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塘依山傍水,是三江九流的門戶,內江外港的咽喉。歷史上,三門塘是外三江主要的木材貿易港口。全村以古建築、石文化、樹文化、水文化、侗俗聞名,是北侗文化的代表村落。
三門塘是清水江上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木材、藥材、桐油等大量特產從這裏運往湖南常德,陶瓷、棉紗、鐵器等生活用品從那裏帶回。可以說,沒有清水河就沒有三門堂。三門塘有三門西碼頭、劉佳碼頭、王嘉碼頭、吳佳碼頭、謝佳碼頭五個古碼頭。明清時期和20世紀50年代以前,碼頭上擠滿了木船,江面上布滿了木筏。
三門塘90%的村民是侗族,10%的村民是苗族(嫁到三門塘)。他們說侗語和漢語,壹些村民也說苗語。全村有16個村民小組,362戶,1559人。有王、吳、劉、謝、江、李、彭、袁、殷等19個姓氏。他們和睦相處了幾百年,就像壹家人壹樣。
三門塘村有三門塘、三門溪、拉來、吳妍茜四個自然村。村民的經濟收入主要靠木材、種植、養殖、外出打工等。人均收入1.200元,森林覆蓋率達到75%。
歷史的發展
據史料記載,三門塘侗人屬於古代“駱越”分支,被稱為“無錫人”、“無錫伊曼”,被認為是洋人頑固不化的地方,清水河被稱為“何苗”。明朝嘉靖年間,改地為流,三門塘屬於湖廣路荊州營版圖。萬歷二十五年(1597),歸化二圖至巴圖的地盤設在天柱縣時,三門塘屬於歸化二圖。
三門塘是天祝、金平、靖州、會同四縣四十八村之壹(即土司形式的村,每個村轄周邊幾個村)。宋元以後,清水河流域的杉木成為商品,長江中下遊的木商進入苗疆收購。三門堂憑借其地方勢力和地理位置,接受外地客商代購,運到三門堂碼頭進行商品翻新,並按照這裏的丈量尺度規則交付給客商(丈量方面,上漲約17%)。這種買辦式的經營方式被納入長江流域十幾個省所遵循的“桂江”,明確決定了三門堂的商業利益,千百年不變,直到解放後才被取消。
三門塘,作為長江外的碼頭,各種買辦、商品包裝商都要接觸外商,讓三門塘人學會了漢語、中文。同時在待人接物、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等方面也吸收了中國的文化思想。
由於三門塘地處古道,河水平緩,明代辟為水運碼頭,專事木材營銷,商賈雲集,經濟十分繁榮,清代達到頂峰。碑上描繪三門堂:“群峰來朝,勢如星拱,清河環下,碧波騰空,白日船只上下,夜晚漁火輝煌,天地美不勝收,處處有鐘聲!”。
靠水運致富的三門塘人,在清朝康雍年間推行“義學”“義渡”之風,教育鄉民,修建廟宇祠堂,修建亭臺樓閣,修築道路橋梁,開辦渡口。明末,他們捐資建立易學,普及漢語和漢文,在歷代都有收獲。土改時,義學田可產稻谷25000斤。碑雲:“梁已築,行人常贊濟;迷宮可以穿越,路人不患崎嶇。“開業時期有集市,有木器店、肉攤、米店、飯館、旅館,人來人往,非常繁榮。至今屋內仍有木商的“斧痕”,百年老屋,清晰可辨。
三門塘村:三門塘村是壹個北方侗族風情濃郁的民族村,也是貴州省重點建設的民族村。它歷史悠久,民族風情濃郁,自然風光秀麗。三門塘村以祠堂文化、水文化、村落文化、石頭文化而聞名。村子周圍有120多棵幾百年的古樹,文物古跡很多。獨具特色的“劉氏宗祠”(已被列為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遠近聞名,村內“花街路”兩旁矗立著古老的石碑,吸引著來自美國、韓國、新加坡、日本、新西蘭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