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政治哲學詞典

政治哲學詞典

我是哲學老師,所以在讀哲學史的時候,特別關註哲學大師的成功之路。我發現壹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雖然我們經常聽到“讀哲學就是精讀哲學經典”之類的警告,但進入二十世紀後,不鉆研舊經典就成為哲學家的例子還是可以找到的。比如維特根斯坦在哲學史上的造詣據說很差,而羅素寫得很漂亮的西方哲學史卻充滿了學術謬誤。至於蒯因的六卷本文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譯本),幾乎沒有討論哲學史的文章。如果打開《心智》《綜合》等國際壹流的哲學雜誌,我們很難看到任何壹篇分析和註釋哲學史經典的文章。奇怪的是,這似乎並不影響維特根斯坦、羅素或蒯因等哲學家的名氣。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這裏大概有人會說:“維特根斯坦、羅素或者蒯因都是天才,天才不讀書也能悟出道理。”我們都是凡人,要學習。“我認為這是詭辯。第壹,我不是說這三個人不學習,而是說他們沒有下大力氣去讀哲學的老經典。如果是真的,維特根斯坦對布魯爾的數學直覺的解讀不就是壹種解讀嗎?他對弗雷澤的《金枝記》、歌德的《色彩學》、詹姆斯的《心理學原理》的批判不就是壹種閱讀嗎?至於羅素和蒯因對數學和邏輯領域的廣泛涉獵,也不能排除在“閱讀”的範圍之外。在我看來,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世界,不讀書(不管他是不是天才)成為哲學家簡直是無稽之談,但讀書不等於精讀哲學經典;其次,“天才”本身就是壹個不能濫用的詞,因為它並不能幫助教育者設計出可操作的教學方案。比如我們都知道郎朗是鋼琴天才,但是他的天賦是通過壹套嚴格的音樂教育程序逐漸顯露出來的——如果郎朗的老師對他父親說“因為妳兒子是天才,所以妳不接受鋼琴教育也能成為大師”,他父親就會罵他。同理,如果我今天對哲學系的壹個學生說,“因為妳是天才,所以妳應該退學;“回家不要自學讀書,坐在炕上就頓悟了。”我不是在育人,我是在毀人。

給自己魚,

還不如自學釣魚。

從這個角度看,真正的問題不是要不要學哲學,而是:學哲學需要什麽樣的閱讀程序?

在這裏我想就這個問題提壹些個人建議(由於我不是國內的哲學專業學生,下面我的討論就局限在西方哲學的範圍內)。中國哲學家的閱讀程序自然是由中國哲學家的專家決定的,很可能與西方哲學家的閱讀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對於愛好者和哲學專業大壹新生,我有以下四點建議:

(1)剛開始不要精讀哲學原著(但可以試試篇幅小、文筆流暢的書,比如笛卡爾的《論方法》和叔本華的《充分理由率的四個根》)。

(2)壹開始不要精讀古希臘的經典著作,因為妳不懂希臘語,古人的思維離現代太遙遠(這是學習西方哲學和學習中國哲學的根本區別:對我們來說,學習古希臘語和拉丁語比學習文言文要困難得多)。如果妳想學希臘語,在國內最多學壹些基礎知識,這些語言基礎知識是不夠妳讀柏拉圖的。最多我幫妳看英希比較的書。換句話說,我們應該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閱讀西方哲學的書籍,因為這樣我們更容易把握平易近人的思維,語言障礙也小(如果要閱讀二十世紀的英美哲學,只需要懂英語就可以了)。

(3)雖然壹開始最好不要花時間去精讀古代哲學(除非妳以後下定決心要吃這碗古代哲學),但是要有紮實的古代哲學知識。比如問妳柏拉圖對話錄裏的“米諾斯悖論”是什麽,“普遍論”是什麽意思,妳得流利回答。這是學習西方哲學的職業素養,必須具備,否則將來會被同行嘲笑。但是如何做到這壹點呢?很簡單,看二手資料,因為好的二手資料會突出原著中的重點,免得浪費時間摸索。這裏需要註意的是,好的二手料是良藥,壞的二手料是砒霜,壹定要慎重選擇。我個人傾向於推薦外國人寫的材料,尤其是在線的哲學百科全書(http://plato.stanford.edu/contents.html),而且是免費的。順便說壹句,從壹開始就養成閱讀英語資料的習慣,即使對學好英語也是很有幫助的。如果妳肯吃苦,按照哲學家出場的順序(二十世紀不要碰),把我前面提到的哲學在線百科全書裏的詞條全部讀完,邊讀邊翻譯,交給大師修改。這樣,只要堅持翻譯二三十打詞條,就不再是吳手下的阿蒙。

