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心理學詞典》是這樣描述的:“以壹種含蓄而間接的方式,影響他人的心理和行為。暗示往往會讓別人不自覺地以某種方式行動,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某些觀點或信仰。”
心理暗示是指人們接受外界或他人的願望、觀念、情緒、判斷或態度的影響的心理特征。
心理暗示是人或環境以壹種非常自然的方式向個體傳遞信息,個體無意識地接受這種信息並做出相應反應的壹種心理現象。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
暗示有兩種: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自我暗示是指接受壹種觀念,對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種影響,使情緒和意誌起作用。
他暗示,指的是個體在與他人交往時,他人使自己的情緒和意誌發揮作用而產生的壹種心理現象。
心理暗示故事和實驗:
最著名的暗示故事:曹操的軍隊在行軍途中,由於天氣炎熱,士兵們都很渴。曹操見了,大聲對士兵說:“前面有梅林。”士兵們壹聽,精神大振,頓時垂涎三尺。
心理學上有壹個著名的實驗:把壹張濕紙貼在實驗者的皮膚上,被告知這是壹種有特效的紙,可以使皮膚局部發熱,要求被貼的人用心感受那塊皮膚的溫度變化。十多分鐘後,把紙拿掉,貼的地方皮膚變紅,感覺很熱。其實只是壹張普通的濕紙,是壹種讓皮膚局部溫度發生變化的心理暗示。
壹位化學老師聲稱要測試氣味傳播的速度和嗅覺的靈敏度:老師把幾滴裝在瓶子裏的有色液體倒在講臺上的棉花上,然後厭惡地躲開了。很快,很多同學,尤其是前排的同學,都說聞到壹股臭味,後來最後壹排的同學也說聞到壹股臭味。有同學說對氣味不敏感,什麽都沒聞到。
人為什麽會得到心理暗示:
人的判斷和決策過程是由人格的“自我”部分,結合個人需要和環境限制後做出的。這樣的決定和判斷被稱為“意見”。壹個“自我”發達健康的人,通常就是我們所說的“有主見的人”和“自我”。但是,人不是神,不存在萬能的自我。並不總是“固執己見”。“自我”的不完美和“自我”的壹些缺陷,給外界的影響留下了空間,給別人的暗示提供了機會。但是,外部影響空間的存在,容易被暗示的機會,並不意味著壹定會被暗示。
心理暗示與人的氣質;
每個人的心理特點和神經類型不同,對暗示的感受和結果也不同。
人可以分為四種氣質類型:膽汁質、神經質、多血質、黏液質,大多數人同時具有這四種氣質類型中的幾種。膽汁質的人最容易接受心理暗示,黏液質的人對心理暗示的反應較慢。大多數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老年人和兒童比年輕人更容易接受心理暗示。令人驚訝的是,壹個人的智力水平和教育程度取決於他能否接受語言暗示。
精力充沛,情緒快速強烈,言語動作迅速且難以自控,內心暴露,率真,熱情,易怒,急躁,果斷。
多血型
活潑好動,充滿生氣,情緒快速多變,表情豐富,思維和言語敏捷,樂觀善良,浮躁魯莽。
粘液型
從容淡定,情緒緩慢微弱,思維和言語遲緩,內心暴露很少,執著,固執,冷漠。
抑郁型
虛弱和疲倦,緩慢而強烈的情緒,敏感而豐富的自我體驗,細小而無力的言語動作,膽怯而孤獨。
暗示的作用:
治療:
心理暗示對壹些心因性疾病有壹定療效,如口吃、厭食、哮喘、高血壓、心動過速、神經性頭痛、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更年期綜合征等。積極正確的暗示療法可以通過調節人的神經內分泌,促進腦內有益激素的分泌,增強人的健康。但是,惡性的心理暗示並不能治愈疾病,反而會使被暗示者產生心理障礙,嚴重的會產生幻聽。幻覺和幻覺。在生活中,要多運用積極、適當的心理暗示,使人的生理機能良性變化,疾病癥狀消失,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暗示可以挖掘人的記憶潛力;
有人做了壹個實驗,讓兩組學生讀同壹首詩。第壹組,在朗讀之前,考官告訴他們,這是壹首著名詩人的詩,這是壹種暗示。在第二組中,考官沒有告訴他們這首詩是誰寫的。朗讀完後,要求學生默寫。結果第壹組的記憶率是56.6%。第二組的記憶率為30.1%,可見權威提示對學生記憶的影響很大。
給自己壹個快樂的心理暗示:
不要總是強調負面結果。我們不應該總是提醒自己:“我昨天在這裏摔倒了”,“這條路上總是發生交通事故”等等。因為越是這樣,我們就會越緊張。所以聰明人應該避免用失敗的教訓來提醒自己,應該多用壹個。
壹些積極的暗示,比如:“妳走穩了就不會摔倒”、“過這段路要減速”等。這種正面的暗示和引導,比總是向自己強調負面的結果要好得多。
催眠和暗示:
使用特殊的行為技術結合語言提示,正常人可以進入壹種暫時的,類似睡眠的狀態。催眠也可以用藥物誘導,分為自我催眠和催眠他人。自我催眠是由自我暗示引起的。對他人進行催眠,是通過催眠師的影響和暗示,使患者回憶起被壓抑和遺忘的事情,說出自己的病歷、病情、內心矛盾和緊張情緒。催眠還可以作為壹種治療方法(即催眠療法)來緩解或消除患者的緊張、焦慮、沖突、失眠等身心疾病。
潛意識對人的呼吸、消化、血液循環、免疫反應、物質代謝以及各種反射和反應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很多研究證明,在催眠狀態下,新陳代謝率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比如提示身體從事重體力勞動時,新陳代謝率可以提高25%。自我催眠後,代謝率會比平時安靜狀態下降低65438+。
因此,在催眠狀態下,我根據強化原理,不斷強化自己的積極情緒、美好感受和正確觀念,使之在意識和潛意識中被印刻、儲存和濃縮並在大腦中占據優勢,從而通過心理和生理機制自我調節和控制自己的心身狀態和行為。
有很多方法可以讓人進入催眠狀態。比如用單調的聲、光、按摩來刺激或者用腦電波、皮膚電阻等生物反饋裝置來幫助他們放松身心,可以加速他們進入催眠狀態。通常自我催眠是通過閉眼鎮定神經,調整呼吸,數呼吸,聽呼吸聲,分辨吸氣和呼氣氣流的溫差,用意念按壹定順序放松身體各部位肌肉來進行的。
平時采取仰臥位或坐姿,讓身體各部分都處於舒適放松的姿勢來練習。首先,專註於自己的身體感受,審視自己的內心,對自己進行催眠和暗示。
自我催眠暗示療法主要用於:(1)緩解心理壓力,改善睡眠,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和機體免疫功能,防治各種心身疾病;(2)增強記憶力、註意力和學習效率;(3)糾正各種不良習慣,減肥;(4)治療性功能障礙、痛經、盆底肌肉松弛和更年期綜合征;(5)控制疼痛;(6)提高運動訓練和比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