織知識庫;形成有利於知識流通和創新的組織文化;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組織成員參與支持知識管理的活動;建立有利於組織內部知識流動的渠道;高級管理人員的支持。

知識管理壹般遵循五個步驟:首先,識別企業存在的問題;第二,明確要開展的學術活動的目標;第三,建立由各級優秀分子組成的知識團隊;第四,改變企業文化;第五,利用各種網絡和相關技術獲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