(4)雖然我不主張學生壹開始就要啃大部分原版書,但我還是希望學生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多買些原版書(並盡早培養收藏西文原版書的意識)。這並不是為了裝飾書架的門面,而是為了在閱讀二手資料時能夠隨時查閱。根據我的經驗,比較合適的二手資料,在分析壹個哲學家的思想時,往往會給出很多引語,而手頭有了原著,就可以摸清原著的脈絡,加深理解。此外,通過購買西方經典,還可以適當積累壹些類型學和目錄學方面的知識,這對深入學習極其重要。比如,妳可能不需要仔細閱讀康德某個評論的原文,但妳必須知道這個評論可以在哪裏找到——換句話說,妳可能沒有現成的“魚”,但妳必須會“魚”。

面對“哲學家的問題”

以上四點都是對初學者的要求。我相信我所說的,我的同事會同意我的觀點。但說到如何繼續“前進”,我的想法可能更“巧妙”。我的建議是:除非妳想成為哲學史家而不是哲學家,那麽只要妳已經有了哲學史的基本知識,就不要研究哲學史上的某個人,直接去研究問題。但是這應該怎麽做呢?

(1)學習符號邏輯。邏輯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兩部分:古代邏輯和現代邏輯。後者也叫數理邏輯,特點是高度形式化。關於現代英美哲學的論文基本上都要用現代邏輯的技術工具來寫。好處是很容易準確的再現自然語言中的歧義(符號邏輯之美真的只有學過的人才懂!)。學習符號邏輯有三種方法(最好結合起來):壹種是翻譯閱讀斯坦福的網絡哲學書中的相關條目;壹是看市面上能找到的數理邏輯的教材,二是看邏輯大師自己寫的作品。這裏特別推薦羅素寫的《數學哲學導論》(商務版)和蒯因寫的《數理邏輯》(收錄在中國人大出版的蒯因著作第壹卷)。不要看太多,要結合實例深入理解。

(2)回顧20世紀分析哲學史,重點介紹弗雷格、羅素、卡爾納普、蒯因、普特南、克裏普克的代表著作(過於技術性的書籍,如《數學原理》,可略)。閱讀時,明確他們每個論點的技術含義,並能準確復述這些論點的所有環節。閱讀類似於讀壹本數學書。另外,不要被哲學家的名聲所迷惑。根據他的名聲,維特根斯坦是分析哲學界的大腕之壹,但他的作品風格古怪,容易被誤解,所以我不推薦給分析哲學初學者(初學者仔細翻譯閱讀壹下網上詞典中關於維特根斯坦的詞條就夠了)。

(3)通過這種閱讀,可以養成論證壹切的學術習慣。壹個命題是什麽意思,或者在確定了它的意思之後,如何支持或反駁它,都要靠嚴格的分析和論證。請註意:壹個論點的有效性與命題者的權威性無關——不管這個論點是亞裏士多德說的還是康德說的,無效的就是無效的,有效的就是有效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哲學辯論和法庭辯論只是討論了標的物的不同,而不是程序上的根本不同(在法庭上,我們還必須假設原告和被告在形式上是平等的)。所以有人說哲學家是“以真理為委托人的律師”。

(4)通過這樣的閱讀,找到自己的學術興趣,為深造做準備。當代哲學研究壹般分為形而上學、認識論、心靈哲學、科學哲學、數學哲學、倫理學、美學、政治哲學和宗教哲學,西方有專門的電子期刊。建議學生搜索SSCI和A &;瀏覽HCI論文,了解國外最新進展。相信瀏覽之後不難發現,在這些出版物中占據核心的話題往往不是諸如“如何將海德格爾哲學的壹個概念翻譯成中文?”"荷爾德林和青年黑格爾在意識形態上是什麽關系?"“笛卡爾關於上帝存在的論證在多大程度上仍然與經院哲學有關?“諸如此類的歷史問題——而是壹些帶有鮮明時代色彩的問題,比如:神經生物學家關於“自由意誌”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否足以反駁哲學家關於“自由”的傳統說教?人工智能的實現壹定要建立在人類智能的基礎上嗎?如何從哲學角度看待量子力學的話語方式與相對論的話語方式在基礎物理層面的沖突?男同性戀和女同性戀的尊嚴和權利如何在哲學層面上得到確認?大家不要笑。真的在西方主流哲學期刊上看到過這樣的標題。我把這類問題稱為“哲學家的問題”,把前壹類問題稱為“哲學家歷史學家”。

