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間接和概括的反映。間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維的兩個特征。
二、幼兒思維發展的趨勢
從思維發展的方式來看,總體上,幼兒思維的發展趨勢是:幼兒期思維以直覺動作思維為主,中期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後期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
1.直覺行動思維(直覺行動思維)
依賴於對事物的感知和人的行為的思考。直覺動作思維是壹種低級思維,這種思維離不開兒童自己對物體的感知和自己的動作。嬰幼兒沒有實物、沒有動手操作就不會解決問題,沒有玩具就不會玩。兩歲以後的孩子遇到難題也要靠這種思維。
2.形象的具體思維(形象思維)
基於事物形象和表達的思維。三歲到六七歲的孩子的思維主要是形象的具體思維。其主要特點是:
(1)混凝土可視化。兒童的思維主要依賴於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2)可以進行初步的抽象概括。中產階級的孩子可以逐漸理解事物的屬性,開始根據事物的本質特征進行思考。而他們掌握的概念往往只與具體的對象有關,與對象的知覺特征和所感知的具體情境密切相關,不能反映這類對象的壹般特征。
3.抽象邏輯思維
抽象邏輯思維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質特征,是運用概念,根據事物的邏輯關系進行的思維。它是通過語言進行思維,是人類特有的思維方式。幼兒的抽象思維才剛剛開始萌芽。
三、兒童思維發展的壹般特征
1.符號的
孩子見過槍的形狀,用手指模仿,這是壹種象征。具體來說就是“以物代物”的象征。此外,在幼兒園“角色遊戲”的區域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到幼兒通過扮演醫生、理發師、司機等社會角色來進行角色遊戲,這也說明幼兒具有象征能力,具體來說就是“以人代人”的象征。
2.經驗主義的
孩子的思考往往是基於自己的生活經驗。孩子是從自己具體的生活經驗出發思考,而不是按照老師的邏輯推理。
3.人道主義
孩子們經常把動物或壹些物體當成人。他們把自己的行動經驗和思想感情交給小動物或玩具,和它們說話,把它們當成好朋友。
4.淺薄
兒童的思維是建立在與表面現象的具體聯系上的,因此,思維往往只反映事物的表面聯系,而不是事物的本質聯系。
僵硬
孩子的思維缺乏靈活性,他們很難掌握相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