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詩人認為東坡先生是在這裏贊美嶺南風光,從而表達對嶺南的懷念。其實是東坡先生滿腹辛酸,唱著甜蜜的贊歌。
是的,從壹些現象看來,蘇軾在嶺南的心情確實比剛被貶黃州時平靜了,那種“空中做涼菜,廚房燒蘆葦”的挫敗感和壓抑感也消失了。據宋史傳說,蘇軾在徽州生活了三年,卻沒有地方介紹自己,也沒有人聰明或愚蠢,因此贏得了他的好感。
被貶瓊州後,住在壹個“非人所居”的地方。“剛開始的時候,需要有壹個公司。”史於是買地蓋房,百姓運土助之。我和小兒子相依為命,寫書取樂,總是從他爸爸媽媽身邊遊過,如果會持續壹生的話。"蘇轍對東坡先生和石濤的介紹:"東坡先生隱居,家住羅府下...豪華的房子和豪華的食物的想法並不存在於他的胸中。"
蘇東坡在嶺南時,不僅關心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而且與僧人交往頻繁。他的詩中有許多與僧侶壹起歌唱的作品。這確實在壹定程度上表現出了壹種避世感。
擴展數據:
徽州壹絕壽司
兩首吃荔枝詩第二首蘇軾
羅浮山四點是春,橘楊梅是新。
壹天300顆荔枝,我毫不猶豫的長大做壹個嶺南人。
白話翻譯
羅浮山接下來的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楊梅每天都很新鮮。如果我每天吃300個荔枝,我願意永遠做壹個嶺南人。
蘇軾,(1037 65438+10月8日-11 8月24日),字子瞻,字何中,名曰“東坡居士”,被世人稱為“蘇東坡”。漢族,梅州(今四川眉山,北宋眉山市)欒城人。北宋著名文學家、畫家、詩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壹,豪放派詩人代表。
他的詩、詞、賦、散文都有很高的成就,擅長書法和繪畫。他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不可多得的全才,也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上公認的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人之壹。
他的散文和歐陽修並稱為甌塑;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合稱蘇辛;書法被列為北宋四大書家之壹:蘇、黃、米、蔡。他的畫開創了湖州畫派。
不得不說東坡先生風度翩翩,胸襟開闊。當時,蘇東坡在宋哲宗少生院被控“輕侮初朝”,“不得簽書經商”,被貶嶺南。所以東坡先生幹脆給自己放了個假,壹整天都在欣賞風景,看那些微小的東西,這讓他更加喜歡嶺南,只有荔枝非常喜歡。
此時,憂國憂民的蘇先生因其經歷而生,退休。他不禁感嘆“壹天300顆荔枝,毫不猶豫地成長為嶺南人。”在這首四行詩中,他展現了他壹貫的樂觀、曠達和無憂無慮的的人格魅力,也表達了他對嶺南風光的熱愛。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惠州壹絕”