(5)如果學生真的想學好哲學,並以此為職業,還是建議去西方國家深造。我個人推薦英語國家,因為近幾十年來,德國這個傳說中的哲學大國,在哲學上有明顯的英美化傾向。法國哲學雖有民族特色,但在世界上與英國哲學相比仍處於劣勢。另外需要註意的是,壹些我們平時不太關註的國家,比如澳大利亞、芬蘭、荷蘭,其實在哲學上是很強的。英語也是這些國家通用的學術語言。

“跛腳”教育與哲學科學化

對於我在這裏勾畫的這張“哲學高級路線圖”,讀者千萬不要做機械的理解,好像要先完成上壹步,才能完成下壹步。其實很多研究生階段開始學哲學的同學,可能都沒有時間走完路線圖中的前四步,再去走後五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要特別提醒那些本科時期學自然科學的同學,妳其實可以把入門階段的四步簡化,並行進入更高階段的五步(比如具體的簡化措施可以是這樣的:如果妳未來的專業方向是理論哲學,那麽妳可以忽略哲學史上所有關於實踐哲學的部分)。原因很簡單:妳得充分利用妳在自然科學知識方面的優勢來對抗“人文”哲學學生在歷史知識方面的優勢——而學習分析哲學是充分發揮這壹優勢的最佳方案。利用自己的缺點來克服自己的優點,這太缺乏策略了。具體來說,學習數學、計算機、生物和認知科學(包括實驗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的學生在學習英美分析哲學方面有足夠的專業優勢,因為英國哲學的熱門分支——信息哲學、心靈哲學、生物哲學和遺傳倫理學——都需要壹定的相關自然科學知識背景。此外,理科背景的學生比“人文”背景的學生更容易掌握符號邏輯的精髓。

有些讀者可能會批評我上面畫的哲學路線圖:是把哲學科學化。但我覺得這是在誇我,而不是批評我,因為我覺得哲學不應該只是壹門人文學科。我們都說西方哲學源於泰勒斯,但西方科學不也源於泰勒斯嗎?還有人說蘇格拉底之後,希臘哲學從關註自然轉向關註人,但是蘇格拉底之後的柏拉圖不是曾經寫過Timeo嗎?在他之後的亞裏士多德不是寫了物理學嗎?這些都是在科學史上有地位的真實作品。還有人說,當時科學和哲學並沒有分離,但是伽利略確定了現代科學的範式之後,哲學家們就忽略了科學問題。但這是事實嗎?任何壹本流行的神經科學教科書都會提到笛卡爾對“松果體”的描述,任何壹本微積分教科書都會提到萊布尼茨對微積分的貢獻,任何壹本討論宇宙起源史的教科書都會提到康德的星雲假說——笛卡爾、萊布尼茨、康德不都是伽利略之後的哲學家嗎?讓我們看看二戰後。在二戰後的重大科技事件中,首先要提到的是信息革命的發生和認知科學的興起——而與這些科技變化相對應的是,西方哲學中出現了兩個新的哲學分支:信息哲學和心靈哲學。請問:哲學的這個分支更接近“人文”還是“科學”?在這個問題上,非此即彼的答案顯然是說不出真相的。按照我自己的看法,文學與理性的區分本身只是人類文明發展到壹定階段後的過渡產物,這種區分本身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更高階段肯定會被揚棄。西方國家近幾十年來認知科學的快速進步,其實已經讓人們看到了實現這種“揚棄”的曙光。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現在的西方哲學教育模式只是過於註重人文傳統的培養,而忽略了科學精神的滋養。在我看來,這種“跛腳”的狀況對哲學在中國的進壹步發展非常不利,必須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